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疇縣

西疇縣

西疇縣,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南;地勢由中部往西升高,東南部較低;屬亞熱帶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區;總面積1506平方千米,轄2個鎮、7個鄉;2017年常住人口26.30萬人,包含5個少數民族。

西疇縣境內有南疆烈士陵園,以及小橋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香坪山珍稀植物園、“獅子山崖畫”、西灑仙人洞舊石器時代遺址。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9年4月3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西疇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7年,西疇縣地區生產總值達37.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14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66億元,增長15.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7.88億元,增長9.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疇縣
  • 外文名稱:Xichou Countr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下轄地區:2個鎮、7個鄉
  • 政府駐地:西灑鎮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500
  • 地理位置雲南省東南部
  • 面積:1506平方千米
  • 人口:26.30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小橋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街岔河溶洞群;香坪山珍稀植物園
  • 車牌代碼:雲H
  • 行政區劃代碼:532623
  • 地區生產總值:37.68億元(2017年)
  • 人均生產總值:14356元(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遺產,名優特產,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西漢時,漢武帝從建元元年(前140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的30年間,在西南先後建立犍為、牂牁、越嶲、益州四郡。牂牁郡轄17縣,其中11縣在雲南省東南部,時西疇是牂牁郡都夢縣地。
東漢時,西疇是牂牁郡進乘縣地。
三國蜀漢建興三年(225年)春,諸葛亮設南中七郡,時西疇是興古郡進乘縣地,隸庲降都督。
西晉泰始六年(270年)置寧州領南中七郡,時西疇是興古郡都篖縣地。
東晉南朝是興古郡西安縣地,隸寧州。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置南寧州總管府領興古、雲南、建寧、朱提四郡,時西疇是興古郡西安縣地。
隋開皇五年(585年),設昆州、恭州、協州,時西疇是昆州地。
唐代前期,置南寧州都督府,時西疇為所轄。南詔時,西疇是通海都督地。
宋大理前期是矣部地,後期是矣尼迦部地,隸最寧鎮。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把元初建立的萬戶府、千戶、百戶改為,路、府、州、縣,時西疇是寧遠州矣尼迦部地,隸臨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雲南行省為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領諸府、州、縣、司,時西疇是八寨長官司牛羊土司地。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改明代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為雲南省。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土歸流設開化府,轄八里,西疇為牛羊里。雍正八年(1730),設文山縣附開化府,西疇為東安里,轄西灑、牛羊等165寨,隸文山。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設安平廳,今西疇為安平廳東安里。
民國二年(1913年),改安平廳為安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安平縣改名馬關縣。同年3月於今之西灑設普蘭行署,轄西灑、疇陽兩地域,隸馬關。民國九年(1920年),由馬關析置設縣,取縣境西灑、疇陽兩區首字組合命名西疇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蒙自道直屬於省。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雲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駐文山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雲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駐硯山縣)。
1950年3月,西疇縣屬文山專區。
1957年5月,國務院決定設定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屬文山州。
1960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麻栗坡縣,將原麻栗坡縣的行政區域並歸西疇縣(1958年11月撤併)
1962年3月,國務院決定恢復麻粟坡縣,以合併於西疇縣的原麻粟坡縣行政區域為麻粟坡縣的行政區域(1961年10月分置)
龍坪龍坪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10月,西疇縣轄2個鎮、7個鄉:西灑鎮興街鎮蚌谷鄉蓮花塘鄉新馬街鄉柏林鄉法斗鄉董馬鄉雞街鄉。縣人民政府駐西灑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疇縣處在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南,位於東經104°22′—104°58′、北緯23°06′—23°3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東南接麻栗坡縣,西南隔盤龍河與馬關縣相望,西靠文山、硯山兩縣,東北以達馬河為界與廣南縣毗鄰;距省會昆明市265千米,公路里程480千米;距州府駐地開化鎮46千米,公路里程經蚌谷72千米,經興街85千米。總面積1506平方千米。
西疇縣

