康斯坦丁·米哈伊洛維奇·西蒙諾夫(西蒙諾夫(蘇聯作家))

康斯坦丁·米哈伊洛維奇·西蒙諾夫(蘇聯作家)

西蒙諾夫(蘇聯作家)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蒙諾夫(Konstantin Mikhailovich Simonov,1915年11月28日—1979),蘇聯作家、小說家、詩人、劇作家。1934年開始寫作。

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作協副總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他的詩歌《等著我吧……》和文章《蠟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其作品《蠟燭》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蒙諾夫
  • 外文名: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
  • 國籍:俄國
  • 出生地:俄國
  • 出生日期:1915.11.28
  • 逝世日期:1979.8.28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高爾基文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代表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蠟燭》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1915年11月28日生於一個沙俄軍官家庭,曾參加反法西斯衛國戰爭。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他的成名作——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達前蘇聯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的必勝信心。戰爭初期的抒情詩作,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如《等著我吧……》《打死他》《請你記住,阿廖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廣為流傳。劇本《俄羅斯人》(1942)歌頌經受了戰爭考驗的蘇聯人民的精神力量。中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蘇聯紅軍在保衛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事跡。戰爭後期,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4卷,1942~1945)。戰後到過美國。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揭露美國統治集團發動新戰爭的企圖。還發表詩集《友與敵》(1948)。《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史達林獎。到1979年去世。
1943年的西蒙諾夫1943年的西蒙諾夫
1949年10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9至1971年發表的三部曲之一《生者與死者》(第一部《生者與死者》,第二部《軍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後的夏天》),描寫從戰爭初期蘇聯紅軍在西部邊境的潰敗、1943年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羅斯戰役的勝利,具有廣闊的歷史畫面和生動的戰時生活的細節描寫,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性格變化較少。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後期陸續發表了幾部戰時札記,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記摘錄》(1965)。30年代至50年代發表過幾十篇文藝評論文章,主要評論同時代的作家及其創作。其創作的《蠟燭》被收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課本。他的小說既有反應衛國戰爭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真實內容,又有迎合某種需要的主觀描寫。
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在今天的聖彼得堡城北部,有一條街就命名為“西蒙諾夫街”。
簽名簽名

