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美國歌手)

西格(美國歌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格,美國歌手,作曲家。生於紐約的一個音樂之家。父親是民俗音樂學家,執教於哈佛大學音樂系。西格自1935年參加北卡羅來納民間音樂節之後,離開哈佛校園,與洛馬克斯利德貝利和W.格思里等有名的民歌手為伍,從事演唱、收集民歌與歌曲創作事業。

戰爭期間,他與阿爾馬納克演唱組一起為部隊演唱。1949年成立“織工”演唱小組並錄製了許多唱片。50年代以後從事獨唱。1960年他恢復新港民歌音樂節,並是歌曲雜誌《唱起來》的主要撰稿人。

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1月27日(周一),皮特·西格在紐約去世,享年9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格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紐約
  • 逝世日期:2014年1月27日
  • 職業:歌手,作曲家
  • 代表作品:《花兒都到哪兒去了?》
  • 稱號美國民歌復興運動之父
人物經歷,作品介紹,主要作品,作品風格,作品主題,個人生活,社會評價,

人物經歷

Pete Seeger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著名的音樂學家和作曲家,母親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
1935年參加北卡羅來納民間音樂節之後,離開哈佛校園,與洛馬克斯利德貝利和W.格思里等有名的民歌手為伍,從事演唱、收集民歌與歌曲創作事業。
1962年,他曾以一曲“花落何處”(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公開表達了對冷戰的厭惡。
1992年的費城民謠節上,他集合了65位家庭成員登台合唱。
2014年1月27日(周一),皮特·西格在紐約去世,享年94歲。

作品介紹

主要作品

他在演唱與創作中,注意賦予音樂以人道主義精神。是美國民歌運動有影響的人物,獲得美國民歌復興運動之父的稱號。他創作的歌曲有《花兒都到哪兒去了?》、《假如我有鐵錘》、《晚安 ,艾琳》等。美國民謠歌手皮特·西格著名反戰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這首歌由美國民謠歌手皮特·西格(Peter Seeger)做詞.說起來, 這首歌還有點來歷呢. Seeger是受肖洛霍夫的小說”靜靜的頓河”中一首民歌的啟發創作的.
原來的民歌是一位出征戰士的妻子唱的搖籃曲: ”鵝到哪兒去了? 她們到蘆葦里去了. 蘆葦到哪兒去了? 蘆葦給姑娘們拔走了. 姑娘們哪裡去了? 她們跟丈夫結婚了.(指跟哥薩克人結婚)哥薩克人到哪兒去了? 他們上戰場去了。” ”靜靜的頓河”中哥薩克古歌還唱到:不是犁頭開墾出這沃野千里, 開出千里沃野的是戰馬鐵蹄, 千里沃野種的是哥薩克頭顱, 裝扮靜靜頓河的是年輕寡婦, 靜靜的頓河靠千萬孤兒點綴,頓河的波浪本是滴滴父母淚。 ...
Seeger自己參加了二次大戰, 接著美國打了韓戰, 在西格看來,美國的每一代青年就跟哥薩克一樣, 注定要上戰場。
因此“鮮花落何方”中唱到:花兒到哪兒去了? 姑娘們摘走了。 姑娘們哪兒去了? 她們和小伙子們結婚了。小伙子們哪兒去了? 他們成了戰士。戰士們哪兒去了? 他們躺在了每一塊墓碑下。 墓碑到哪兒去了? 被鮮花掩蓋了。 (青年們被打死了,人們很快忘記了他們, 墳場也開滿了鮮花。下一代的姑娘們摘下了這些鮮花, 卻不知道鮮花下面就是墳墓。這些姑娘又同樣地和她們的情人結婚,然後這些已婚的青年又離開妻子上戰場,如此循環。 ) “我們何時才能明白啊, 何時才能明白?”。
後來的嘻皮運動中, 不少反戰的年輕人就是唱著這些歌(包括一首Bob Dylan的”Blowing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風中” ),四處流浪。生命短暫, 鮮花易逝. 所以死於戰場上的年輕人的墳墓總是和鮮花香草這樣的東西相連, ”啊,朋友再見”中: ”如果我在戰場上死去, 請把我埋在山崗, 上面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 ”斯卡布羅集市”中也是如此.

