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喉樹懶(褐喉三趾樹懶)

褐喉樹懶

褐喉三趾樹懶一般指本詞條

褐喉樹懶(學名:Bradypus variegatus):體型較小,體長為50-60厘米,尾長約為3-4厘米,體重4-5.2千克左右,其外形略微有些與猴類相似。頭圓,吻鈍,牙齒像釘子,耳朵很多時被遮蔽。尾巴很短。毛被蓬鬆長厚;頭短圓,耳小並隱於毛內;尾短;前肢3指,後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於後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

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灰褐色,毛皮粗糙及堅硬。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並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桑科植物葉子為食。能忍飢一個月。春季繁殖,每胎1仔。壽命達11年。

褐喉樹懶是最廣泛分布的樹懶,遍布多種不同的環境,包括常綠及乾旱森林及未開發的地區。因其特殊的生活習性使之只能在氣溫幾乎全年保持不變的潮濕的熱帶大森林中生存。分布於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巴拿馬等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樹棲,活動,食物,體溫,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褐喉樹懶體長大約為50-60厘米,尾長約為3-4厘米,體重4-5.2千克左右,其外形略微有些與猴類相似。它長著一副表情生動的面孔,頭小而圓,眼睛圓而朝向前方,耳朵極小,隱藏於毛的下面。上頜長著5顆,下頜長著4顆極小的圓錐形牙齒,終生不脫換,也沒有明確的分工,咀嚼面由於吃植物而磨損變凹。
上肢較下肢為長。前、後足上均有3個連在一起的趾,每個趾上都具有長鉤狀的,像鐮刀般尖銳的長爪,可用來撈取食物,打擊敵人,並藉以自懸其身。尾巴很短,樣子也很難看。有趣的是,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包括頸部相對較短的鯨魚和頸部最長的長頸鹿,通常都具有7枚頸椎,個別的(如二趾樹懶海牛)為6枚,而只有褐喉樹懶等三趾的樹懶為9塊,這樣就使它在尋找食物的時候,只要靈活地轉動頭部而不必移動身體就可以了,頭部的轉動的最大角度可達270度,極大地增強了頸部的彎曲程度和靈活性。
褐喉樹懶的體毛短而密,一般以灰褐色為主,頭部、喉部略深,肩部色淺,其上也有褐色的斑點。奇特的是,它身上的毛向與一般哺乳動物的體毛恰好相反,是從腹部向背部生長,因此雨水容易流下。另外還有極好的天然保護色,這不但是因為它的毛色接近樹皮的顏色,而且在每根毛上都有“溝”,當藻類地衣植物孢子落到“溝”內,受到它身上散發的碳酸氣的影響,便開始大量生長、寄生,使它的體表成為綠色,尤其是在雨季,因此更容易和樹皮上的苔蘚混同起來,很難彼其他動物發現。不過,這樣的毛皮也不可避免地招來一些虱子、甲蟲以及蛾類的幼蟲等寄生其間,從皮毛的分泌物中吸取營養,或者依靠吃藻類而生存,形成一種共生的關係。

棲息環境

褐喉樹懶是最廣泛分布的樹懶,遍布多種不同的環境,包括常綠及乾旱森林及未開發的地區。

生活習性

樹棲

褐喉樹懶終生在樹上生活,無論進食、睡眠、交配和生育,幾乎從不到下地面上,甚至死後仍然掛在樹上。有人說它一生也不離開一棵樹,可能是言過其實了,因為雖然它在正常情況下很少移動,但是當這棵樹上的食物吃光了,為了取食也不得不在樹間移動,只不過移動得太慢而已,這是因為其鉤形的指和爪在地面上根本無法站立,更不會在地面上走路,假如落到了地面上,則將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只好伸出爪子鉤住地面,吃力地把身體往前拖。因此,一旦它在樹上不小心折斷了一根樹枝,落在了地上,聽覺敏銳的美洲虎就會立即尋著聲音,猛撲上來,將它作為一頓美餐。奇怪的是,它在排泄的時候卻要沿著樹幹悄悄地下到地面,用短尾巴在地面上掘一個小坑,將糞便排在坑裡後再用土埋上,然後爬回到樹梢。它為什麼要耗費許多能量,冒著危險去排泄呢?目前尚沒有很好的解釋,有人戲稱它是在為自己所偏愛的樹木“施肥”。不過,它排便的次數非常少,每個月也僅有一、二次。更為奇特的是,它還是在水裡游泳的能手,可以敏捷地渡過溪流或運河去尋找新的覓食地點,它那輕質量的肌體和脹大了的胃都可以產生較大的浮力。

活動

褐喉樹懶性情溫和,喜歡單獨活動,但生活十分懶散,一生都是在慢節奏中度過的。它非常貪睡,一個晝夜大約要睡17-18個小時,白天常常挑選一棵枝繁葉茂的樹梢,用前肢鉤住頭上的樹枝,將身體靠在樹幹上,頭彎向胸前,幾個小時一動也不動,所以很難被發現。它平時的動作遲緩,顯得有氣無力,三個爪甲牢牢地抓住樹幹,每邁一步大約需要12秒鐘,每分鐘最快也只能移動1.8-2.4米,是世界上走得最慢的哺乳動物,甚至比爬行動物中的烏龜還要慢。行動如此緩慢的種類自然很難對其他動物構成威脅,而當它在躲避其他食肉動物的捕捉時,也是寧願蜷縮不動而不會企圖逃走,即便被捉住以後也不急著掙扎。
樹懶有極巧妙的偽裝術,當綠藻、地衣等植物孢子落到樹懶毛上,由於樹懶身上散發的蒸汽和樹懶呼出的碳酸氣的影響,便在樹懶身體的毛上滋生著。尤其是在雨季里,它們的毛髮上長滿了綠藻,有時甚至生活著小昆蟲。綠藻和昆蟲從樹懶皮毛的分泌物中汲取營養,也為寄主塗上一層隱蔽色。

