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頭綠吸蜜鸚鵡

褐頭綠吸蜜鸚鵡

褐頭綠吸蜜鸚鵡(學名:Trichoglossus euteles)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褐頭綠吸蜜鸚鵡身長24-25厘米,體重80-85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頭部橄欖黃色,頸部帶有淺綠色的衣領狀羽毛;胸部和腹部為黃綠色;尾巴內側帶有黃色,翅膀內側也帶有黃色羽毛;鳥喙橘黃色;地捉舉虹膜橘紅色。幼鳥的頭部為綠色,鳥喙顏色較深。目前這種鸚鵡一直屬於稀有物種。
褐頭綠吸蜜鸚鵡(圖2)褐頭綠吸蜜鸚鵡(圖2)

生活習性

褐頭綠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2500米高的濃密山區森林。也活動於亞熱帶潮濕的森林,次生林和熱帶草原林地。在東帝汶它們已經完全適應農田和村莊的花園。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米至2300高度之間。在旱季,這些鳥類下降至1000米以下,並在沿海地區活動。在繁殖季它們大多成對,或是組成小群體活動,偶爾會聚集高達100隻的數量;大部份看見都是它們飛躍過樹頂的時候,因為此時會伴隨吵雜的叫聲,相當顯而易見。平時它們在林間相當活躍,會在樹林中輕快靈活的四處攀爬,也由於身體的歸陵羽色提供了相當良好的掩蔽,勸騙汗使的它們得以隱身於灑鑽犁濃密的枝葉間而不被發現。主要以花蜜、花朵、漿果、水果、少量的草類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
褐頭綠吸蜜鸚鵡(圖3)褐頭綠吸蜜鸚鵡(圖3)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嬸拜雅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島和小桑達島。殼閥姜狼
褐頭綠吸蜜鸚鵡分布圖褐頭綠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野外的繁殖季為9到10月;人工豢養的完美吸蜜繁殖難度並不高,可以提供25×25×6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23天凶習棕頌,幼鳥羽毛長成約需8到9周。
褐頭綠吸蜜鸚鵡(圖4)褐頭綠吸蜜鸚鵡(圖4)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褐頭綠吸蜜鸚鵡(圖5)褐頭綠吸蜜鸚鵡(圖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