主要作品

《等著我吧……》
寫作背景
等著我吧》寫於蘇聯衛國戰爭初期。1942年1月,許多文學家和音樂家準備撤往大後方,暫住莫斯科旅館,西蒙諾夫把他的詩集送給了作曲家M.勃蘭切爾,勃蘭切爾為此詩感動,隨後即譜了曲。
當時蘇聯面臨德國法西斯軍隊進攻,國家處在艱難之中,這首詩描寫了戰士的希望和妻子對丈夫忠貞不渝的愛和信念,一經發表爭相傳抄,給了戰士以極大鼓舞,有的戰士特意把此詩抄在信中寄給妻子。有位戰士在戰後寫信給西蒙諾夫說:“您的詩,以及您在詩中所表達的對親人深切的愛,支持我們度過戰爭歲月。”
戰後,西蒙諾夫以此詩為題,寫了一出多幕話劇,導演戈爾恰可夫特意要求由勃蘭切爾譜曲的《等著我》要保留在劇中。
中文版內容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陰雨
勾起你的憂傷滿懷,
等到那大雪紛飛,
等到那酷暑難捱
等到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腦兒拋開。等到那遙遠的他鄉
西蒙諾夫作品《日日夜夜》西蒙諾夫作品《日日夜夜》
不再有家書傳來,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懶──都已倦怠。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們口口聲聲地說──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縱然愛子和慈母認為──
我已不在人間
縱然朋友們等得厭倦,
在爐火旁圍坐,
啜飲苦酒,把亡魂追薦……
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萬不要同他們一起,
忙著舉起酒盞。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敗!
就讓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說我僥倖──感到意外!
那沒有等下去的人不會理解──
虧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
從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來。
我是怎樣在死裡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兩個人明白──
只因為你同別人不一樣,
你善於苦苦地等待。
俄文版內容
ЖДИ МЕНЯ Жди Меня,и я вернусь,
Только очень жди,
Жди,когда наводят грусть
Жёлтые дожди,
Жди,когда снега метут,
Жди,когда жара,
Жди,когда других не ждут,
Позабыв вчера.
Жди,когда из дальних мест
Писем не придёт,
Жди,когда уж надоест
Всем,кто вместе ждёт.
Жди меня,и я вернусь,
Не желай дорба
Всем,кто знает наизусть,
Что забыть пора.
Пусть поверят сын и мать
В то,что нет меня,
Пусть друзья устанут ждать,
Сядут у огня,
Выпьют горькое вино
На помин души,,,
Жди. И с ними заодно
Выпить не спеши.
Жди меня,и я вернусь
西蒙諾夫作品西蒙諾夫作品
Всем смертям назло,
Кто не ждал меня,тот пусть
Скажет:--повезло.
Не понять не ждавшим,им,
Как среди огня
Ожиданием своим
Ты спасла меня.
Как я выжил,будем знать
Только мы с тобой--
Просто: ты умела ждать,
Как никто другой.
《蠟燭》
原文
1944年9月19日,貝爾格勒實際上已經拿下來了,只有薩伐河上的一座橋和那個小小的橋頭堡還在德國人手裡。
那個早晨,5個紅軍戰士決定要偷襲這座橋。他們必須先爬過一塊不很大的方場。方場上散布著幾輛燒毀的坦克和鐵甲車,有德國人的,也有我們的。只有一棵樹還沒倒下,好像有雙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單留著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場的中央,我們那5個人被對岸敵人的迫擊炮火趕上了。在炮火下,他們伏在地上有半小時之久。最後,炮火稀了一點兒,兩個輕傷的抱著兩個重傷的爬了回來。那第5個已經死了,躺在方場上。
關於這位死者,我們在連部的花名冊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戰死於貝爾格勒的薩伐河岸。
紅軍的偷襲企圖一定把德國人嚇壞了,他們老是用迫擊炮轟擊方場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几次間歇。
連長接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曉攻占那座橋。他說,因此這時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屍首,等明天攻下了橋再埋葬他吧。
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方場的另一邊,離其他的房屋幾步的地方,高高地聳立著一堆瓦礫,它的本來面目簡直一點也看不出來了。誰也不會想到,這裡頭還有人住著。
然而在這堆瓦礫下邊的地窖里,居住著一個叫瑪利·育乞西的老婦人。磚瓦半掩著的一個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婦人育乞西本來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層,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橋的更夫留給她的。第二層被炮火轟毀了,她就搬到樓下去住,住在樓下的人早已搬得一個不剩了。後來樓下也毀了,老婦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進地窖去的第4天。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見5個紅軍爬到了方場上,方場和她之間只隔著一道扭曲了的鐵欄桿。她看見德國人的炮口對準了這5個紅軍戰士,炮彈紛紛在他們周圍爆炸。她從地窖里爬出來,想招呼那5個紅軍戰士到她那裡去——她認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然而她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老婦人被這一震,耳朵也聾了,腦袋碰在牆上,就失去了知覺。
她醒來的時候再朝那邊看,5個紅軍戰士只有1個留在方場上。這個紅軍戰士側著身子躺著,一隻手臂張開,另一隻手臂枕在腦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點兒。老婦人叫了他幾次都沒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經死了。
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彈片把那些剩下來的樹木的枝條都削去了。那個蘇聯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無遮掩的方場上,一隻手臂枕在腦袋下面,周圍是炸彎了的鐵器和燒焦的樹木。
