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

西和乞巧

西和乞巧是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未出嫁的姑娘都要舉行隆重的中國民俗祭祀歌舞活動,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聰慧、靈巧,婚配如願,生活幸福。體現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這就是在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禮縣流傳1800多年,被稱為中國古代乞巧風俗活化石的“乞巧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和乞巧
  • 節日名稱:乞巧節, 女兒節
  • 節日類別:民俗
  • 活動時間: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
  • 流傳地區: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禮縣
  • 流傳時間:1800多年
民俗簡介,非遺信息,節日來源,歷史淵源,地域分布,節日時間,節日流程,保護措施,文化拓展,

民俗簡介

“乞巧”是向神靈討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討,巧則是心靈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實質是說有智慧。乞巧是一個流傳甚廣,歷史悠久的民俗。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極左思潮和現代文明的雙重衝擊,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全國已經基本絕跡。
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北端的西和縣,有著悠久的歷史。七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積澱,使西和縣積累了一大批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鄉土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傳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這種氛圍中,乞巧風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從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上開始,一直持續到七月初七晚上,時間長達七天八夜,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民俗活動之一。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七個環節。每一環節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幾個富有特徵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製作等。其活動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國絕無僅有。

非遺信息

所屬地區: 甘肅 · 隴南 · 西和縣、禮縣
文化遺產名稱:乞巧節 遺產編號:Ⅹ—3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隴南市西和縣
遺產級別: 國家級

節日來源

傳統習俗中,人們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靈稱作“娘娘”,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據載,天上織女“年年機抒”,善織“雲錦天衣”,所以人們尊稱她為“巧娘娘”。姑娘們懷著對巧娘娘虔誠的心情,抱著美好的期盼,屆時請她下凡來,從農曆(下同)六月三十日晚(小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舉行7天8夜的乞巧活動,乞求巧娘娘賜以聰慧、靈巧,故當地稱其為“乞巧節”。因參加乞巧的多為未出嫁的姑娘,歷代文人又稱“女兒節”、“女節”。

歷史淵源

乞巧,是一個流傳甚廣,歷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於中國文化中織女、牽牛、河漢三種天象。最早見於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也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是古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據西北師大教授趙逵夫考證《史記·秦本紀》:“帝顓頊之苗裔孫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為秦人之祖,傳說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織而聞名,傳於後代。織女的傳說同周人始祖中發明了牛耕的叔均傳說結合在一起,形成中國古代農村社會男耕女織經濟結構反映的牛郎織女的傳說。隨著西和禮縣交界處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說明秦人發祥於西、禮二縣一帶,因此“乞巧”風俗是秦人古老遺風。

地域分布

西和地區的乞巧風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顯著的地域特點。在建國後的一段時期內,這一風俗曾一度中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得以恢復。
西禮乞巧風俗的分布,以西漢水源頭的漾水河、鹽官河流域為中心。據調查,西和縣主要有何壩、十里、漢源、西峪、姜席、蘇合、盧河、興隆、稍峪、石堡、長道等11個鄉(鎮)。合計人口265,300人,面積744.4平方公里。禮縣主要有紅河、寬川、鹽關、祁山、馬河、永興、城關、石橋等8個鄉(鎮)。合計人口201,580人,面積881.7平方公里。 由於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才使乞巧風俗在西禮得以源遠流長、久傳不衰。

節日時間

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日晚(小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連續舉行7天8夜的乞巧活動。

