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縣丁村遺址

襄汾縣丁村遺址,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早期,是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1953年發現,含有舊石器和動物化石的14個地點,獲得了3枚“丁村人”牙齒化石,2005件石製品,27種哺乳動物化石。

丁村遺址(第一批國保)
時代:舊石器
地址:襄汾縣丁村汾河東岸的第三階地上
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早期,是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1953年發現,1954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調查發掘,發現含有舊石器和動物化石的14個地點,獲得了3枚“丁村人”牙齒化石,2005件石製品,27種哺乳動物化石。1958年裴文中、賈蘭坡先生對石製品進行了深入研究,出版《山西襄汾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確立了丁村文化。1976年以來,又多次進行了調查和發掘,發現了數十件石製品和一塊幼兒頂骨化石,新發現舊石器時代地點12處,分別代表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的人類文化遺存,稱之為“新丁村文化”,目前可以確認的共包括31個地點、5個文化層的遺址群。進一步擴大了對丁村文化分布範圍和內容的了解。
遺址以丁村為中心,北起襄汾縣城,南至柴莊火車站,全長11公里。遺址中出土有人類化石、文化遺物和伴生的動物化石。人類化石包括三枚牙齒,其形態介於北京人與現代人之間,在人類發展史上屬早期智人階段。在丁村各地點發現的2000多件石製品,原料95%為角質岩,以石片和石核最多。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
丁村遺址是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兩大傳統之一,即“匼河—丁村系”的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