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黻

黼黻

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古代衣服邊上有規律的“黑白”“黑青”相間的花紋,多指官服;外觀類似商朝青銅器上的框線紋路。最早出自周制(天子服十二章紋樣)。

又象徵文章好,才華橫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黼黻
  • 拼音:fǔ fú
  • 基本釋義: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等
  • 引申義:文章寫的好、有文采等
  • 歷史:最早出自周制,天子服十二章紋樣
  • 相關文獻:《崇文館宴集詩序》等
基本介紹,原義,代詞,形容詞,形容詞,引證詳解,典故,示例,

基本介紹

原義

古代衣服邊上有規律的“黑白”“黑青”相間的花紋,多指官服;外觀類似商朝青銅器上的框線紋路。

代詞

衣服或其他器皿上的花紋、紋路、色彩。

形容詞

文章寫的好、有文采

形容詞

某人有文學天賦、才華橫溢

引證詳解

1、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
《晏子春秋·諫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
(宋 )葉適 《故寶謨閣趙公墓志銘》:“黼黻為章,宮徵成音,經綜緯錯,其行欽欽。”
(清 )黃鷟來 《雜詩》之二:“燦燦黼黻裳,乃出寒女治。”
天子服十二章圖樣天子服十二章圖樣
天子服十二章圖解天子服十二章圖解
2、繡有華美花紋的禮服
《淮南子·說林訓》:“黼黻之美,在於杼軸。”
(漢)荀悅 《漢紀·武帝紀六》:“天子負黼黻,襲翠被。”
《後漢書·張衡傳》:“士或解短褐而襲黼黻,或委臿築而據文軒者,度德拜爵,量績受祿也。”
3、借指爵祿
(唐)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雅尚沖漠,脫落人事,鼎鐘黼黻,罔汩其志。”
(唐)錢起 《寄任山人》:“天階崇黼黻,世路有趨競。”
《睢州志·藝文》:“又如袁司馬(袁可立)之起廢讜論,李司農之裕國宏謨,黼黻楓猷,爭光日月,貯列金滕。”
茗蓀 《地方自治博議》:“天子無獨斷之力,民間有參政之權,袞冕黼黻,悉不足以炫燿。”
4、使華美
(唐)柳宗元 《跋》:“以彼庸蔽奇怪之語,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後世之耳目。”
(清)宣鼎 《夜雨秋燈錄·九月桃花記》:“桃李不借力於東風,而春色必叨榮於桃李,籍以增輝萬物,黼黻河山也。”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亦復黼黻河漢,藻飾川岳。”
5、借指辭藻
華美的文辭。《北齊書·文苑傳序》:“其有帝資懸解,天縱多能,摛黼黻於生知,問珪璋於先覺。”
清·黼黻御墨清·黼黻御墨
6、指修飾文辭
(唐)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黼黻其辭,雲蒸而電激。”
(明)宋濂 《序》:“文學侍從之臣,亦皆博習經藝,彰露文彩,足以……攄其獻替贊襄之益,致其黼黻藻會之盛。”
7、謂輔佐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黼黻帝躬,以臨下民。”
(宋)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米芾 ﹞困於資格,不幸一旦死,不得潤色帝猷,黼黻王度。”
(清)黃遵憲 《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黼黻承平時,無賢幸無奸。”

典故

黼黻,最早出自周制,天子服十二章紋樣,分別為:日 月 星 山 龍 華蟲 宗彝 藻 火 粉米 黼 黻
天子服十二章實物天子服十二章實物
由上可見,黼黻最早分別表示兩種事物。“黼”專指“斧”,半黑半白的斧型圖案,天子服之,取其斷。“黻”專指正反兩“弓”相背的圖案,象徵君臣合離,也有說象徵被惡向善的。在之後歷朝歷代的服飾改革當中,天子服飾仍保留著十二章紋樣,並且部分紋樣改型滲透到達官顯貴的朝服當中,並逐漸普及到民眾的視野中,泛指為華服以及服飾上的美麗花紋,引申為文章中的華美辭藻。

示例

《紅樓夢》第三回曹雪芹榮禧堂聯:
座上珠璣昭日月;
堂前黼黻煥煙霞。
元會詩
(魏)曹植
初歲元祚,吉日惟良。
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尊卑列敘,典而有章。
衣裳鮮潔,黼黻玄黃。
清酤盈爵,中坐騰光。
珍膳雜遝,充溢圓方。
笙磐既設,箏瑟俱張。
悲歌厲響,咀嚼清商。
俯視文軒,仰瞻華梁。
願保茲善,千載為常。
歡笑盡娛,樂哉未央。
皇家榮貴,壽考無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