節日流程

乞巧前的準備
為了能使乞巧活動順利進行,每處乞巧點,都要在乞巧前的一兩個月內積極緊張的作好選址、聯絡、籌資、練歌、備裝、生巧芽、請巧、造巧等項準備工作。
乞巧全過程
從六月三十日晚開始至七月初七晚結束,乞巧的全過程歷時7天8夜。內容豐富、儀式隆重。包括手革半搭橋、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針線卜巧、巧飯會餐、照瓣卜巧、送巧等活動。
乞巧程式
1.坐巧
在迎巧儀式前,每個姑娘就將自己的手袢解下,一條接一條地連成一根長頭繩。如果這樣接起來的繩子嫌短的話,還可以用新頭繩以續不足。到時,手捧香盤的姑娘走在前面,其他人列隊跟隨。香盤內放有香、蠟、黃裱紙等祭品和頭繩。來到村鎮外的大河(溝)邊,先由兩人分別站在兩岸,把頭繩橫拉在河面上。接著點蠟、炷香、焚裱紙、祭祀跪拜。然後,大家成排列隊、牽手擺臂齊唱《搭橋歌》。唱罷,站在河(溝)兩岸拉頭繩的姑娘同時鬆手,繩子即刻落入水中被水沖走。乞巧的第一個儀式至此完成。
在農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這幾天,姑娘們要從集鎮紙貨(活)店迎請“巧娘娘”。“巧娘娘”請來坐在桌子上,必須用絲帕遮住臉,因為還沒有到正式迎巧的時間。
2.迎巧
農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們穿上盛裝,整齊列隊,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蠟、紙品盤,在老年婦女的引導下來到河(莊)邊舉行迎巧儀式。主持者焚香點蠟,燃紙放炮,“巧娘娘”頭兒跪迎接拜,其餘姑娘則站在河(莊)邊齊唱《迎巧歌》。然後,揭去“巧娘娘”頭上的絲帕,一路唱著歌將“巧娘娘”請進院。進院門要唱《進院歌》,進屋唱《坐巧歌》。要敬獻茶果,唱《獻茶歌》,此時,乞巧活動便正式拉開序幕。
3.祭巧
祭巧,一般分集體祭巧和個人祭巧兩種。從迎巧儀式開始至送巧儀式結束,整個乞巧過程中,由專人負責,在早晨、中午、晚間三個時候,都要點蠟、炷香、焚裱紙、跪拜。白天香菸裊裊,晚上明燭高照。所用香、蠟、黃裱紙都是從集體籌資款項中支出購買的。
4.拜巧
拜巧,在乞巧過程中,毗鄰的乞巧點之間,要開展你來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動。如上街與下街、東關與西關、前莊與后庄、上壩與下壩、此村與彼村等等。按乞巧習俗,祈神迎水儀式結束後方可進行相互拜巧。相互拜巧時,為了壯大聲勢,乞巧組織者要求所有姑娘參加。她們著意打扮、穿戴一新,成排列隊。兩地的姑娘坐在一起互稱姐妹、問長問短、有說有笑、十分親熱。相互拜巧,不但有觀摩、交流、促進乞巧的作用,還為鄰村、鄰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交誼的平台,又為未婚青年尋找對象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5.娛巧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過程中,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唱巧”,即娛巧,即姑娘們齊集坐巧處,從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盡情地載歌載舞。以此表達抒發情感、展示才藝。“乞巧歌”主要是以“娛神”指娘娘神為目的。歌詞有傳統和新編之分,曲調有正歌和副歌之別。演唱上除節前排練外,僅限於“乞巧節”這段日子,其餘時間一般不再演唱。“乞巧節”是姑娘們的節日,“乞巧歌”是姑娘們唱的歌,屬於民間歌謠的範疇。就民歌的形式來說,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們集體創作的結晶。豐富的歌詞和曲調,給異彩紛呈的節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6.卜巧
在乞巧的過程中,除舉行個人“針線卜巧”外,還要在七月初七晚上,舉行集體“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圖案問自己的巧拙、禍福,俗稱“照花瓣”,即在晚上的燈光下看巧芽水中投影圖案而“照瓣卜巧”。照瓣卜巧開始時,所有姑娘手端巧芽碗分站神桌兩旁,先由乞巧組織者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並默默祈禱:“請巧娘娘給黑眼的陽人賜個好花瓣,指一條手巧路。”禮畢,大家齊唱《照花瓣歌》。姑娘自己碗底的投影圖案,被大家確認為心靈、手巧、吉利、祥瑞時,心中十分高興,一定要將碗中的水猛喝一口,其意是使虔誠乞巧得來的這一切,真正為自己所有,長期在身上顯靈。然後把水倒掉,再盛半碗神水,重新開始下一輪的照瓣卜巧。照瓣卜巧活動在期待、興奮、歡樂的氣氛中進行著,歷時兩三個小時方告結束。
7.送巧
照瓣卜巧舉行後,說明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動即將結束。此時,姑娘們懷著惜別的心情,抓緊送巧前僅剩的一段時間盡情唱巧。在供神桌前,你約四五人往來穿插唱一曲,她約四五人極足跳躍唱一曲,有時集體牽手擺臂唱一曲,此起彼伏,歌聲不斷。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覆唱到盡興為止。深夜,乞巧組織者很不情願地宣布送巧儀式開始,姑娘們無奈地分站神桌兩旁,齊唱《送巧歌》。送巧儀式後,七天八夜、無拘無束、歌聲不斷、自由、狂歡活動全部結束,姑娘們將各奔東西,一年內再難相聚。有的姑娘來年可能出嫁,再也不能參加生長自己陪伴自己成長,帶來無數企盼、歡樂的乞巧活動。想到這些,她們對巧娘娘和乞巧活動充滿了惜別之情,多數人唱著唱著便失聲痛哭,有的哭腫了眼,不敢回家。又哭又唱,哭聲、歌聲匯成一片,顯得格外淒涼。

保護措施

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甘肅西和縣乞巧文化之鄉”的稱號。
2008年“乞巧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至2012年成功舉辦了四屆乞巧文化旅遊節會,其中第四屆升級為甘肅省級節會。
2013年8月7日在首都北京舉辦乞巧文化高峰論壇。
2013年8月7日至13日召開第五屆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

文化拓展

創編了大型新編民俗秦劇《七月七》。拍攝製作民《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紀錄片、《乞巧緣》微電影。
改編創作《中國女兒節西和乞巧連環畫冊——畫說乞巧》、普及本《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連環畫。
創編了《乞巧情》歌舞劇,以乞巧歌舞元素為主,反映西和及隴南地域文化特色。
開展網上乞巧活動。創辦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網站,搭建網路宣傳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