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人物)

襄陽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襄陽王,名趙爵,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最大反派人物。趙爵,真宗幼弟,宋仁宗的叔叔,被封為襄陽王,三俠五義中文學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襄陽王趙爵意圖勾結江湖人士鄧車、張華馬剛馬強雷英等人,朝中的龐太師及其黨羽,還有藍驍、鐘雄、鄔澤,立下盟單蘭譜放在沖霄樓中,意圖謀反,顏查散上任襄陽,帶領三俠五義眾位英雄剿滅叛亂,為大宋的安危、人民免於戰亂做出卓越貢獻,為了拿到襄陽王造反的證據,錦毛鼠白玉堂三探沖霄樓盜盟書,不幸命喪破銅網陣。最後群雄會襄陽,活捉了襄陽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陽王
  • 國籍:北宋
  • 民族:漢
  • 出生地:東京汴梁開封府
  • 職業:政治家
人物設定,身世背景,人物故事,襄陽王的主要事跡,原著導讀,襄陽王的最後結局,《三俠五義》里結尾寫道:,《龍圖耳錄》里最後寫道:,續書小五義的續書《續小五義》上說:,續書《續俠義傳》上寫:,
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最大反派人物

人物設定

身世背景

趙爵,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最大反派人物,宋真宗幼弟,宋仁宗的叔叔,被封為襄陽王,但為虛構人物(在宋人所著《宋朝事實》中,太宗九子為楚王元佐、真宗皇帝、昭成太子元僖、陳王元份、安王元傑、密王元口、曹王元口、涇王元儼、代國公元億,實際上歷史上並無襄陽王趙爵此人)。

人物故事

襄陽王趙爵意圖勾結江湖人士鄧車、張華、馬剛、馬強、雷英等人,朝中的龐太師及其黨羽,還有藍驍、鐘雄、鄔澤,立下盟單蘭譜放在沖霄樓中,意圖推翻宋仁宗謀反,顏查散上任八府巡按代天巡狩襄陽,帶領三俠五義眾位英雄剿滅了這次叛亂,為大宋的安危、人民免於戰亂做出卓越貢獻,為了拿到襄陽王造反的證據,錦毛鼠白玉堂三探沖霄樓,破銅網陣盜盟書,最後群雄會襄陽,活捉了襄陽王。
襄陽王

襄陽王的主要事跡

貪淫好色 到處拐帶幼童幼女充當歌舞姬;
性情殘暴 殺了建造沖霄樓的所有工匠;
勾結奸黨 和龐太師裡應外合意圖造反;
私通番邦 不顧廉恥和西夏大遼勾結倒賣祖宗;
嗜殺成性 為了當皇上不顧黎民百姓故意製造洪澤水患,致使百姓遭殃流利失所民不聊生;
稱霸地方 控制荊襄九郡的官員為其效命,對沙龍、金輝等不服者直接迫害;
殘害忠良 設計刺殺襄陽太守金輝嫁禍欽差大人顏查散,事敗後又潛刺客盜走欽差大印,多次陷害欽差顏查散。

