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是198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穎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 時間:1988年
  • 作者:鄧穎超
  • 內容:懷念其與周恩來的點點滴滴
原文,作者,詞語解釋,解讀,語言品析,主題解說,

原文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12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
你不是喜愛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還長,到現在已經是38年了。
海棠花現在依舊開得鮮艷,開得漂亮,招人喜愛。它結的果實味美,又甜又酸,開白花的結紅海棠,開紅花的結黃海棠,果實纍纍,掛滿枝頭,真像花果山。秋後在海棠成熟的時候,大家就把它摘下來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醬,吃起來非常可口。你在的時候,海棠花開,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幾分鐘散步觀賞;夜間你工作勞累了,有時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樹前,總是抬著頭看了又看,從它那裡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後又去繼續工作。你散步的時候,有時約我一起,有時和你身邊工作的同志們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們在並肩欣賞我們共同喜愛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12年以前。12年已經過去了,這12年本來是短暫的;但是,偶爾我感到是漫長漫長的。
海棠花開的時候,叫人那么喜愛,但是花落的時候,它又是靜悄悄的,花瓣落滿地。有人說,落花比開花更好看。龔自珍在《己亥雜詩》里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喜歡海棠花,我也喜歡海棠花。你在參加日內瓦會議的時候,我們家裡的海棠花正在盛開,因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開著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壓在書本裡頭,經過鴻雁帶到日內瓦給你。我想你在那樣繁忙的工作中間,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這樣也是一種享受。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花。在花下樹前,大家一邊賞花,一邊緬懷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你離開了這個院落,離開它們,離開我們,你不會再來。你到哪裡去了啊?我認為你一定隨著春天溫暖的風,又踏著嚴寒冬天的雪,你經過春風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跡,已經深入到祖國的高山、平原,也飄進了黃河長江,經過黃河、長江的運移,你進入了無邊無際的海洋。你,不僅是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國家的人民服務,而且你為全人類的進步事業,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裡跟人民並肩戰鬥。
當你告別人間的時候,我了解你。你是憂黨、憂國、憂民,把滿腹憂恨埋藏在你的心裡,跟你一起走了。但是,你沒有想到,人民的力量,人民的覺醒,我們黨的中堅優秀領導人,很快就一舉粉碎了“四人幫”。“四人幫”粉碎之後,祖國的今天,正在開著改革開放之花,越開越好、越大、越茁壯,正在結著豐碩的果實,使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給我們的人民帶來幸福。
曾記否?遙想當年,我們之間經過鴻雁傳書,我們之間的鴻雁飛過歐亞大陸,越過了海洋,從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濱的天津。感謝綠衣使者把書信送到我們的手裡。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給我的印有李卜克內西盧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寫了“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那樣,一同上斷頭台”這樣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那時我們都加入了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行列。宣誓的時候,我們都下定決心,願為革命而死,灑熱血、拋頭顱,在所不惜。我們之間的書信,可以說是情書,也可以說不是情書,我們信里談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們的愛情總是和革命交織在一起,因此,我們革命幾十年,出生入死,艱險困苦,患難與共,悲喜分擔,有時戰鬥在一起,有時分散兩地,無畏無私。在我們的革命生涯里,總是堅定地、泰然地、沉著地奮鬥下去。我們的愛情,經歷了幾十年也沒有任何消減。 