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涅克

西涅克

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年)是法國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點彩派(Pointillism)創始人之一,生卒於巴黎。西涅克的作品富於激情,善用紅色作為基調,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代表作有:《菲尼翁肖像》、《聖特羅佩港的出航》(1902)、《馬賽港的入口》(1922)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羅·西涅克
  • 外文名:Paul Signac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巴黎
  • 出生日期:1863年11月11日
  • 逝世日期:1935年8月15日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菲尼翁肖像》、《聖特羅佩港的出航》、《馬賽港的入口》等
人物簡介,主要經歷,人物評價,奠基人,航海家,畫家,作家,領導者,作品特色,代表作品,作品分析,新印象派,

人物簡介

保羅·西涅克 (Paul Signac1863-1935年) 是法國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點彩派(Pointillism)創始人之一,生卒於巴黎,富裕家庭出身,少年時就投身於繪畫,他是位狂熱的人:醉心於繪畫、科學、文學、政治,熱愛他所處的時代。他主要畫風景,且經常使用點彩派技法作畫。
西涅克的畫風大膽,用相當大的筆點,把色點幾乎無秩序地隨便放置,產生出生動的感覺。這種筆法是很有特色的,在梵谷的畫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他的影響。

主要經歷

1863年11月11日生於巴黎,1935年8月15日卒於同地。早年學建築,後轉而學繪畫。1884年與修拉交往後,開始接受新印象主義理論,並成為這一運動的骨幹人物。作品富於激情,善用紅色作為基調,代表作《聖特羅佩港的出航》、《馬賽港的入口》等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晚年思想進步,同情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

人物評價

他是位狂熱的人,醉心於繪畫,科學,文學,政治,一句話,他熱愛他所處的時代。他從來都是最徹底的,既強壯又開朗,與其說象位畫家,不如說象個布列塔尼水手。他講起話來又快又急,既夾帶著讓人不能重複出來的字眼,又有著可親的溫柔。
西涅克
他的狂熱,好鬥精神,智慧,堅定不移,都絲毫不能說明他的特點。而在他甚至最狂熱的爆發時,也沒有渺小低下之處和無緣無故的惡意。他的堅定是實實在在的,主意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他可不是那種注定要使生活簡單,逐走一切不該進入自己小圈子的事物的人。恰恰相反,他有著每次接觸新東西時都變得生動活躍的信念,時刻準備攀上更高的水平。
他的話不管多么生硬,都出自一顆慷慨仁慈的心,是為真理而發。開放精神使他完全同意有各種各樣達到真理的辦法,承認有時與他根本對立的研究的合法性。但是,在藝術上,一如在生活中,他始終與野心家,偽善者,拍馬者,自命不凡者誓不兩立。鬥爭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藝術鬥爭也如社會鬥爭一樣,因為他似乎有更多的精力要提供給渴望行動的堅強氣質使用。

奠基人

他出身資產階級家庭,不過,在他年少時,投身繪畫的決定並未遇到什麼阻力。開始時,他受到莫奈的影響,那時莫奈還遠未為人所讚賞。在二十一歲時,他便參與創建了獨立派畫家協會,在該沙龍首次展出作品,並與喬治·修拉結交。他們兩人密切合作,很快便奠定了十九世紀末最重要、最革命的運動一新印象派的理論基礎。他使一群頗有天分而又信念堅定的同伴聚集在他們周圍。其中,主要有加米葉·畢沙羅及其子呂先,亨利·埃德蒙·克羅斯,馬克西米利安·呂斯,夏爾·昂格朗,伊波利特·珀蒂讓,德奧·梵·利塞伯格,阿爾貝·杜布瓦·彼埃和其他一些人。西涅克是該組織的動力,不懈地努力增加信徒的人數,寫信和講座不放過任何一個宣揚自己的信仰和科學的機會。在1891年,修拉早逝之後,他便擔負起繼續領導朋友們,為自己的思想而鬥爭的重任。

航海家

作為偉大的航海家,西涅克遊歷了和畫下了法國所有的港口,他還駕駛帆船從荷蘭一直航行到科西嘉島。他瀏覽了阿爾卑斯山,義大利君士坦丁堡。在許多年中,他的泊船地點是聖特羅佩。這是他“發現的”港口,正如他“發現過”伯散港,科利烏爾等一樣。

畫家

他從旅行中帶回大量鮮艷奪目的水彩畫,鉛筆的線條和振顫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運筆自發流暢,令人讚嘆地捕捉住每一事物變化著的面貌。在畫室里,他就是根據這些寫生記錄,到精心準備的大畫布上去作油畫的。他巧妙地使大自然的各種成分平衡起來,以達到他所謂的“最和諧,最明亮,最多彩的結果”。