原著導讀

三俠五義--第八十六回 按圖治水父子 加封好酒貪杯叔侄會面
刑部尚書歐陽修審明鄔澤果系襄陽王主使,啟奏當今。原來顏查散升了巡按之後,樞密院的掌院就補放刑部尚書杜文輝;所遺刑部尚書之缺,就著歐陽修補授。
天子見了歐陽修的奏章,立刻召見包相計議,襄陽王已露形跡,須要早為剿除。包相又密奏道:“若要發兵,彰明較著,惟恐將他激起,反為不美。莫若派人暗暗訪查,須剪了他的羽翼,然後一鼓擒之,方保無虞。”天於準奏,即加封顏查散為文淵閣大學士,特旨巡按襄陽。仍著公孫策白玉堂隨往。加封公孫策為主事,白玉堂實授四品護衛之職,所遺四品護衛之銜,即著蔣平補授,立即馳驛前往。  誰知襄陽王此時已然暗裡防備,左有黑狼山金面神藍驍督率旱路,右有飛叉太保鐘雄督率水寨,與襄陽成了鼎足之勢,以為羽翼,嚴密守汛。
三俠五義--第一百回 探形蹤王府遣刺客 趕道路酒樓問書童
你道此二人是誰?原來俱是招賢館的舊相知。一個是陡起邪念的賽方朔方貂。自從在夾溝被北俠削了他的刀,他便脫逃,也不敢回招賢館,他卻直奔襄陽投在奸王府內。那一個是機謀百出的小諸葛沈仲元。只因捉拿馬強時,他卻裝病不肯出頭。後來見他等生心搶劫,不由的暗笑,這些沒天良之人,什麼事都乾的出來。又聽見大家計議投奔襄陽,自己轉想:“趙爵久懷異心,將來國法必不赦宥。就是這些烏合之眾也不能成其大事。我何不將計就計,也上襄陽投在奸王那裡,看個動靜。倘有事關重大的,我在其中調停:一來與朝廷出力報效,二來為百姓剪惡除奸,豈不大妙。”
他這一次隨了方貂同來,卻有一件重大之事。只因藍驍被人擒拿之後,將輜重分散唆羅。其中就有無賴之徒,噁心不改,急急趕赴襄陽,稟報奸王。奸王聽了,暗暗想道:“事尚未舉,先折了一隻臂膀,這便如何是好?”便來到集賢堂與大眾商議,道:“孤家原寫信一封與藍驍,叫他將金輝邀截上山,說他歸附。如不依從,即行殺害,免得來到襄陽,又要費手。不想藍驍被北俠擒獲。事到如今,列位可有什麼主意?”其中卻有明公,說道:“縱然害了金輝,也不濟事。現今聖上欽派顏查散巡按襄陽,而且長沙又改調了邵邦傑。這些人都有虎視眈眈之意。若欲加害,索性全然害了,方為穩便。如今卻有一計害三賢的妙策。”奸王聽了滿心歡喜,問道:“何謂一計害三賢?請道其詳。”這明公道:“金輝必由長沙經過。長沙關外十里堡,是個迎接官員的去處。只要派個有本領的去到那裡,夤夜之間,將金輝刺死。倘若成功,邵邦傑的太守也就作不牢了。金輝原是在他那裡住宿,既被人刺死了,焉有本地太守無罪之理?咱們把行刺之人深藏府內,卻辦一套文書,迎著顏巡按呈遞。他做襄陽巡按,襄陽太守被人刺死,他如何不管呢?既要管,又無處緝拿行刺之人。事要因循起來,聖上必要見怪,說他辦理不善。那時慢說他是包公的門生,就是包公也就難以回護了。”奸王聽畢,哈哈大笑,道:“妙極,妙極!就派方貂前往。”
旁邊早驚動了一個大明公沈仲元,見這明公說的得意洋洋,全不管行得行不得,不由的心中暗笑。惟恐萬一事成,豈不害一忠良?莫若我也走走,因此上前說道:‘啟上千歲:此事重大,方貂一人惟恐不能成功,待微臣幫他同去如何?”奸三更加歡喜。方貂道:“為日有限,必須乘馬,方不誤事。”奸王道:“你等去到孤家御廄中,自己揀選馬匹去。”二人領命,就到御廄選了好馬,備辦停當,又到府內,見奸王稟辭。奸三囑咐了許多言語,二人告別出來。剛要上馬,奸王又派親隨之人出來,吩咐道:“此去成功不成功,務要早早回來。”二人答應,騎上馬,各要到下處收拾行李,所以來到雙岔口,言明會齊的所在。這才分東西,各回下處去了。
三俠五義--第一百二回 錦毛鼠初探沖霄樓 黑妖狐重到銅網陣