地形地貌

西疇縣境內主要為岩溶峰叢溶蝕窪地地形、侵蝕中山峽谷地形和侵蝕中低山地形三類。地勢由中部往西升高,東南部較低。侵蝕中山峽谷山勢陡峻,溪河發育呈樹枝狀,切割強烈,分水嶺窄,相對高差1100米,分布於雞街河以北,面積170平方千米。岩溶峰叢溶蝕窪地,上層基岩裸露,連片出現,山巒起伏,地形封閉破碎,數百個水淹窪塘和大小不等的山間小盆地鑲於叢山巒障中。窪地多為橢圓或條形,寬數十米至數百米;溶洞、豎並、天窗等岩溶現象較為普遍。耕地零星分散,土層瘠薄,地表水滲漏大,冬春缺水,夏秋易積水成澇。分布於包括西灑鎮、興街鎮、董馬鄉、法斗鄉、蚌谷鄉、蓮花塘鄉、新馬街鄉的全部和雞街鄉雞街河以南地區,相對高差1000米,面積1084平方千米。侵蝕中低山溝谷,分布於境內八布河流域,地勢向南急劇下降,山高谷深,相對高差1200米,面積282平方千米,植被尚好,土層較薄。境內最高海拔1962.9米,最低海拔654米,大部分地區處於海拔1100—1500米。
西疇縣

水文

西疇縣境內河流屬紅河流域瀘江水系,匯歸於南海北部灣海域。河流展布以中部岩溶山岩為分水嶺,向東、西南經地表、地下蜿蜒伸展。境內發源的河流有疇陽河、八布河;流經縣內的有雞街河;界河有盤龍河、達馬河。按地形和流向可概分為4個水系。北部水系:縣境北部中山地區,以雞街河、達馬河為幹流。西南部水系:縣境西南部的蓮花塘、新馬街鄉中山地區以盤龍河為主幹流。南部水系:在中部、中南部岩溶峰叢地區,以疇陽河為主幹流。東部水系:在縣境東南部中低山地區,屬八布河源流,主要河流有林安沖河、小灣河、石鵝河等。
西疇縣

氣候

西疇縣屬亞熱帶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區,總的特徵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溫濕多雨,乾雨季分明。春季增溫較快,3—4月平均增溫4℃以上。春季升溫早,春溫高於秋溫,平均氣溫17.4℃。年最高氣溫出現在5月;夏季無酷熱,平均氣溫20.8℃,中間雨量充沛,易發生洪澇。秋季降溫早,10—11月降溫3℃以上,秋旱秋涼,平均氣溫16℃。冬季無嚴寒,平均氣溫9.4℃。西疇最高月平均氣溫為21.4℃,無連續5天≥22℃的夏季氣溫,故有冬天72天,春秋相連293天之說,只有習慣上的四季之分。即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9—86%,乾季降雨占14—21%。由於地形垂直高差變化較大,時空和水平分布不均,海拔每升高100米,四季氣溫下降平均為:春季0.41℃,夏季0.49℃,秋季0.43℃,冬季0.36℃。
西疇縣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西疇縣境內集水面積1506平方千米,年降雨總量19.03億立方米,滲漏、蒸發、植物吸收等11.34億立方米,徑流量8.66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較豐富,理論蘊藏量19.68萬千瓦,可開發量10.14萬千瓦。目前已開發1.66萬千瓦,利用率僅16.25%。境內無大的湖泊,只有少量天然水塘和水庫,可控水量665萬立方米。天然積水窪塘26個,可控水量204.4萬立方米。有水庫、壩塘50座(個),可控水量460.6萬立方米。積水20萬立方米以上的有江東水庫、老胖箐水庫、三岔溝水庫、荒田水庫、蚌谷水庫、老箐水庫、牛場海子、二海、小乾海子等。境內地下水有碳酸鹽類裂隙溶隙和砂質岩泥質碎屑岩裂隙兩種水型,資源總量為2.2億立方米。西灑、蚌谷一帶,為地下富水區,且埋藏較淺。

