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聖境

西溪聖境

西溪聖境坐落於東台市西溪古鎮。東台的西溪古鎮是神話傳說“天仙配”的發祥地著名景點有:千年護國禪寺--泰山寺、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宋朝的海春軒寶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溪聖境
  • 外文名:Xixi sacred land
  • 位於:東台市西溪古鎮
  • 神話傳:天仙配
  • 名片:西溪就有先民生存
  • 年份:西漢元狩六年
名片,景點一泰山寺,泰山寺的歷史,景點二董永七仙女文化園,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簡介,董永和七仙女的歷史傳說,景點三海春軒寶塔,殘損情況,加強了周圍的環境建設,

名片

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平楚,次年封劉賈為荊王,東台為荊國東陽郡廣陵縣地。漢高帝十二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建都廣陵(今揚州市),東台屬吳國,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縣,領海安、西溪兩鎮,西溪之名也始見於此。
西溪聖境
西溪曾是歷史上鹽稅的主要徵集地,北宋時期的三位名相呂夷簡、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泰州的西溪做過鹽稅官員。
相傳,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際,有人曾勸他不要在這個小地方做稅官,范公不以為然,笑而答道:
誰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
西溪景區內現有海春軒塔、鳳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讀書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鄉傳說也在這裡,現仍保存著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樹、土地廟、辭郎河、送子頭等遺蹟。
西溪聖境
如今,作為東台地方文明的發祥地,西溪旅遊景區開發工程近期將全面啟動。
西溪旅遊區即將啟動的線路工程為“三區一園”,即“梨木街”仿古商業文化街頭遊憩區、“泰山寺”宗教文化旅遊區、“鹽文化”三賢祠旅遊區和“天上人間”主題公園東台市將同時著力進行西溪人文資源的挖掘和保護,蒐集整理歷史遺蹟、傳說、詩詞、佛教、古物等,呈現西溪旅遊新景象。

景點一泰山寺

東台泰山護國禪寺 又名泰山寺,殿宇巍峨,氣勢恢宏,與唐海春軒塔遙相對應,形成唐宋風格的古建築群,每年都吸引眾多善男信女前來朝拜和觀光。 泰山寺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殿房99間半。寺院建築宏偉,建有天王殿、東嶽殿、地藏殿、碧霞宮四座正殿,碧霞宮中供奉著水神一泰山神女"碧霞元君"像。兩廂為十殿閻王、關岳、華佗、神農、魯班諸廟,故有一 寺五廟之說。  千百年來,泰山寺歷盡滄桑。如今,整修的大雄寶殿、重建的天王殿、碧霞宮再現了昔日的古樸風姿。50多尊金裝佛像和大型玉佛莊嚴肅穆。四大名山堂、集賢館、悟雨堂、和聊避風雨室等廳、堂、館、室古色古香,配套成龍。放生池、五爪河為泰山寺增添了自然景色。每日晨鐘暮鼓,經聲佛號,顯示出“西溪塔影寒山月,東海鐘聲古寺風”的古剎風光。
東台市泰山寺的山門

泰山寺的歷史

東台泰山寺景點圖冊(20張)
宋紹聖三年(1046年)建,初名東嶽行祠。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壘土高四丈二,上建天妃廟,名碧霞宮。1208年,宋嘉定元年,建泰山寺。明萬曆時重修。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被燒。後復建。復被燒。乾隆四十二年(1777)分司楊廷俊倡議募捐重建,增添了屋宇,並擴大了範圍,占地20餘畝,擁有寺產80餘頃,廟房近百間。據1987年調查,歷史上泰山寺寺院建築宏偉,居中有天王、東嶽、地藏三座正殿,兩廂有十殿閻王、關岳、華佗、神農、魯班諸廟,故有“一寺五廟”之說。前臨溪河,寺門外豎立石牌坊,山門內第一進為四大天王殿,殿後兩廂供十殿閻君;第二進為東嶽殿(又稱東嶽行宮,東側為關王廟),第三進為地藏殿,殿後有彩塑海島,極富麗工巧,神采如生。海島東邊有放生池,西邊廂房為禪堂、客堂,其後有廚房,庫房、方丈室、退居寮等。海島對面一土山隆起,據嘉慶舊縣誌載:“泰山,在縣治西南五里西溪鎮通聖橋之南,壘土而成,高四丈二尺”。山前有石階多級,拾級而上,山頂兩邊為鐘鼓樓,樓閣高聳,檐牙翹角,翼然騰起,令人仰止。中間琳宮巍然,宮殿中供奉碧霞元君塑象,故名碧霞宮。因碧霞元君為宋真宗所封“泰山之女”,又稱“天妃”, 故寺亦名“泰山寺”、土山亦被稱為泰山, 又名天妃山。
西溪聖境