自顏查散到任,接了呈子無數,全是告襄陽王的:也有霸占地畝的;也有搶奪妻女的;甚至有稚子弱女之家無故被搜羅入府,稚於排演優伶,弱女教習歌舞。黎民遭此慘害,不一而足。顏大人將眾人一一安置,叫他等俱備好好回去,不要聲張,也不用再遞催呈。“本院必要設法將襄陽王拿獲,與爾等報仇雪恨。”眾百姓叩頭謝恩,俱備散去。誰知其中就有襄陽王那裡暗暗派人前來,假作呈詞告狀,探聽巡按言詞動靜。如今既有這樣的口氣,他等便回去,啟知了襄陽王。奸王聽了探報之言,只氣得怪叫如雷,道:“孤乃當今皇叔,顏查散他是何等樣人,擅敢要捉拿孤家與百姓報仇雪恨!此話說的太大了,實實令人可氣!他仗的包黑子的門生,竟敢藐視孤家。孤家要是叫他好好在這裡為官,如何能夠成其大事?必須設計將他害了,一來出了這口惡氣,二來也好舉事。”因此轉想起:“俗言:‘捉姦要雙,拿賊要贓。’必是孤家聲勢大了,朝廷有些知覺。孤家只要把盟書放好,嚴加防範,不落他人之手。無有對證,如何誣賴孤家呢!”想罷,便吩咐集賢堂眾多豪傑光棍,每夜輪流看守沖霄樓。所有訊息線索,俱各安放停當。額外又用弓箭手、長槍手。倘有動靜,鳴鑼為號。大家齊心努力,勿得稍為懈弛。奸王這裡雖然防備,誰知早有一人暗暗探聽了一番,你道是誰?就是那爭強好勝不服氣的白玉堂。
自顏巡按接印到任以來,大人與公孫先生料理公事,忙忙碌碌,毫無暇晷,而且案件中多一半是襄陽王的。白玉堂卻悄地里訪查,已將八卦銅網陣聽在耳內。到了夜間人靜之時,改扮行裝,出了衙署,直奔襄陽府而來。先將大概看了,然後越過牆去,處處留神。在集賢堂竊聽了多時,夜靜無聲。從房上越了幾處牆垣,早見那邊有一高樓,直衝霄漢,心中暗道:“怪道起名沖霄樓,果然巍聳,且自下去看看。”回手掏出小小石子輕輕問路,細細聽去卻是實地,連忙飛身躍下,躡足潛蹤,滑步而行。來到切近一立身,他卻摸著木城板做的圍城,下有石基,上有垛口,垛口上面全有鋒芒。中有三門緊閉,用手按了一按,裡面關的紋絲兒不能動。只得又走了一面,依然三個門戶,也是雙扇緊閉。一連走了四面,都是如此,自己暗道:“我已去了四面,大約那四面也不過如此。他這八面每面三門,想是從這門上分出八卦來。各門俱都緊緊關閉,我今日來的不巧了,莫若暫且回去。改日再來打探,看是如何。”想罷,剛要轉身,只聽那邊有鑼聲,又是梆響,知是巡更的來了。他卻留神一看,見那邊有座小小更棚,連忙隱到更棚的後面,側耳細聽。
不多時,只聽得鑼梆齊鳴,到了更棚,歇了。一人說道:“老王呀,你該當走走了。讓我們也歇歇。”一人答道:“你們只管進來歇吧。今日沒事。你忘了咱們上次該班,不是遇見了這么一天么。各處門全關著,怕什麼呢?今兒又是如此。咱們仿佛是個歇班日子,偷點懶兒很使得。”又一人道:“雖然如此上頭傳行的緊,鑼梆不響,工夫大了,頭兒又要問下來了,何苦呢?說不得王三李八你們二位辛苦辛苦,回來我們再換你。”說罷,王李二人就巡更去了。白玉堂趁著鑼梆聲音,暗暗離了更棚,竄房躍牆,回到署中。
三俠五義--第一百五回 三探沖霄玉堂遭害 一封印信趙爵擔驚
只見一陣鑼聲亂響,人聲嘈雜,道:“銅網陣有了人了。”其中有一人高聲道:“放箭!”耳內如聞飛蝗驟雨,銅網之上猶如刺蝟一般,早已動不的了。這人又吩咐:“住箭!”弓箭手下去,長槍手上來。打來火把照看,見銅網之內血漬淋漓,慢說面目,連四肢俱各不分了。小瘟疒皇徐敝滿心得意,吩咐:“拔箭。”血肉狼藉,難以注目。將箭拔完之後,徐敝仰面覷視,不防有人把滑車一拉,銅網往上一起,那把笨刀就落將下來,不歪不斜,正砍在徐敝的頭上,把個腦袋平分兩半,一張嘴往兩下里一咧,一邊是“哎”,一邊是“呀”,身體往後一倒,也就“嗚呼哀哉”了。