植物資源

西疇縣境內常見樹種有54科、98屬、170種。其中:裸子植物10科、13屬、21種;被子植物44科、85屬、149種,尤以木蘭科、薔薇科、樟科、山茶科和殼斗科較多。各類木材總蓄量為161.5萬立方米。小橋溝、法斗、南昌、保催大箐、雞冠梁子等地,有珍稀瀕危樹種。屬雲南省第一批一級保護的有桫欏,二級保護的有華蓋木、香木蘭、大葉木蘭、長蕊木蘭、白花玉蘭、紅花木蓮、香子含笑、大葉羅漢松、五針松等11種,三級保護的有雲南七葉樹、雲南擬單性木蘭等8種。縣境內常見野生藥用植物有500餘種。

動物資源

西疇縣境內獸類有豹、熊、黃麂、岩羊、獐子、狐狸、九節狸、黃鼠狼、野豬、猴子、野狗、野貓、草兔、破臉狗、飛虎、刁鼠、山鼠、竹鼠、飛鼠、水獺、蝙蝠、松鼠等;鳥類主要有白鷳、烏鴉、貓頭鷹、啄木鳥、鴟鶚、畫眉、斑鳩、牛八哥、野鴨、鵪鶉、喜鵲、秧雞、燕、岩燕、麻雀、老鷹、鷂子、杜鵑、雲雀、陽雀、鷓鴣、箐雞、野雞、竹雞、黃鶯、黃豆雀、綠翠鳥、黑頭翁、布穀鳥、點水雀等;爬行類主要有穿山甲、脆蛇、四腳蛇、黑蛇、烏梢蛇、花麻蛇、金竹標蛇、碎花蛇、紅脖子蛇、秤桿蛇、草上飛蛇、眼鏡蛇等;魚類有黃鱔、泥鰍、鯉魚、鯽魚、草魚、江鰍、鬍子鮎、麥穗魚、鰱魚、倒喇紀、紅眼鱒、鬥魚、馬魚、食紋魚、虎魚、黑頭魚、花魚、油魚、貓魚、土貓魚、鋸鰱魚、團魚、塘子魚、紅翅膀魚、大肚魚、白條魚等。

礦產資源

西疇縣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銻、鐵、鋁、鋅、錳、金、大理石等。已探明儲量的有:銻礦儲量5萬噸;鐵礦30萬噸;鋁土礦儲量4000萬噸,占雲南省鋁儲量的70%以上,其中董馬鄉賣酒坪礦區儲量達907.16萬噸,且平均品位達54.6%。
小集鎮小集鎮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常住人口為26.30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43‰,死亡率為6.50‰,自然增長率為5.93‰。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32.40%。西疇縣屬典型的散雜居民族地區,居住有漢、壯、苗、彝、瑤、蒙古等6個民族,分布在7鄉2鎮70個村委會545個村民小組,各民族雜居的村寨有455個,聚居的少數民族村寨有90個(壯族20個,苗族62個,彝族6個,瑤族2個)。

經濟

綜述

2017年,西疇縣地區生產總值達37.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從全年走勢看,各季度累計增幅波動範圍保持在1.8個百分點內。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14億元,增長6.1%,對GDP的貢獻率為17.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66億元,增長15.3%,對GDP的貢獻率為38.9%,其中,工業增加值為6.58億元,增長16.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7.88億元,增長9.4%,對GDP的貢獻率為43.5%。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28.7:24.5:46.8調整為26.9:25.6:47.5。人均GDP達到14356元,同比增長9.5%。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4.54億元,同比增長11.2%,非公經濟占全縣GDP的比重達38.6%。
2017年,西疇縣固定資產投資27.39億元,同比增長25.3%,建安工程投資完成20.96億元,同比增長17.1%。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52億元,增長77.1%;第二產業投資3.35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投資22.51億元,增長25.2%。
2017年,西疇縣財政總收入完成3.47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地方一般財政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0億元,增長10.2%。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54億元,增長7.4%。
2017年,西疇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為101.3%,上漲1.3%。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價格為100.6%,上漲0.6%;糧食價格指數為101.8%,上漲1.8%。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0.9%,上漲0.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99.8%,下降0.2%。全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7元,同比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5元,同比增長9.9%。

