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崗子鎮

西崗子鎮

西崗子鎮,黑大、黑嫩公路交匯處,地理坐標東經127°20',北緯49°53',北部、東部被錦河農場和愛輝鎮環抱;南部和西部與坤河鄉、紅色邊疆農場、愛輝區種畜場、二站鄉、錦河農場分場接壤,公別拉河由西向東橫穿該鎮,支流多、水利資源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崗子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黑河市愛輝區
  • 地理位置: 位於市區南45公里 
  • 面積:744.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0893人(2017年) 
  • 車牌代碼:黑N
自然概況,社會發展,歷史沿革,資源情況,經濟發展,

自然概況

西崗子鎮位於黑河市南45公里處,是黑大公路、黑嫩公路的交匯點,北黑鐵路三級站所在地,202國道支線直通。全鎮總面積744.8平方千米(2017年),10個行政村,13個自然屯,總人口10893人(2017年)。西崗子鎮資源豐富,有煤炭、水資源、石材、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等資源。其中建有煤礦3座,水庫2座。現有耕地102140畝,林地42.7萬畝,森林覆蓋率22%,草原面積6.4萬畝,水面1.7萬畝,其中水面面積860畝,公別拉河、阿陵河、石匠河三條河從鎮內流經。

社會發展

近年來,西崗子鎮按照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於“工貿重鎮,物流基地”的新定位,搶抓“三帶百村”工程和“水田北擴戰略”機遇,美麗鄉村建設和寒地水稻發展取得突出成效。完成了五個村的立面改造整村推進,建有黑河市最大的水稻示範園區—愛輝區西崗子鎮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國家級水稻灌溉試驗重點站建成並投入使用,吸納了省內多名水稻專家研究培育水稻新品種,並積極推廣“愛輝界江源”綠色水稻,提升了愛輝區高緯寒地水稻種植知名度。糧食倉儲物流中心項目被列為省重點產業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拓寬我區糧食購銷渠道,促進農民致富增收。西崗子鎮投入3000多萬元,持續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確保民生工程真正惠及人民民眾,新農村建設、配水管網建設、鎮區淨化綠化美化等多個項目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及人居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

歷史沿革

西崗子一帶開發歷史較早,清初,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八旗官兵進駐黑龍江沿岸屯田戍邊,在這裡建立了一批旗屯、官莊,今大小紅旗營子、藍旗屯等均為滿洲旗屯,東崗子、西崗子、托力木等屯是官莊。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設立驛道,設定薩哈連站,又稱“頭站”(今坤站),屬黑龍江副都統管轄。清末,隸屬璦琿直隸廳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後,始隸璦琿縣第五區,後屬第三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設西崗子保,後改設新璦琿村(西崗子)。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西崗子區,1951年劃歸第三區管轄。1956年4月,設定西崗子鄉。1958年9月,與二站鄉合併改稱西崗子人民公社。1965年5月,將西部地區劃出,成立二站公社。1983年6月,撤銷愛輝縣,改隸黑河市管轄。同年7月,改為西崗子鎮,將西崗子、宋集屯、東方紅3個煤礦地區劃入西崗子鎮行政區域範圍。
西溝水電有限責任公司、宋集屯水庫位於該鎮轄區內。該鎮地處交通樞紐,是黑大、黑齊公路的交匯點,北黑鐵路的三級站所在地,是陸路出入黑河市的必經之地,交通網路分發達。地緣資源和基礎條件得天獨厚。

資源情況

鎮內轄區內富地營子銅礦、宋集屯煤礦、盤腸溝煤礦等場礦企業。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轄區面積744.8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10.2萬畝,草原6.4 萬畝,林地42.7萬畝,水面和礦藏資源1.7萬畝,礦藏有煤炭、銅、大理石、花崗岩、瑪瑙等。共有13個行政村和40個省、市、區、鎮直企事業單位和駐軍部隊,轄區總人口10893人(2017年),全鎮國民經濟生產總值7000萬元,農業人均收入2450元。

經濟發展

全鎮農民人均土地面積20畝,地處4-5積溫帶,有效積溫2300℃,無霜期115天,主要農產品大豆、小麥、玉米、北藥,其中大豆年總產可達1000萬公斤,是愛輝區大豆生產基地,所產大豆品質優,深受國外客商的歡迎。全鎮社會事業發展較快,住房磚瓦化率達到了96%,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自來水入戶率達到了50%,程控電話入戶率達到了8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了95%。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快速發展。鎮政府投資200萬元建1000米水泥路面一條,帶動了路邊經濟的發展,全鎮共有工商戶230戶,工商稅收達100萬元,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全鎮文明村覆蓋率92.3%,文明單位45%,全鎮為市級文明鄉鎮標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