眾人見了,不敢怠慢,急忙來到集賢堂。此時奸王已知銅網有人,大家正在議論,只見來人稟道:“銅網不知打住何人。從網內落下一把笨刀來,將徐敝砍死。”奸王道:“雖然銅網打住一人,不想倒反傷了孤家兩條好漢。又不知此人是誰?孤家倒要看看去。”眾人來到銅網之下。吩咐將屍骸抖下來,已然是塊血餅,如何認得出來。旁邊早有一人看見石袋,道:“這是什麼物件?”伸手拿起,裡面尚有石子。這石袋未傷,是笨刀擋住之故。沈仲元駭目驚心,暗道:“五弟呀,五弟!你為何不聽我的言語,竟自遭此慘毒?好不傷感人也!”只聽鄧車道:“千歲爺萬千之喜。此人非別個,他乃大鬧東京的錦毛鼠白玉堂,除他並無第二個用石子的,這正是顏查散的幫手。”奸王聽了,心中歡喜。因此用罈子盛了屍首,次日送到軍山交給鐘雄掩埋看守。
............................
忽見外班拿進一角文書,是襄陽王那裡來的官務。公孫先生接來,拆開看畢,道:“你叫差官略等一等,我這裡即有回文答覆。”外班回身出去傳說。公孫策對眾人道:“他這文書不是為官務而來。”眾人道:“不為官事卻是為何?”公孫策道:“他因這些日不見咱們衙門有什麼動靜,故此行了文書來,我這裡必須答覆。他明是移文,暗裡卻打聽印信訊息而來。”展爺道:“這有何妨。如今有了印信,還愁什麼答覆么?”蔣平道:“雖則如此。他若看見有了印信,只怕又要生別的事端了。”公孫策點頭,道:“四弟慮的是極。如今且自答了回文,我這裡嚴加防備就是了。”說罷按著原文答覆明白,叫雨墨請出印來用上,外面又打了封口,交付外班,即交原差領回。
官務完畢之後,大家擺上酒飯,仍是盧方首座,也不謙遜,大家團團圍坐。只見盧方無精打采,短嘆長吁,連酒也不沾唇,卻一汪眼淚泡著眼珠兒,何曾是個乾。大家見此光景,俱各悶悶不樂。惟獨徐慶一言不發,自己把著一壺酒,左一杯,右一盞,仿佛拿酒煞氣的一般。不多會,他就醉了,先自離席,一邊躺著去了。眾人因盧方不喝不吃,也就說道:“大哥如不耐煩,何不歇息歇息呢?”盧方順口說道:“既然如此,眾位賢弟,恕劣兄不陪了。”也就回到自己屋內去了。
這裡公孫策展昭韓彰蔣平四人飲酒之間,商議事體。蔣平又將雷英說奸王刻刻不忘要害大人的話說了。公孫策道:“我也正為此事躊躇。我想今日這套文書回去,奸王見了必是驚疑詫異。他如何肯善罷干休呢?咱們如今有個道理:第一,大人處要個精細有本領的,不消說了,是展大哥的責任。什麼事展兄全不用管,就只保護大人要緊。第二,盧大哥身體欠爽,一來要人眼侍,二來又要照看,此差交給四弟。我與韓二兄徐三弟今晚在書房,如此如此。倘有意外之事,隨機應變,管保諸事不至遺漏。眾位兄弟想想如何呢?”展爺等聽了道:“很好,就是如此料理吧。”酒飯已畢,展爺便到後面,看了看顏大人,又到前面,瞧了瞧盧大爺,兩下里無非俱是傷心,不必細表。
且說襄陽王的差官領了回文,來到行中,問了問奸王正同眾人在集賢堂內,即刻來到廳前。進了廳房,將回文呈上。奸王接來一看,道:“哎呀!按院印信既叫孤家盜來,他那裡如何仍有印信?豈有此理?事有可疑。”說罷,將回文遞與鄧車。鄧車接來一看,不覺的滿面通紅,道:“啟上千歲:小臣為此印信原非容易,難道送印之人有弊么?”一句話提醒了奸王,立刻吩咐:“快拿雷英來。”未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襄陽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人物)
三俠五義--第一百二十回安定軍山同歸大道 功成湖北別有收緣
這裡眾英雄歡聚了兩日,告別了鐘大保,也就赴襄陽去了。