第一產業

2017年,西疇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6.91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農業增加值10.26億元,同比增長6.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28617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52910畝,其中,甘蔗14363畝,烤菸種植面積21122畝,油料種植面積35076畝,蔬菜種植面積68538畝。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3.5:1。
2017年,西疇縣糧食產量11.53萬噸,比上年增長1.8%。其中,秋糧10.18萬噸,夏糧1.35萬噸。全年肉類總產量4.33萬噸,增長7.2%;禽蛋產量1588噸,增長5.3%。大牲畜年末存欄11.52萬頭,增長4.4%;生豬年末存欄26.83萬頭,增長4.7%;羊年末存欄9384隻,增長5.5%;家禽年末存欄157.77萬隻,增長1.9%。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農用機械總動力152500千瓦,增長2.9%,其中,排灌機械總動力8546千瓦,增長0.5%。農村用電5061萬度,增長8.6%;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3702噸,下降1.5%;農藥使用155噸,下降5.5%。
2017年,西疇縣共新增造林面積2.63萬畝,其中,種植經濟林1.01萬畝,新育苗面積15畝,零星植樹55萬畝。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17億元,增長15.1%。

第二產業

2017年,西疇縣實現工業增加值6.58億元,同比增長16.5%,拉動全縣GDP增長2.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0億元,增長30.1%。
2017年,西疇縣實現房地產期房銷售面積4.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9%,建築業增加值實現3.11億元,同比增長12.4%。

第三產業

2017年,西疇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19億元,同比增長12%。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7億元,增長13%;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2億元,增長10.9%。批發業銷售額3.70億元,增長14.0%;零售業銷售額17.07億元,增長14.4%;住宿業銷售額1162萬元,增長15.2%;餐飲業銷售額3.93億元,增長17.1%。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61.3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4%,其中,個人儲蓄存款33.63億元,增長17.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9.88億元,增長11.2%,存貸比65%。
2017年,西疇縣保險費收入達到5730萬元,增長25.8%。其中,人壽險保費收入2235萬元,增長19.9%;財產險保費收入3151萬元,增長35.2%。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專利申請40件,全年共組織申報省科技計畫項目1項,其中,共獲得科技項目支持1項,科技扶持資金30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31所(普通中學11所,國小94所,幼稚園24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有在校生35887人(普通高中3273人,職業中學1007人,國中8577人,國小17307人,學前幼兒5723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共有校舍建築面積540741平方米,其中,中國小校舍建築面積481657平方米。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65%,國中階段毛入學率99.25%。義教均衡通過國家評估驗收。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共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縣級文化廣場1個、全民健身廣場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9個、農家書屋75個、農村文化活動室650個、村級文化體育活動廣場200個、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個、鄉鎮基層服務點9個、村級基層服務點69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4.29萬冊。全縣廣播覆蓋率達99.2%,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8%。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共有鄉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鄉鎮衛生院)16個,核定編制749人,實有656人(其中:衛生行政管理人員20人、參公管理人員8人、事業單位管理人員8人、工勤人員37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83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取得高級職稱46人、中級職稱83人、初級職稱354人和未定職稱100人),病床編制1003張,實際開放病床659張,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53張(含縣中醫醫院人數編制及床位編制)。有村衛生室69個,鄉村醫生243人,村計生宣傳員80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在崗職工人數8092人,比上年下降2.11%。其中,國有單位6826人,下降3.05%;城鎮集體213人,下降4.48%;其他經濟1053人,增長5.09%。全部在崗職工工資總額65340.5萬元,比上年增長18.02%,其中,國有經濟單位59755.3萬元,增長18.82%;城鎮集體單位919.1萬元,下降1.25%;其他經濟4666.1萬元,增長12.68%。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1098元,增長20.15%。其中,國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7669元,增長21.63%,城鎮集體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3150元,增長3.39%,其他經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5390元,增長9.83%。
截至2017年底,西疇縣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5446人,同比增加101人,同比增長1.89%。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穩步推進,參保率達到103.35%,領取養老金的人數達到40784人,增加1378人,基本實現“老有所養”。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41148人,完成計畫數的103.94%,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1902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29246人。全年城鎮居民3434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農村45661人確定為低保對象,城市特困303人,農村特困271人,保障範圍逐步擴大。