革命的前進,建設的發展,將是無限光明的、美好的。一百多年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我們無數的英雄兒女和愛國革命志士,為了挽救祖國,建設新中國,被敵人的屠刀、槍彈殺害。他們的忠骨埋在祖國一處處青山下,他們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大地山河。在我們黨的鮮艷的鐮刀斧頭紅旗上,在我們的五星國旗上,有他們血染的風采。無數的戰士倒下了,我們這些倖存者,為繼承他們沒有完成的事業,雙肩上的任務很重很重。恩來同志,有外賓問你,你哪裡來的這么充沛的精力去工作?你說:一想到我們死去的那些烈士,我們親密的戰友們,就有使不完的勁,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這也激勵著我,使我無限振奮。我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把我有生的餘力和餘熱,更好地為人民多服一點務。
你和我原不相識,姓名不知。1919年,在我國掀起了五四愛國運動,反帝、反封建、反賣國賊,要救亡圖存。這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包括工農商的舉國上下的最廣泛的一次偉大愛國運動,反對簽訂凡爾賽和約。就在這次運動高潮中,我們相見,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在運動中,我們這批比較進步的學生,組織了“覺悟社”。這時候,我們接觸得比較多一點。但是,我們那時都要做帶頭人。我們“覺悟社”相約,在整個運動時期,不談戀愛,更談不到結婚了。那個時候,我聽說你主張獨身主義,我還有個天真的想法,覺得我們這批朋友能幫助你實現你的願望。我是站在這樣一種立場上對待你的。而我那時對婚姻抱著一種悲觀厭惡的想法:在那個年代,一個婦女結了婚,一生就完了。所以在我上學的時候,路上遇到結婚的花轎,覺得這個婦女完了,當時就沒有考慮結婚的問題。這樣,我們彼此之間,都是非常自然的,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只是為著我們共同的鬥爭,發揚愛國主義,追求新思潮,追求進步。就是這樣的,沒有任何個人的意思,沒有任何個人目的的交往,發展起來。我們建立起來的友情,是非常純正的。我不曾想到,在我們分別後,在歐亞兩個大陸上,在通信之間,我們增進了了解,增進了感情,特別是我們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為共產主義奮鬥。三年過去,雖然你寄給我的信比過去來得勤了,信里的語意,我滿沒有在心,一直到你在來信中,把你對我的要求明確地提出來,從友誼發展到相愛,這時我在意了,考慮了。經過考慮,於是我們就定約了。但是,我們定約後的通信,還是以革命的活動、彼此的學習、革命的道理、今後的事業為主要內容,找不出我愛你、你愛我的字眼。你加入了黨,我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我們遵守黨的秘密,互相沒有通報。我們的思想受了國際、國內新思潮的影響,我們彼此走上了共同的道路,這使我們的感情不只是個人的相愛,而是上升到為革命、為理想共同奮鬥,這是我們能夠相愛的最可靠的基礎;而且,我們一直是堅持把革命的利益、國家的利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個人的事情、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我們在革命征途上是堅定的,不屈不撓的,不管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是勇往直前地去奮鬥,不計個人的得失,不計個人的流血犧牲,不計夫婦的分離。
我們於1925年的8月結婚了。當時我們要求民主,要求革新,要求革命,對舊社會一切的封建束縛、一切舊風習,都要徹底消除。我們那時沒有可以登記的地方,也不需要什麼證婚人、介紹人,更沒有講排場、講闊氣,我們就很簡單地,沒有舉行什麼儀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開放的時候,我們的愛情之花並開了。 你的侄輩讓你講你我的戀愛故事,你曾說,就是看到我能堅持革命。我也看到你這一點。所以,我們之間誰也沒有計較誰的相貌,計較性格有什麼差異,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奮鬥,這是最可靠的長期的相愛的基石和保證。我與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見傾心,更不是戀愛至上。我們是經過無意的發展,兩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經過考驗的結婚,又經過幾十年的戰鬥,結成這樣一種戰友的、伴侶的、相愛始終的、共同生活的夫婦。把我們的相愛溶化在人民中間,溶化在同志之間,溶化在朋友之間,溶化在青年兒童一代。因此,我們的愛情生活不是簡單的,不是為愛情而愛情,我們的愛情是深長的,是永恆的。我們從來沒有感覺彼此有什麼隔閡。我們是根據我們的革命事業、我們的共同理想相愛的,以後又發現我們有許多相同的愛好,這也是我們生活協調、內容活躍的一個條件。
每當我遙想過去,浮想聯翩,好像又回到我們的青年時代,並肩戰鬥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現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紅,志更堅,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努力為人民服務。
同志、戰友、伴侶,聽了這些你會含笑九泉的。