老瑪利·育乞西看著那戰死的士兵,看了許多時候,她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麼人。可是附近一帶,不用說人,連一個活東西都沒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過了4天的那隻貓也被炸起來的磚石碎片砸死了。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包里摸出些什麼東西來,揣在懷裡,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會匍匐前進,也不能快跑,乾脆直著身子,一搖一擺,慢慢地向方場上走去。一段還沒有炸斷的鐵欄桿攔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她太衰老了,跨不過去,因此慢慢地繞過了那段鐵欄桿,走進了方場。
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落在老婦人的近旁。
她穿過方場,到了那戰死的蘇聯士兵身邊,用力把那屍身翻過來。看見他的面孔了,很年輕,很蒼白。她輕輕理好了他的頭髮,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一雙早已僵硬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後,她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這樣,她靜靜地坐在那裡,約有1小時,也許兩小時。
天氣很冷,四下里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沒有任何聲音。
她終於站了起來,離開了那死者。走了不多幾步,她馬上找到她需要的東西了:一個大的炮彈坑。這是幾天之前炸出來的,現在,那坑裡已經積了些水。
老婦人跪在那坑裡,用手掌往外舀水。舀幾下,她就得休息一會兒。她總算把坑裡的水全舀幹了,於是又回到那死者旁邊,兩手抄在死者的腋窩下,把他拖走。
路並不遠,一共不到10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3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炮彈坑裡。她已經筋疲力盡了,又坐在那裡休息了好久。
休息夠了,老婦人跑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
然後,她雙手捧起炮彈坑四周的浮土,一捧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經完全被泥土蓋住了。老婦人還沒有滿意,她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墳堆。又休息了一會,她又捧起土來繼續蓋上去。幾小時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地竟然堆起了一個小小的墳堆。
德國人的炮還在轟擊,但是,和先前一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做好了墳堆以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裡的東西——一支大蜡燭。這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裡摸了半天,摸出些火柴來。她把那大蜡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天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一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老婦人就取出火柴來,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
天快要亮了,蠟燭也快要燃盡了。老婦人在地上到處找,終於找到了一片帶銹的洋鐵。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勁把這片洋鐵彎成了半圓,插在蠟燭旁邊的泥土中,作為擋風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來,仍舊慢慢地穿過方場,繞過那一段沒有倒下的鐵欄桿,回到地窖里去了。
拂曉前,契柯拉耶夫所屬的那一連紅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直奔方場,占領了這座橋。
隔了一兩個小時,天色已經大亮了。紅軍的步兵緊跟著坦克過了橋,戰鬥在河的對岸進行著,再沒有炮彈落在方場上。
這時候,連長派了幾個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屍體,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戰死的戰士一同埋葬。那幾個士兵到處找也找不著。突然,有一個士兵吃驚地大聲叫了起來:“看呀!”大家都朝他指的方向看。
在被毀壞的鐵欄桿附近,聳立著一個小小的墳堆。墳堆上的一支蠟燭有生鏽的洋鐵片給它擋住了風,在墳堆上耀著柔和的火焰。蠟燭快點完了,燭芯快被蠟淚淹沒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閃爍。
站在墳堆旁邊的紅軍士兵們立刻脫下了帽子。他們圍著這墳堆,靜默地站著,看著漸漸暗淡下去的燭光。
這時候,一個披著黑色大圍巾的高身材的老婦人慢慢走來。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戰士的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這一支和墳上快點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樣,顯然是一對。老婦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蠟燭頭,把那新的一支點著了,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離她最近的紅軍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來。
但是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紅軍士兵們目送著她走遠後,小聲地談論著,似乎怕驚擾那肅穆的空氣。接著,他們穿過方場,走過橋,趕上他們的連隊,投入了戰鬥。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一位南斯拉夫母親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位蘇聯年輕士兵的墳頭。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思想內容
蠟燭》是前蘇聯作家西蒙諾夫的作品。作品刻畫了一位南斯拉夫母親,文中只有關於她的動作描寫,沒有語言描寫。透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可以感受人物的心靈,感受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的至情至愛。作品突出“蠟燭”這個細節,賦予作品一種亮色。抒情詩般的結尾,深情讚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根據課文特點,要著力探究這位南斯拉夫母親的心理活動,根據她的一舉一動感知她的內心世界,並從字裡行間體味在冷靜的敘述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法西斯的痛恨及對和平的嚮往。
寫作背景
《蠟燭》的寫作背景:1944年9月,二戰進入了最後的較量階段,當時西蒙諾夫任軍事記者,隨蘇聯紅軍到南斯拉夫采寫戰地通訊。這篇通訊以現場目擊者的身份,以“我們”(蘇聯紅軍)的口吻,講述了在貝爾格勒戰役的最後一個小戰役中發生的一個故事。
本文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三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