交通運輸

西疇縣境內有S210(文麻高速)、S211、S201及S326公路穿過。

歷史文化

飲食文化

西疇縣壯家風味飲食主要有由豐富的水產形成豐富的水產飲食,如烘烤乾魚、酸筍河螺等,有龍粑、香粽粑、花米飯、面蒿粑、家釀米酒等,以及居住在蓮花塘鄉革岔一線的苗家狗肉、藥膳雞、紅蔥雞等。

民俗節日

祭龍
通常是在每年老歷三月,民眾湊錢殺豬宰雞,寄希望龍神保佑。每戶去一個人在龍樹下會餐,有的藉此機會商量封山育林之約。同時,家家戶戶上山采面蒿和各種植物顏料拌糯米麵做成紅、綠、紫、蘭、黃等各種彩色的龍粑。
“六郎”、“七郎”節
六月初一祭獻六郎,七月初一祭獻七郎,傳說是紀念楊六郎和楊七郎,整天不出工,一般都要做紅、橙、黃、蘭、綠、紫等花糯米飯;有的人家殺雞或用鮮、臘肉做菜加湯在門外奉獻,並邀請親友同過節日。
嘗新節
每年穀黃收割前都事先嘗新,時間擇日而定,到時將新米泡水後用香草水分灑蒸或用香草墊在甑底里蒸,再將從街上買來的黑桃、板栗,從地里挖來的芋頭、花生,從河裡撈來的魚蝦,殺雞殺鴨或買來鮮肉做成鮮菜。嘗新節這一天,多將自己的親朋好友請來過節。好客之家,一般要把親朋好友留住幾天。嘗新節吃飯前要先餵狗,主人將所做的菜飯每一樣挑選一點盛在盆(或瓢)里讓狗先吃。
女子太陽節
每年農曆二月初一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用“朵盼”(黃色染飯花)花煮湯浸泡糯米,二月初一清早,各家蒸製金黃色糯米飯,製作祭祀太陽女神的供品。凡年滿18歲以上的女性,必須到村前小河裡洗澡淨身後才能上太陽山參加祭太陽活動。凡吃過黃色糯米飯供品的女人,從此可以履行女人的天職。在遠古太陽女神沐浴的河邊,參加祭祀的女性,要陪神共進晚餐。
三月踩花山
西疇苗族由於居住分散,僅在蓮花塘鄉獨樹村舉辦過花山場。這天,不管路程多遠,不少人都要趕去參加,特別是青年男女,把“踩花山”看作尋求知己、共鑄良緣,對歌擇偶,談情說愛的節日。
蕎菜節
每年農曆四月初四到十四的第一個屬兔日。屆時全村男女老少都會集於村中場院上。男人吹葫蘆笙,女人跳舞。花倮人“蕎菜節”里吃蕎菜,源於一個傳說:據說,在遠古的時候部族遭饑荒,蕎神送來蕎籽和魚救活氏族,本族得以生存繁衍,為紀念蕎神,“蕎菜節”必須吃蕎菜和魚。

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雞街彝族花倮舞蹈《葫蘆笙舞》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曲藝《漁鼓說唱》、女子太陽節、么所壯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名優特產

掛麵
西疇縣生產的掛麵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烘乾技術,用麵粉配以碘鹽、泉水、香油等輔料,經過二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風景名勝

西疇縣境內有小橋溝省級自然保護區,有香坪山珍稀植物園,有“獅子山崖畫”;有位於西灑鎮東郊山麓的西灑仙人洞舊石器時代遺址。
霧海霧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