景點二董永七仙女文化園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項目計畫總投資6700萬元,占地143畝,整個工程規劃建設董孝賢祠、古戲台、天仙茶館、十八里亭、老槐樹、鳳凰池、繅絲井等24個點。“董永與七仙女文化園”整體定位為漢唐風格,圍繞孝賢文化和愛情傳說兩大主題,充分挖掘東台市歷史文化淵源,努力彰顯西溪古鎮地方特色。
西溪聖境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簡介

千年古鎮西溪是古東邑佛教和兩淮海鹽文化的發源地,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的發祥地。西溪,為始建於西漢中葉的一個古鎮,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流傳著董永與七仙女的傳奇故事。 文化旅遊景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大型主題雕塑《董永與七仙女》,雙人站像,像高6.8米,台高2米,由中國美術學院潘錫柔教授設計。漢白玉雕刻的董永七仙女雕塑神形兼備,在藍天白雲下默默演繹著傳頌千年的愛情佳話。
東台西溪鎮西北角有一小村莊,叫“董家舍”。傳說,東漢初年董永就出生在這個村子裡。早在南宋時的《方輿勝覽》中就有記載:“海陵西溪鎮,漢孝子董永故居。”清嘉慶《東台縣誌》詳載:“漢董永,西溪鎮人,父亡,貧無以葬,從人貸錢一萬,以身作傭……”。

董永和七仙女的歷史傳說

西溪鎮北有一水塘,叫“鳳凰池”,昔日池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傳說王母娘娘的七個女兒常來此沐浴。鳳凰池後建有“天女廟”(久廢)。西溪西南面有一村莊叫“鶴落土侖”,傳說七仙女深為董永的勤勞和孝心所感動,一日在眾姐姐的幫助下,乘鶴下凡來到人間,七仙女乘鶴下凡之處,得名“鶴土侖,即今台南鎮社東村,東莊叫“鶴東”,西莊叫“鶴西”。七仙女下凡後,在西溪南面的“十八里河口”與董永相遇,後在“十八里河口”附近的老槐樹下,二人拜天地成了親。天長日久,十八里河口旁邊的村莊也成了“河口”村(今屬台南鎮)。
西溪聖境
西溪西廣福寺後院內有一口古井,叫“繅絲井”,大旱之年不涸,傳說是七仙女當年為幫助董永贖身而替曹長者家織300匹雲錦時汲水繅絲的一口井。清嘉慶《東台縣誌》載:“井口小而中宏深,味極甘,大旱不涸,每至春深,井生草根長丈余,人以為仙跡雲”。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年),巡宰李誠蒞臨西溪,查看了這個遺蹟,建亭其上。當年九月亭建成,堅樸實得宜。亭的樑柱上還雕刻著水藻形的花紋。興化顧繁在亭上作《繅絲井亭記》。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西溪巡檢劉文奎又在此修亭作記。日軍入侵前,井上還有涼亭,四角凌雲,翼然欲飛;井旁石碑上有亭記,日軍入侵後,亭毀井存。傳說,董永和七仙女一月還清了曹長者的債務後,夫婦來到西溪南面的“董家垛”,安居於“寒窯”,從此過上了男耕女織的新生活,此地也由此得名“新生”,現為廣山鎮新生村。
數月後,王母娘娘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大為震怒,遂派天兵天將捉拿七仙女,董永追趕至西溪“南倉河口”,夫婦二人抱頭痛哭,生離死別。七仙女被天兵天將抓上半空,她扔下腳上穿的一雙繡花鞋給董永留作紀念,一隻落河東,一隻落河西,落鞋處分別得名“東鞋莊”和“西鞋莊”,兩莊又合稱“雙鞋莊”。為使董永免遭天兵天將加害,七仙女在空中拔金釵向地面劃出一條河,阻擋住追趕的董永,並用雙釵插地,鑿成兩口井,一井河東,一井河西,以示董永在此絕別,永無相見之日。後人為懷念善良美麗的七仙女,為井取名“雙釵井”,又名“金釵井”;為河取名“辭郎河”。
辭郎河邊有個村落,得名“辭郎莊”(今屬廣山鎮)。七仙女別董永凌雲而去,後人在河上建“鳳升橋”,俗稱“南倉橋”(即今牛橋,舊曾為西溪第一橋)旁邊建“凌雲亭”,亭久圮。
第二年,七仙女在天庭為董永生得一子,玉帝難容,她只好忍痛把兒子送到十八里河口的老槐樹下,託夢囑董永領子。放孩子的地方由此得名“舍子頭”(今為台南鎮杜沈村)。董永得到兒子,更加思念七仙女,天天來到老槐樹旁遠眺,遙望天空,殷切期盼妻子回歸,全家團聚,董永佇立之處便得名“殷莊”,今屬廣山鎮。
董永死後,後人有感於董永的孝心,為其建“董孝賢祠”,又稱“董永廟”。有磚牆瓦蓋四合院十餘間,祠內供董永塑像,四時香火不斷。院內有土建“董永墓”,墓有石碑,碑文為:“漢董孝子諱永墓——道光乙未里人修”。為了永久紀念董永,並將當地村莊取名“董家土侖”,後又改為“董賢鄉”,現為台南鎮“董賢村”。

