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五龍口村

西五龍口村隸屬萊城區方下鎮,距鎮政府6公里。村東為龍口西村,村西為楊莊鎮閆橋村,村南為汶河,村北為楊莊鎮龍尾村。人口1298人,耕地1358畝,新舊泰萊公路穿其北面而過。村內有東、中、西三條大路,橫貫南北,農曆二、七逢集。有萊蕪西大門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五龍口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1298人
  • 耕地:1358畝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發展歷史,人文自然,

村莊名片

據《張氏譜》記載:明洪武元年張、劉兩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定居在五條河匯合處,取名五龍口,因重名冠以“西”字,故名西五龍口。

行政區劃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辛莊保·西五龍口”,該村解放前為魯西區所轄,解放後屬方下區至人民公社、辦事處、鎮隸屬關係未變。

發展歷史

1950年3月成立村支部。1954年,25戶村民帶頭成立互助組(稱老社),亓振華、王啟祥任組長,1955年,成立初級社,與龍口東村、龍口西村、李家店子4個村成立村聯社,1957年4個村一起進入高級社階段,1961年3月4村分開,西龍口村正式成為獨立的行政村,分為8個生產隊,1983年劃為8個村民小組。2002年3月,撤組劃為村南、村北、村東、村西、村中5個片。
西五龍口村地形複雜。村東兩條大溝,村內兩條大溝,村西一條大溝,分別源於楊莊鎮胡宅、鳳凰等地,長達4公里,從東北方向曲身搖頭擺尾而來,五溝匯合此地,流入汶河。1975年至1998年,方下人民公社對境內馬鞍嶺進行深翻整平,實現了台田化,使其成為旱能灌,澇能排的豐產田。村莊沃野茂盛,早年以大麻為特產,如今姜、蒜、蔥、桑蠶等為經濟主項。
西五龍口村共有張、劉、亓、王、曹、武、高、李、朱、韓10姓,張、劉、亓人口較多。村人樸實厚道,美譽繁多。傳說,該村也有一人叫張三豐的,其人出身貧寒,曾以奇功為民治疑難奇病。他心地善良,農忙時節,誰找他幹活,他都答應,傳說同時三家田地里都有他在幹活,後傳為活神仙。
西五龍口村自古居交通之要地。傳說,伍子胥從此路過,在此稍息後,上馬起程。至今在村南200米處,有上馬石遺址。此處100畝地,從古至今村人呼上馬台作為地名。舊社會朝廷官員浩蕩從村南而過,此路為從泰安到萊蕪的御大路。清末村民將村內從村東橋至村西橋300米,全部用石條鋪路,西橋至西嶺200米路旁植柏造景,後枝繁蓬蔭,行人不見太陽,稱為柏樹洞。1943年秋天,在村西御大路旁,游擊隊與日寇發生過一次交戰。我游擊隊員南北夾擊日軍,激戰3個多小時,敵人所剩無幾,從汶河赤腳而逃,村莊受損不大,當時村外一耕牛被打死。五龍口車站1946年建站,原為道班房,曾為全省汽車站中較繁華的站點。建國以來,來道路建設較快,按照村莊規劃,修通三縱四橫村大路。以泰萊路為依託,開發路邊經濟。在亓榮軍一班人的帶領下,大力興辦、加工縫紉,五金、食品、美容服務為主的商住房60餘間,形成了方下西部民營開發中心。市殘聯委員亓岱和坐著輪椅跑市場,先後與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洽談生意,直接或間接出口成品衣服達4萬餘件。20世紀80年代初,先後建起粘土礦、五金廠等村辦企業,使其經濟興旺發達。
西五龍口村,一個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村莊。

人文自然

西五龍口村人,注重文化,崇尚教育,民國十八年就有私塾l處,三間草房為教堂,有學生10人。當時,曾有清末父子三秀才之一的亓興華任教。1983年,村莊建起建築面積為620平方米的二層教學樓,為方下鎮第一座教學樓,設有5個班級。近幾年,全村考人大中專院校學生54名。村內文化氣息濃厚,民間農曆十月十五“盛豐節”,大戲連台,徹夜燈火通明,村人一飽眼福。1981年購買放映機,成立放映隊。每隔10餘天或逢節日為村民放映電影。1992年村內安裝電話80部,2001年3月實現電話村,村民安裝電話220部。
受其教育文化影響,西五龍口村民思想進步,先後有39人參加了革命。抗日英雄王殿英在北山戰鬥中,一次打死8個鬼子,其事跡動人,後流傳歌曲:“戰鬥英雄王殿英,他為人民而犧牲……”此歌流傳很廣,影響深遠。曹樹仁在吉山戰鬥中殺敵勇猛,壯烈犧牲。曹樹松在燕子山戰鬥中英勇獻身。劉加同、高開風、張恆勝、吳玉西七位烈士在革命戰爭中獻出了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