食物

為了維持生命而必須從事的覓食活動也在慢吞吞地進行,只要身旁有可以吃的食物,它就決不會更多地移動身軀,只是懶洋洋地伸出長爪,將食物鉤過來,送入口中長時間地細嚼起來。尋覓食物主要依靠敏銳的嗅覺和觸覺,食性非常狹窄,僅以一、二種樹的嫩葉、幼枝、樹芽和樹果等為食,不過這些樹的枝葉一般水分都十分充足,再加上生活環境也很濕潤,所以它一生都不用喝水。
樹葉蛋白質的含量較低,而且不利於消化,因而提供給動物的能量十分有限。為了充分利用這些有限的能量資源,它生有一個大而異常複雜的胃,其功能與反芻動物的瘤胃有很多相似之處。胃內含有著豐富的微生物,起著發酵室的作用,能分解將低樹葉中含量較低的蛋白質轉變為可被小腸吸收的有效營養成份,實現充分的吸收和高效率的能量轉換。這個消化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大多數反芻動物的消化過程以小時計算,則它的消化過程則是以來日計算的,可以說是哺乳動物中消化過程最慢的一種。

體溫

褐喉樹懶分布於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巴拿馬等少數地區,因其特殊的生活習性限制了它的分布範圍,使之只能在氣溫幾乎全年保持不變的潮濕的熱帶大森林中生存,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對它極為不利。如果在35-40℃的陽光下直接曝曬,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使它的體溫升高到致命的程度。當然,它在某些方面對環境的變化也有一定的忍耐力和極為頑強的生命力,例如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它可以忍飢挨餓長達一個月之久,因為食物的能量轉化效率極高,同時還可以通過降低體溫等方法來減少熱耗;肌肉激應持久性比任何哺乳動物都長,如果遭到極為嚴酷的打擊而受了其他動物難以承受的重傷,也往往能夠復原。它還具有抗毒性,即使吃了大量的氰化鉀等劇毒藥類也能安然無恙。
與生活習性相對應的是它的身體對能量的需求和消耗很小,心跳和消化也很慢,肌肉只有相似體型的其他動物的一半,幾乎是皮包著骨頭。它還是一種接變溫性的動物,體溫的變化範圍一般在24-33℃之間,為了節約能量,在夜間休息時體溫下降6℃左右,而其他動物除了冬眠之外,很少有這種現象。但沒當氣溫降至27℃以下時,它又會顫抖著身子將體溫升高。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血管網可以將進入四肢的血液冷卻,反之,也可以加溫從肢幹部到軀幹部的血液,這樣多少可以防止體溫降得過低,所以它並非是真正的變溫性動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西(阿拉戈斯、亞馬孫、巴伊亞、巴西利亞聯邦區、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州、戈亞斯州、馬拉尼昂州、馬托格羅索州、南馬托格羅索州、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州、伯南布哥、皮奧伊、里約熱內盧、里奧格蘭德州、朗多尼亞州、羅賴馬、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州)、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可能滅絕:阿根廷(胡胡伊)。
褐喉樹懶分布圖褐喉樹懶分布圖

繁殖方式

某些種類3-4月繁殖;其餘的全年均可繁殖。妊娠期為120-180天,雌獸在懷孕期間暫時具有比較有效的體溫調節能力。每窩產1仔,幼仔在2個月時就能自己吃樹葉了,先從雌獸的嘴裡舔葉子的碎片,開始學習和繼承雌獸對某種樹葉偏愛,獲得專門消化這種樹葉的特有的腸道微生物
但在1歲之前,幼仔一直呆在雌獸的身邊,當頑皮地爬在雌獸的背上時,就如同一個逗人喜愛的絨毛娃娃,這樣既安全又暖和,時時置於雌獸的保護之下,還可以隨時摘到可口的樹葉。它的平均基礎代謝率147厘米3.02/克/小時壽命接近12年。

亞種分化

褐喉樹懶(7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褐喉樹懶玻利維亞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boliviensis
Gray, 1871
2.
褐喉樹懶巴西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brasiliensis
Blainville, 1840
3.
褐喉樹懶哥倫比亞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ephippiger
Philippi, 1870
4.
褐喉樹懶戈爾戈納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gorgon
Thomas, 1926
5.
褐喉樹懶巴拿馬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infuscatus
Wagler, 1831
6.
褐喉樹懶亞馬遜河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trivittatus
Cornalia, 1849
7.
褐喉樹懶指名亞種
Bradypus variegatus variegatus
Schinz, 1825

種群現狀

主要威脅是由於森林砍伐導致嚴重的棲息地退化和破碎化。此外,在當地被土著作為食物獵殺。在哥倫比亞也有野外捕獲的個體,特別是其幼仔,被作為寵物出售給遊客。這種非法貿易也是對野生種群的數量下降的影響之一,也發生有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事故造成的死亡率。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