作品風格

Pete Seeger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著名的音樂學家和作曲家,母親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受家庭的薰陶,Pete從小就萌發了對音樂的無限興趣,並逐漸形成了政見自由的主張。在父親忙著從國會圖書館轉錄各類音樂、編輯大量音樂刊物的時候,年輕的Pete卻夢想成為一名新聞記者。在他眼裡,音樂不過是一種隱喻和載體,服務於個人乃至社會的自由。以後,他組織了民謠史上赫赫有名的“紡織工”樂隊(The Weavers)。50年代初,麥卡錫主義猖獗一時,Pete被列入了黑名單,可幸運的是這時他遇到了爵士、布魯斯音樂發掘者約翰·哈門德(John Hammond)這位頗具慧眼和膽識的伯樂簽下了這支樂隊。從此,Pete Seeger開始了他半個世紀的音樂之旅。
從最初的“紡織工”樂隊起,Pete就堅持製作純正的民謠。這一點反映在他選用的樂器上,即便在日後,民謠被普遍化的階段里,他依然矢志不渝地使用著原聲吉他與班卓琴。確實,要配合他清澈、透亮的聲線和時疾時緩、富有張力的演唱風格,複雜遠不如簡單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創作上,他反對製造權威,主張音樂的魅力在於富有個性色彩的詮釋,這種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的態度令後世的音樂家敬仰不已。最讓人嘆服的也許應該是Pete的現場表演,他總愛在歌曲中**白口,準確地說是與聽眾的交談——從街角的艷遇到童年的回憶。這樣,演唱者與聽眾間就不再停留於單向的“施”與“受”的關係。Pete用他頑童般的調皮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常青的記憶。

作品主題

縱覽Pete Seeger的作品,不難發現他對社會的深刻洞察,對世界各地貧苦人民的體恤與關懷,還有那份作為民謠歌手與生俱來,而又忠貞不渝的對正義與自由的呼喚。1962年,他曾以一曲“花落何處”(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公開表達了對冷戰的厭惡。這一大膽而又叛逆的舉動所付出的代價是,Pete被禁止參加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台(ABC-TV)舉辦的民謠演唱會。但是,當一代代人一面馬不停蹄地感受到來自經濟大蕭條、乾旱、核威脅的恐慌時,一面也在Pete Seeger的音樂里找到了生存與面對的勇氣。甚至在南非種族隔離的血色天空下和三K黨出沒的田納西州的阡陌間,都有過Pete Seeger無懼的身影。
西格西格
無奈的是,民謠歌手們天生學不會政客們那套紙上談兵,面對生靈塗炭的悲劇,他們奉獻的僅僅是用精美旋律包裝下的一劑安慰劑——人,又怎么可以依靠鑽木取火來融化冰冷堅固的現實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Pete的反抗是頑強的,同時也是蒼白無力的,剩下的只有成熟地學會用音樂來調和多舛的命運,而不是去反抗。也許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晚年的Pete如同一艘迷途知返的航船,不斷遠離狂熱,駛向寧靜的音樂本身。他開始為孩子們寫歌,與其它歌手乃至歌迷切磋溝通對音樂的理解以及組織舉辦民謠藝術節。1992年的費城民謠節上,他集合了65位家庭成員登台合唱,那種手足同堂、親密無間的場面堪稱民謠史上的經典瞬間。

個人生活

家庭
談到Pete Seeger對後世民謠藝術家的影響,不可忽略的是他的妻子Toshi Seeger(托施·西格)。1950年,Pete與Toshi在一間可以俯瞰哈德遜河(Hudson River)的小木屋中共結連理。這對熱忱與慷慨的夫婦吸引了不少造訪者,每每使小木屋洋溢溫情與火花四濺的旋律。這間小木屋漸漸成為許多美國音樂家由南向北尋求靈感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站。

社會評價

1996年1月17日,Pete Seeger作為60年代的著名歌手入主搖滾名人祠。30年過去了,許多東西都被推翻重新估計,而“我們必將渡過難關”(We Shall Oversome)這首Pete 30年前的名曲已飄洋過海,傳播到世界各地,今天許多人仍然在太陽底下,一邊吟唱它,一邊爭取著屬於自己的土地。如果你相信音樂有超脫自然的魔力,也許Pete Seeger已化身為哈德遜河上空最亮的一顆星,在漫無邊際的茫茫黑夜裡,照亮了那條由聆聽者心靈通向小木屋的捷徑。
作為美國20世紀享有盛名的美國現代民歌之父,在演唱與創作中,他特別注重賦予音樂以人道主義精神,以歌唱世界大同、和平、愛情主題的歌曲聞名。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致力於促進社會公正、言論自由和環境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