作家

西涅克有著永不短路的好奇心,如饑似渴地研究謝弗勒爾確定的光學規律,並時常拿起筆來,撰文傳播自己的想法。他寫的一部著作《從歐仁·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派》(1899年)成為新印象派真正的聖經。他還寫過一篇關於《容金德》的論文,一篇關於《繪畫主題》的極為明智的文章,《修拉及其朋友們畫展的序言》,(巴黎,1934年),以及一部日記,其中1894-1899年部分發表在《美術新聞》(1949-1953年)上。

領導者

由於眾多的活動還滿足不了他始終沸騰的性情,他於1908年擔任了獨立派畫家協會主席。在二十六年之中,他不遺餘力地為夥伴們服務,始終鼓勵青年(他是馬蒂斯作品最早的顧客之一)為一種始終嶄新的藝術的原則不斷地鬥爭。他的強大個性使他在任何地方都置身前列,這就使人有時忘記了這個積極的,有決定性影響的人同時還是一位極有天分的,敏感的,富有詩意的畫家。

作品特色

西涅克的作品富於激情,善用紅色作為基調,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他的忠實好友費利克斯·費內翁這樣形容過西涅克的畫:“他的色彩象海浪一樣擴散著,分出層次,碰撞著,互相滲透著,形成一種與曲線美相結合的豐富效果。他用以表達這些歡樂和衝突的調色板史允許有純色。畫家把它們按照光譜上的順序排列起來,減弱著相鄰的顏色,儘可能地建立起它們的色階順序。進行著生死競爭的一系列筆觸把它們排列在畫布上,恰好與該部分的固有色,光線的顏色,這種那種反光的顏色相符。眼睛發覺了正在誕生之中的光學混合。這些成分的重疊和排列保證了色彩的變化,顏色的單純保證了清新,光學混合保證了明亮。和色素混合相反,一切光學混合都傾向於明亮。”

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菲尼翁肖像》、《聖特羅佩港的出航》(1902)、《馬賽港的入口》(1922)等。

作品分析

《菲尼翁肖像》
西涅克的早期作品是航海途中的速寫,畫風清晰明朗。80年代中期的油畫,採用印象主義技法。從1886年起,他用新印象主義的分割法作畫。1896年,他開始作第1幅水彩畫,而在1910年以後,創作了很多水彩畫。由於水彩這種技法能提供較大的處理自由,較少受新印象主義理論的束縛,比他恪守分割法的油畫更有魅力。日本的浮世繪及泰納,J.M.W.的作品,給他很多啟發,使他更加注重色彩的裝飾性和表現效果。
《聖特羅佩港的出航》
和修拉加以比較,西涅克的畫更富於熾烈的情感。如《聖特羅佩港的出航》(1902),以紅色作為基調,採用各種諧調的、鑲嵌畫似的點描法繪製,補色關係在細部頗不講究,可是從整體上看是和諧的。它不僅色彩鮮明、響亮和耀眼,而且像交響樂似地產生豐富華麗的鳴響。港口近處用低明度的冷色,中間用中明度的暖色,天空中用高明度的色彩,既良好地處理了補色的關係,同時又使遠近產生秩序感。他的代表作品還有《馬塞港的入口》(1922)等。

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可以看作印象派的一個支派,按印象派的看法,我們通常看到的自然,儘管看起來極其複雜多樣,那是我們的不完全的眼睛之錯覺所致,。實際上,不過是用分光鏡分解的七色,即的顏色;所以要忠實地描寫自然,無論如何都必須依據這七種顏色;不過使這種理論向前發展的是修拉和西涅克的新印象派。這一派開始活動是1880年左右以後,使印象派最大特徵的分析光和色的傾向更加深化,更加科學徹底;這一派的繪畫終於使對光和色的印象的追求達到所企及的程度。儘管印象派並不認為將色彩混合十分困難,然而新印象派畫家卻更加進一步深入研究,絕對禁止在調色板上將各種色彩加以混合,色彩只能以原色的小色點來處理,因此也有人將這些畫家稱之為點彩派。這種手法可以使人想起中世紀鑲嵌畫的樣式,因為將這種色點排列而成的畫,已經不能正確表現出物體的形狀,但是卻出色地表現出光的輝耀,這樣的畫也是其它畫法無法比擬的。這是極其忠實於自然的印象派的一個方面。由科學的精神產生的對光的研究、光的讚美,至此成為繪畫的一切;其中已經不存在自然,:它是空想的世界,光的夢,白晝的夢的世界。一時這種傾向大為盛行,人們認為除此以外已經沒有任何畫了。有的人雖然用黑色顏料,而自然里卻沒有黑色這種色彩,因此用黑顏料作畫就受到貶低。不過不要誤解,新印象派也的確是對自然的看法之一,不過除它之外,還有另外的對自然的看法。二十世紀以後,立體派興起,首先被打敗的就是新印象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