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灑鎮

西灑鎮

西灑鎮隸屬文山州西疇縣,位於西疇縣中北部,地理位置處在東經104°37′07″-104°46′35″,北緯23°22′09″-23°31′54″之間,東西最大橫距22.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0.3公里。東接雞街鄉,南鄰法斗鄉,西靠蚌谷鄉,北毗硯山八嘎、蚌蛾鄉。

位於西疇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縣最大的集市貿易地之一。鎮機關所在地西灑距州府文山87公里、距國家級口岸天保110公里。截至2006年末,全鎮轄8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68個村(居)民小組,常住人口47220人(2017年),居住著漢、壯、苗、彝、蒙古等5種民族,國土面積175.87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灑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
  • 下轄地區:轄8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西灑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599
  • 地理位置:西疇縣中北部
  • 面積:175.87平方千米 
  • 人口:47220人(2017年) 
  • 機場:文山普者黑機場
  • 車牌代碼:雲H
資源環境,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人文地理,

資源環境

境內最高海拔1882米,最低海拔1030米,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為1297.6mm,年平均氣溫15.9℃。鎮境內資源豐富,有石材、粘土、鉛、鋅、銻等礦產資源;已探明的西灑鎮布擺上石盆鐵礦硬度為5.5—6.5,比重為5—5.3;礦石品位60%以上,地質儲量36320噸;礦區交通便利,設施配套。石材資源以優質大理石為主,分紅梅、黑花、墨玉三種,色彩亮麗、石質細膩、光澤度好,儲量巨大,為生產建築裝飾和工藝品的上乘石材。有設備齊全的石材加工廠,有工藝精湛的石雕藝人。木雕風格獨特,質樸雋永,美倫美煥,浮雕、圓雕應有盡有,仿古、新潮手法多樣。有稻穀、玉米、烤菸、優質雜豆等多種農作物;有人工面、香木煙筒、刺繡品、楊梅等特產。基礎紮實的是豬、雞行銷,潛力巨大的是種苗工程、石材開發,勢頭強勁的是規模化種植、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有農機、食品、釀酒、建材等廠;境內高山深谷,奇石怪洞,密林清溪,飛瀑流泉,民風古樸,有舊石器時代遺蹟(“西疇人”牙齒化石)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經濟發展

通過歷屆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西灑鎮各項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6年未,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168萬,農業總產值5163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32461萬元,個體工商戶1550戶,從業人員達553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135.9萬元;森林覆蓋率為43%,畜牧業總產值3330萬元;擁有鄉村公路139條(段)273公里,公路覆蓋率達98%,糧食總產量達901.8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182元。
西灑鎮
西灑鎮在西疇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石山大力抓花椒,土山連片栽水果,平地規範穩烤菸,河谷發展早蔬菜,高產紅薯興畜牧,突出個私輸勞務”的發展思路,積極發展各項產業。蔬菜發展初具規模,瓦廠的冬早蔬菜,劉家塘的大蔥、布擺小寨的芹菜等“一村一品”蔬菜切實發揮了“菜籃子”工程效益。畜牧業發展在品種改良、牛凍改等各項科技推廣上順利開展,2006年出欄肉豬33480頭,出欄肉牛2397頭,出欄家禽34.92萬隻。勞務經濟初具規模,2006年培訓勞務人員17期1000人以上,年輸出務工人員3000人左右,實現勞務經濟800萬元以上,勞務品牌逐步打造。

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放,重點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農戶庭院環境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產業發展規劃等到項目。截至2006年末,已建成小康及溫飽示範村16個,自建小康村19個,農村人居環境和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在城鎮建設方面:一是抓和諧文明社區建設。通過抓培訓、提高民眾素質,抓制度、建長效機制,抓作風、強社區職能,抓環境、健全社區功能,抓共駐共健、實現單位聯動,抓治安、建和諧,抓經濟、促民眾增收,逐步建成文明、和諧、發達、平安的社區。二是抓城鎮非公經濟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建設環境、創業環境,形成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全鎮經濟實力逐步壯大。

醫療衛生

村民醫療主要依靠縣醫院、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截至2007年末,全鎮共有村級衛生所6所,鄉村醫生1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21998人,參合率72%;享受低保人數418人;享受五保補貼的有119人。

文化教育

截至2007年末,全鎮有中學2所,國小校27所,有國小教師231人。在校學生人數5282人,其中小學生人數2630人,中學生人數2652人。
截至2007年末,全鎮共建有文化站17個,建有圖書室8 個,村級黨員活動室17個,村文化活動室44個。有各類文藝隊10餘支,有隊員300餘人,2007年演出達100餘場,觀眾達3萬餘人次,提高了民眾的文化、科技、法律意識,科學、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得以倡導。

社會保障

西灑鎮社會保障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工作中認真做好民情、災情的調查上報,高度重視貧困戶的災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強化救災救濟,切實解決民眾的實際問題。2003年至2007年,全鎮為受災民眾協調糧食等計6萬餘元,協調被子、衣物等物資計4萬餘元,協調資金44.16萬元實施危房改造150戶650人;同時認真組織實施了2007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做到“應保盡保”。全鎮1646戶2048名農村貧困民眾首次領到了2007年1—6月農村低保資金總計247470元,民眾生活困難的問題進一步得到解決。

人文地理

南疆烈士陵園
南疆烈士陵園位於西灑北郊花果山。建於1983年,總投資58萬元。陵園環山,占地20畝。園內有烈士紀念塔、紀念碑、紀念亭和156冢烈士墓;有各形花圃及縱橫交錯的翠柏林蔭走道。門額、塔座、塔身、墓碑、亭壁均選用大理石鑲嵌,刻有鄧小平、徐向前、宋任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筆題詞。整座陵園布局明朗、新穎、莊嚴肅穆,是緬懷革命先烈及遊覽的地方。
觀音洞
觀音洞位於西灑鎮東南1.5公里處觀音崖山腰叢林中,為一天然石洞。清光緒六年在洞口建樓房3間,後居民屢次集資添建,有殿堂、亭閣。洞廣約10餘米,高約20餘米,洞頂鐘乳垂吊,洞壁按天然凹凸、高低、寬窄遍塑泥像,或仰或臥、或立或坐、或怒目園睜、或溫文爾雅,各具神態,是遊覽地之一。
民族風俗
西灑鎮是一個漢族占總人口的86%,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4%的多民族雜居鎮。居住著漢、壯、苗、彝、蒙古5種民族。各種民族均保持著本民族的風俗、宗教、語言、服飾等大部分傳統和生活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