要知群雄戰襄陽,眾虎遭魔難,小俠到陷空島茉花村柳家莊三處飛報信,柳家五虎奔襄陽,艾虎過山收服三寇,柳龍趕路結拜雙雄,盧珍單刀獨闖陣,丁蛟丁鳳雙探山,小弟兄襄陽大聚會,設計救群雄;直到眾豪傑脫離難,大家共議破襄陽,設圈套捉拿奸王,施妙計掃除眾寇,押解奸王,夜趕開封府,肅清襄陽郡,鍘斬襄陽王,包公保眾虎,小英雄金殿同封官,白玉堂靈魂救按院,顏查散奏事封五鼠,眾英雄開封大聚首,群俠義公廳同結拜;多少熱鬧節目,不能一一盡述。也有不足百回,俱在後書上,便見分明。
詞曰: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圓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襄陽王的最後結局

《三俠五義》里結尾寫道:


眾豪傑脫離難大家共議破襄陽,設圈套捉拿奸王,施妙計掃除眾寇,押解奸王,夜趕開封府,肅清襄陽郡,鍘斬襄陽王,包公保眾虎,小英雄金殿同封官,白玉堂靈魂救按院,顏查散奏事封五鼠........
可見:襄陽王的最終結局是被抓 押解到東京 被包大人鍘刀鍘死的。
襄陽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人物)

《龍圖耳錄》里最後寫道:


此書共壹百貳拾回,至此為止。後文大約將襄陽滅將、眾英雄以及才子佳人的收原,俱各敘清,也就完了。
作者的意思大約是 最後好人有好結局抱得美人歸,襄陽王最後被大家滅了。

續書小五義的續書《續小五義》上說:


群雄覆滅襄陽,襄陽王逃跑到西夏,和西夏一起造反,最後白芸生徐良偷營劫寨,襄陽王被徐良迷倒被白芸生劫出來活捉,押解到京交開封府審問,襄陽王被縛上堂一口氣沒上來身亡,天子降旨,襄陽王已死,以往免究,死後按散宗室例埋葬。
襄陽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人物)

續書《續俠義傳》上寫:


襄陽王兵敗逃跑,白玉堂盧方韓彰追拿襄陽王。白玉堂一箭射中襄陽王座騎,襄陽王墜馬被白玉堂所抓。包公擬定罪名,天子允奏,惟襄王究是皇叔,不忍加刑,交六部九卿再議。眾議襄王親為大逆,依太祖定律,罪無可逭,天子惻然下淚。遲了兩日,合諫又紛紛上章,聖心不能違眾,才下旨改為賜令自盡。宮人服伺他一條白練,大王升天,包相才去覆旨。這算把襄陽一場虎鬥龍爭的大案結住。

襄陽王(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