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濟(大洋洲國家)

裴濟(大洋洲國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斐濟共和國位於南太平洋,萬那杜以東、湯加以西、吐瓦魯以南。該國的群島共包括了330個島嶼,當中一半島嶼為無人居住。當中維提島瓦努阿島兩個主要島嶼的人口占全國的87%。國家名稱是源自湯加語的“島嶼”,並變為斐濟語的“Viti”。

基本介紹

地理,歷史,政治,軍事,經濟,

地理

斐濟總面積(含海域面積)為194 000平方公里,其中10%面積為陸地。斐濟還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
斐濟包含322個島嶼,主要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其中1/3有人居住。最大的島嶼為維提島瓦努阿島。首都蘇瓦位於維提島上。四分之三的人口也居住在維提島。該島多山,最高峰托馬尼維峰(Tomaniivi),海拔1324米,並有熱帶雨林。其他重要城鎮有楠迪薩武薩武勞托卡

歷史

早在17世紀,便有東南亞裔人士抵達斐濟定居,比歐洲的探險家要早一些。
1643年,荷蘭探險家阿貝爾·塔斯曼抵達斐濟,是首位踏足此地的歐洲人。他們最初也是到該處定居,直至1874年,斐濟成為英國殖民地。斐濟於1970年從英國獨立,1987年發生了兩起軍事政變,第一次是有人不滿政府由當地的印度裔壟斷,第二次是要求廢除君主立憲,實施共和制,以總統取代總督,其國家名稱也從當時的“斐濟自治領”改為“斐濟共和國”。1990年改名“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8年再改為“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6年5月6日,議會選舉舉行。5月18日,選舉委員會確認,在眾議院的71個議席中,團結的斐濟黨獲得36個席位,斐濟工黨得到31個議席,聯合人民黨獲得兩個議席,其餘兩個議席為獨立競選人獲得。團結的斐濟黨領導人萊塞尼亞·恩加拉塞宣誓就職總理[1]。
2006年12月5日,斐濟武裝部隊司令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稱,軍方已完全接管政府並控制了全國,解除總理恩加拉塞的職務,他本人暫時代行總統職務。[2]12 月6日,過渡政府總理喬納·塞尼蘭加卡利宣誓就職[3]。2007年1月4日,姆拜尼馬拉馬宣布將總統職務交還給約瑟法·伊洛伊洛[4]。1月5日,姆拜尼馬拉馬宣誓就任過渡政府總理[5]。
2011年,恢復原國號“斐濟共和國”。

政治

值得一提的是,斐濟雖然公認英女王為最高酋長,但這個並非國家元首的稱號,因此斐濟不算為一個大英國協王國。

軍事

斐濟共和國軍事部隊(RFMF),總兵力約3500人,是世界上一個小型國家的小型軍隊。其中,有3200名現役軍人為陸軍部隊,組成六個步兵營和一個工兵營;另外,大約有6000名陸軍後備部隊組成三個步兵營。過去有一個"祖魯"(Zulu)反革命特戰部隊(約80名士兵),在2000年年底因涉及軍事政變被裁撤。

經濟

斐濟經濟以農業、漁業、林業、製造業、礦產業、資訊與通訊產業、影視工業為主。農作物部份,包括栽培農作物、新鮮水果、蔬菜,如:芋頭、椰子、可可豆、木瓜、各類水果和蔬菜、卡瓦(Kava)和稻米。畜牧部份,包括牛肉,乳品,豬肉,家禽,綿羊,山羊和養蜂。漁業對斐濟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不但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也是就業和外匯收入重要項目。林業可供砍伐的林地面積總計約956,860公頃,占國內產值(GDP)的1.3%。製造業多為基礎的工業。採礦和採石業平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斐濟運用資訊與通訊技術,吸引世界上知名的企業將其後台作業(back office services)交給位在斐濟的公司運作。影視工業則包括電影、電視、視訊、音訊、電腦軟體、電子商務、電訊等的製作與輸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