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體旁路途徑

補體旁路途徑活化時,C1、C2、C4不參與,而C3、C5~C9及B、D、P、H、I因子參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補體旁路途徑
  • 試管法:21.7±5.4u/ml
  • AP-H50降低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等
  • 活化的成分:C3、C5~C9、B、P、D因子等
中文名稱,概述,參考值,臨床意義,

中文名稱

補體旁路途徑

概述

補體旁路途徑(AP)活化時,C1、C2、C4不參與,而C3、C5~C9及B、D、P、H、I因子參與。用EGTA(乙二醇雙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螯合樣品中的Ca2+,可起封閉C1作用而阻斷傳統補體途徑激活。加入可使B因子活化的兔紅細胞(RE),激活補體旁路途徑,即導致RE溶血。補體活性與溶血程度呈正比關係,也以50%溶血(AP-H50)作為檢測終點。

參考值

試管法為21.7±5.4u/ml。

臨床意義

參與補體旁路途徑活化的成分為C3、C5~C9、B、P、D因子等,其中任何成分異常都可致AP-H50的改變。①AP-H50增高:見於自身免疫病(如SLE)、風濕熱、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皮肌炎、腎病綜合徵慢性腎炎、惡性腫瘤和傷寒等;②AP-H50降低:見於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急性腎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