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清明

補清明(法定的清明節又被稱為新清明),是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的一個特有的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補清明
  • 別名:古清明
  • 類別:節日
  • 時間:從三月初三開始,直到月底
什麼是"補清明","補清明"的活動,"補清明"的祭祀活動,"補清明"的龜粿,"補清明"的野餐活動,為什麼會有"補清明"?,

什麼是"補清明"

和清明節一樣,補清明是人們祭祖、掃墓、踏青、野餐(這也是個特有的活動)的節日.

"補清明"的活動

"補清明"的祭祀活動

清修《詔安縣誌》提及清明節俗時說:“農曆三月三日俗稱古清明,前後或值節氣為新清明。人家祭墓,壺漿絡繹郊原,掛紙上墳。大約新墳必於清明日祭掃,余不拘定,至春盡乃止。”
不論是獨戶或合族前去祭掃先人的墳墓,總要用紅漆重新描寫墓碑上的銘文,鋤去墳地的雜草藤蔓,並整理墳堆、打掃墓埕,而後擺上供品,先拜土地,後祭死者。若親人去世而又未滿周年的,要辦三牲或五牲外加粿、酒、飯、菜等祭品,著孝服包白頭巾前去上墳哭奠。家中娶新婦或添新丁,也在事後第一個清明日上墳培覆草皮,謂之“培墓”。過去海外鄉親也有不少人回鄉掃墓或寄錢辦祭,以示不忘先人故土。
詔安特產--龜粿詔安特產--龜粿

"補清明"的龜粿

詔地早先在清明節前後,還有寒食、上已兩個節,後來則三節合一,以清明的名義傳承。古時的寒食禁火、上已修禊之俗,業已成了明日黃花,但地方上清明時節掛春紙、做龜粿、曲水流觴、踏青郊遊以及墳上擱蚶殼、門前插柳枝等一些古風,猶循寒食、上已之遺。其中可以作為冷食來吃的龜粿,還是一種頗具有特色的祭品。龜粿取野生的嫩艾葉和鹼一起在鍋內煮,去掉苦汁將艾搗爛,配糯米漿做粿皮,餡有兩種,一種是用花生、芝麻、糯米飯、地瓜絲等作的甜餡;一種是用菜乾、黃豆粉、綠豆粉等作的鹹餡。以粿皮包之成團,用刻有圖案的粿印壓製成龜狀,再過蒸籠即可。龜粿的命名和製作看似簡單,卻有深意在裡面。方言中,“龜”與“久”諧音,龜本身又是象徵“福、祿、壽、喜、財”的吉祥物,用龜粿拜祖,意在祈求祖先保佑,用以送人,又表示美好的祝願。

"補清明"的野餐活動

清明節的野餐活動是許多地方都有的,只是大部分都"現代化"了,但是詔安還保留有這種習慣,在選定好上墳的日子後(考慮到孩子上學,成年人要工作,一般把日子選定在周末),整個家族幾代人都去一起去,甚至還會叫上一些朋友和家族外的遠親,這種情況下同去的朋友和遠親就被稱作"墓客".人們帶去祭祖的祭品通常是很豐富的,有生的也有熟的.祭祀活動結束以後,人們就會把帶來的炊具(還有小煤氣爐)準備好,開始做菜(但是現在大多數人不願意這樣做了,都會帶上熟食去,因為太麻煩了),做完以後就圍坐在樹下陰涼的地方開始吃飯.吃完飯後有的就打牌,有的就去爬爬山,有的去摘摘野果(像樹莓,青梅)過些時候在回到墓壇(墓前的一個大平台,現在通常是水泥構造)集合,大人就挑上擔子,年紀小的就那些小東西,回家~

為什麼會有"補清明"?

詔安掃墓“春盡乃止”,此俗緣起於清同治年間的一次“破城事件”。史載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二十九日,太平軍丁太陽部攻詔安縣城。由於城垣堅固,守御嚴整,十餘日尚不能破。太平軍謀從西關江厝寨開挖地道以通城內,日夜敲鑼打鼓以掩挖洞之聲,及至城基,被守軍發覺,乃築坂牆並向地道灌水。三月初六凌晨,太平軍在城基埋炸藥爆破,炸崩城牆西北一角,遂攻入縣城。雙方展開巷戰,是役城內城外戰死者3000餘人,婦女或投井或服毒死亡數百人。在良峰山上指揮的丁太陽,下山入城後,方鳴炮號令封刀止殺。此後太平軍又四出攻打鄉村,其間多有戰事發生,及至五月初一太平軍退出縣境,隨後而來的清軍占民房、搶財物,肆虜百姓。直到六月份,地方漸次平靜,各家各戶才補做清明,這種風俗便於此後傳延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