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內繭蜂

褐斑內繭蜂

褐斑內繭蜂,繭蜂科內繭蜂屬的一種昆蟲。寄生於粘蟲幼蟲,蜂產卵於粘蟲幼蟲體內,單寄生,孵化後即取食內含物,老熟後仍在體內結繭化蛹。此時粘蟲僅為三齡幼蟲,體表僵硬,呈赤褐色。羽化孔在蟲體後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褐斑內繭蜂
  • 拉丁學名:Rogas sp.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膜翅目
  • 亞目:細腰亞目
  • :繭蜂科
  • 亞科:內繭蜂亞科
  • :內繭蜂屬
  • :褐斑內繭蜂
  • 總科:姬蜂總科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雌,雄,地理分布,注意事項,

基本信息

中文名:褐斑內繭蜂
拉丁學名:Rogas sp.
綱:昆蟲綱目:膜翅目
科:繭蜂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粘蟲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

形態特徵

體長約5毫米。頭胸部赤褐色,複眼單眼區或連其前後並擴至後頭、顏面中央觸角至端部、前胸背板側方和側板、中胸盾片中葉和側葉外方、中胸側板上半、後胸背面、並胸腹節均黑色或黑褐色,但有些個體斑塊較小或色較淺。足赤褐色。翅透明,痣灰黃褐色,其川緣褐色,基部翅脈帶褐色。腹部背面黑褐色,中央有一明顯萸褐色長斑,位於第一背板後半部端中央、第二背板中央(後端擴大)、第三背板基部中央。頭橫寬,在複眼後收窄;具前口,後頭脊明顯;複眼大,在觸角窩附近稍凹陷;單眼正三角形排列,單眼區稍隆起,單眼間距約等於其直徑,單複眼間距約為單眼直徑的1.3倍;顏而起,具細刻條;觸角細長,約為體長的1.3倍,42節。中胸盾縱溝細但明顯,後端之間具網狀細皺;並胸腹節有中縱脊,滿布細皺從上側斜向中央。前翅第二肘室近矩形,長約為中央寬的1.6倍;第一肘闊橫脈比笫二肘間橫脈(無色)稍長,為徑脈第一段的1.6倍,與迥脈相等;小在基脈外方,兩者距離大於小脈長度;後翅無徑脈;後中脈第一段稍長於第二段;僅稍有後外小脈痕躋。腹部背面較平坦,第一、二背板和第三背板基半中央有細縱脊;第一、二背板有皺狀刻條帶縱行排列;第一背板長稍大於後緣寬;第二背長與前緣寬相近,稍短於後緣寬。產卵管鞘短,約與後足第二跗節等長。

與雌蜂相似,但頭胸部一般無明顯黑褐色斑,腹部稍細瘦。

地理分布

中國:四川、福建、雲南

注意事項

寄生於粘蟲的褐斑內繭蜂學名,中國過去均用Rogas fuscoraacu1atus As1amead,經Watanabe(1957)研究,認為R·fscomacu1atus即系Rogas faponicus Ashmead之異名。後者中名為桑尺蠖內繭蜂(桑尺蠖黑腰繭蜂),寄生於桑尺蠖幼蟲,多寄生。褐斑內繭蜂與R.jadonicus不僅習性不同,形態上也頗多相異之處,並非同種,因此褐斑內繭蜂學名用R. fuscomae.u1atus系誤訂,應改正。至於確係何名,有待以後研究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