作者

鄧穎超(1904—1992),原名鄧文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河南光山人。1925年8月與周恩來結婚。

詞語解釋

[偶然] 不經意間,無意中。
[盛開] 指花茂盛地開放。
[院落] 房屋前後用牆或柵欄圍起來的空地。
[依舊] 照舊。
[可口] 食物味美合口。
[繁忙] 指事情繁多,不得空閒。
[觀賞] 觀看欣賞。
[短暫] 時間短。
[漫長] 綿延得很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意思是花朵並沒有忘記根株的恩情,即使凋謝零落,也要化作泥肥,來培育、養護來年春天的花朵,使之更鮮艷。語出龔自珍己亥雜詩》,全詩為:“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鴻雁] 課文中指的是書信。
[回味] 原指食後的餘味;課文中為引申義,指在回憶中細細體會、玩味。
[中堅] 在集體中最有力的並起較大作用的成分。
[繁榮昌盛] 形容興旺發達、蓬勃發展。
[在所不惜] “在”和“所”連用,表示強調,下面多連“不”。課文里強調一點也不吝惜。
[共勉] 共同勉勵。
[交織] 課文中指交叉在一起。原指穿梭往來,縱橫交錯,或錯綜複雜地合在一起。
[患難與共] 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受困難或災禍。
[無畏] 無所畏懼。
[泰然] 安然。形容心情安定。
[沉著] 指遇事鎮定,從容不迫。
[簽訂] 訂立條約或契約並簽字確認。
[交往] 互相來往。
[思潮] 指在一定時期內反映一定數量的人的社會政治願望的思想潮流。
[在意] 留意,放在心上。
[通報] 通知,告知。
[征途] 課文中指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不屈不撓] 形容頑強鬥爭,在敵人或困難面前不屈服,不低頭。
[艱難險阻] 指行進道路中的危險、困難、障礙。亦借指所經歷的艱險。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前進。
[風習] 風俗習慣。
[排場] 指表現在外面的鋪張奢侈的形式或局面。
[闊氣] 豪華奢侈。
[遙想] 悠遠地思索或想像;回想。
[浮想聯翩] 形容眾多的想像不斷湧現出來。
[九泉] 人死後埋葬的地方。

解讀

第一部分
概括:從西花廳前的海棠花寫起你不是喜愛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比你住得還長,到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
【這些文字可以說是鄧穎超與相依相伴數十年的周恩來的在天之靈的心靈對話,表達“你”對“我”的深情,“我”對“你”的懷念,親切而感人,獲得了採用其他人稱所無法獲得的表達效果。這是直接抒情。】
【第二部分:回憶在中南海西花廳共同生活的日子。】
第三部分 概括:追憶與周恩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每當遙想過去,我就會浮想聯翩,好像又回到我們的青年時代,又回到我們並肩戰鬥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同志,戰友,伴侶,聽了這些你會含笑九泉的。
第四部分概括:再次表達對周恩來的一片深情一個“又”字,飽含著無限深意,觸發了作者對已經“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憶。
:往事如昨,縈繞心間,揮之不去,說到動情處,又採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為了便於直抒胸臆,一開始就將第三人稱“他”轉換成第二人稱“你”。
海棠花周恩來喜愛的花,二十六年來,他在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居住,日理萬機之餘,常在花下散步休息,留下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如今,海棠花依舊繁盛,果實纍纍,而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怎能不引起作者對過去日子的深情懷念。
寫花寄往日內瓦,摯愛深情,浸透字裡行間。在敘事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敘述的事件、人物都煥發著感情的光彩。
海棠花依舊,而看花人已走,不再回來。心中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問道:“你到哪裡去了啊?”切切思念,化作一段抒情性極強的文字,思念與崇敬之情,如汩汩泉水奔涌而出。
回憶在歐亞大陸間鴻雁傳書的一段往事,表達了兩位熱血青年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一句“曾記否”引出了無盡的回憶。當年,歐亞大陸,鴻雁傳書,相知相愛,表現了他們作為革命者的獻身精神和患難與共、悲喜分擔的深厚情誼;對在五四運動中相見情形的追憶,表現了這對革命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和追求新思潮、追求進步的共同理想;他們在1925年結婚,愛情之花和革命之花並蒂開放,體現了衝破封建束縛、追求民主革新的精神;他們與祖國休戚與共,他們的愛情生活也始終與革命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表現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忠貞不渝的愛情。
西花廳海棠花觸發對過去有關人物和事件的回憶,把已經逝去的情景再現我們面前。文章樸實自然,情真意切。

語言品析

1.春天到了,西花廳的海棠花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來了。(句中加點的“又”字用得好在哪裡?)
一個“又”字,包含著無限深意,觸發了作者對已經“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憶。
2.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花。花下樹前,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朗讀這句話,體會字裡行間飽含著的深情。)
海棠花是楚楚動人的,而由此引出的周恩來鄧穎超之間的故事,恐怕比它還要動人。看到這蘊含著深情厚誼的海棠花,就會使人們引起許多美好遐想。
觸物生情,追憶“看花的主人”。
真是“羈客有家歸一得,對花無語兩含情”啊!
思念與崇敬之情,如汩汩泉水奔涌而出。

主題解說

這篇散文由西花廳開放的海棠花引出了對周恩來的深切懷念。作者通過回憶與周恩來相知、相識、相愛的過程,表達了對周恩來的崇敬與讚美,表達了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的情懷,也展示了革命者的精神與品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