景點三海春軒寶塔

海春軒塔(又名廣福寺塔),位於距江蘇省東台市西南三公里處的古鎮西溪,1981年經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認定為宋塔,1982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海春軒塔的始建年代文獻上無詳細記載,該塔為七層八角磚結構密檐塔,塔高20.80米。該塔曾於1955年、1963年、1984年進行過三次維修。2002年12月12日,鹽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專業人員對塔進行了實地勘察,根據塔的現狀,文管部門於2004年2月,搭建了腳手架,組織專業人員對塔進行實地測繪。
西溪聖境
海春軒塔像位遠古的老人,始終屹立在沃野之中,他見證著南黃海的東遷。滄海桑田的變化,歲月的流逝讓這位“老人”滿身傷病,風雨中的海春軒塔屹然挺立,傳承著東台的文明。

殘損情況

經勘察測繪,現在的海春軒塔因風雨侵蝕,年久失修,出現了一些殘損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塔體有傾斜,塔身多處出現裂縫,尤其以底層轉角處為甚,裂縫寬3.5厘米、長近4米、深30厘米。裂縫的出現是由於建塔時砌磚工藝不科學,加之年久失修引起。各層間雜木叢生,植物根莖穿透密檐層面苫背層,引起塔體及腰檐變形,並緻密檐多處裂縫,尤以北側二、三層密檐磚較為嚴重。如不及時清除,對塔的危害將進一步加大,塔頂出現殘損,鐵覆盆殘破,使塔排水不暢以至漏雨滲水,這將進一步加快對塔身的侵蝕。部分磚塔由於風雨侵蝕出現風化鬆動,尤其是塔內筒的磚砌體因長期得不到有效保護,受雨水侵蝕已出現嚴重腐蝕風化現象。不時有殘磚從塔內墜落。塔周圍的環境不利於塔的保護,每天有許多遊人來塔參觀進香,部分遊人在牆身亂刻亂畫,對牆體的保護十分不利。
西溪聖境
西溪聖境

加強了周圍的環境建設

海春軒塔的修繕工作,根據計畫有序地進行著,古建專家表示:經過這次大規模修繕,海春軒塔的殘損點已得到有效控制,塔身裂縫通過灌漿補強,將得到恢復,今後20年內不再需大規模修繕。但讓人擔憂的是,塔周圍的環境不利於塔的保護,遊人參觀進香,在塔身亂刻亂畫,將人為地加快塔體的風化,對塔體的保護十分不利。必須建立塔院進行有效保護。這次修繕計畫需將塔院立入計畫,但由於受資金制約,塔院不可能如期建立。
文物的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海春軒塔不僅僅是一座省級文保單位,它更是東台歷史變遷的見證。為了讓海春軒塔永遠屹立在東台的沃野上,多么希望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在修繕資金上提供幫助,建立塔院,這樣隨著海春軒塔周邊環境的改變,海春軒塔就能根據“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成為我市一處亮麗的旅遊景點,永遠屹立在風雨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