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發禮

袁發禮,西果園郵政所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的大山深處,郵遞員兼任山區送貨郎,他所負責分送郵件的路程要經過兩個鄉鎮的4個行政村和近40個自然村。幹了30年的鄉郵員,他所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赤道27圈,這條郵路上的村民沒有一個不認識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發禮
  • 外文名:Yuanfali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郵遞員
  • 主要成就:榮登2014年10月“中國好人榜”
  • 出生地:甘肅
人物經歷,相關評論,

人物經歷

西果園郵政所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的大山深處,有這樣一位郵遞員兼任山區送貨郎,他所負責分送郵件的路程要經過兩個鄉鎮的4個行政村和近40個自然村。幹了30年的鄉郵員,他所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赤道27圈,這條郵路上的村民沒有一個不認識他。
1.袁發禮“環遊記”:“繞地球”27圈 郵區山路都走遍
袁發禮生在農村,家住西果園鎮湖灘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孩子,1984年起他開始從事七里河區西果園郵政所郵遞員工作。每個工作日,袁發禮從15公里遠的家裡騎著機車趕到郵政所取件派送,出發前袁發禮要分揀郵車卸下的報紙、信件、包裹等等,並且按著郵路距離的遠近排好順序裝上機車。裝好郵包,騎上機車,袁發禮便開始他一天的行程。
在陡峭的山路上,時而有大車從袁發禮身邊經過,瞬間他便被漫天飛揚的塵土淹沒。有的路段一面是陡峭的岩壁,一面是深深的山溝,路邊上、山溝里都是山上滾落的碎石,袁發禮只好時走時停。有的地方實在太陡,袁發禮只好下車推著摩托前進。有些郵路地處偏僻的自然村,機車無法送達,他就只能靠步行。雨季一來,泥濘不堪,他便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在泥濘的小路上,記不清摔了多少跤。炎熱的夏季,他要冒著高溫酷暑騎行,汗水反覆浸濕衣服,卻從沒聽他叫過苦、喊過累。
過去,袁發禮只能將郵袋身背肩扛,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在泥濘小路,有時要步行50公里才能將信件送到最偏遠的村落。2009年,郵政局給每個鄉郵員配備了專用的機車,袁發禮幹勁更足了。郵件不分時節不因寒暑,總能及時送到大山村民手中。據測算,袁發禮的單程郵路近百公里,一年有3.6萬公里。30年來,袁發禮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繞了地球赤道27圈。
2.袁發禮“淘寶記”:送信送貨交話費 還送速效救心丸
“鄉親們能拿到郵件,就是我最高興的事情。”這是袁發禮常掛在嘴邊的話。在郵路上,袁發禮經常無償幫老鄉乾點力所能及的事。農忙時候,鄉親們會讓他帶種子、殺蟲劑、農藥。農閒時,鄉親們讓他捎一些煙、酒、肥皂之類的生活用品。後來通了電話,交電話費又成了袁發禮的一項服務項目。只要大家需要,他二話不說從不推拖,老鄉們被他的付出所感動,常和他說:“你有需要也可找我們”。
農戶倪永彪對記者講起一個自己的故事。一天中午,妻子心臟病發作,家裡治療藥物已經用完了,他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他想到送郵件的袁發禮,便立即打電話,告訴他自己的妻子急需速效救心丸,需要他的幫助。袁發禮正在送郵件,聽後二話不說就去買藥,“郵件可以送完藥再去送,大不了下班遲一點,救人的事可一點都不能耽誤”。
滿頭大汗的袁發禮將藥送到倪永彪手中,說了“以後有什麼事儘管打電話”後便走了。倪永彪看著騎著機車原路返回的背影,心中默默地念了一聲“願好人一生平安”。
袁發禮付出的辛勞,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說起他多是“實在、質樸、踏實”這樣的字眼。村里一位大爺說起他特別激動,“雪地里走著呢,雨地里也走著呢,忙啊,忙的可都是大家的事啊!”說起鄉親們的誇獎,袁發禮總是顯得羞澀,“應該做的,要對得起大夥的信任嘞。”
3.袁發禮“變形記”:鄉郵員、村主任 倆工作都得做得好
每日奔波辛勞,有時候袁發禮也覺得吃不消,一個月下來收入卻只有一千多元。“工作沒有轉正的機會,我也想過換工作,80歲的老母親只有妻子一個人照顧,自己只是晚上陪陪他們,感覺很內疚。我也想在離家近的地方打打工或在家種地,多幫助家人,減輕一下妻子的負擔。”可是袁發禮轉念想到,現在鄉郵員的工作沒人願意乾,“如果沒有人乾,郵件就沒人送了。”自己從小在這裡長大,人熟地熟,這么一想,袁發禮又放棄了辭職的念頭。
送郵件的路上,總有人和袁發禮打招呼。“老袁,有我家包裹沒有?我那打工的孩子說要寄東西回來。”“袁師傅,進來喝口水再走。”
袁發禮又送郵件又幫助大夥,獲得良好口碑,2007年,他被推選為湖灘村主任。上任第一天,他就給自己定下了“清正、廉潔、守信”的原則,決心要做好民眾的帶頭人。從此,鄉郵員和村主任的工作讓袁發禮忙得更加不可開交,天不亮就出門,回家已是晚上。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如既往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為郵政用戶、轄區民眾熱心服務著。家裡的農活卻全落到他愛人一個人身上,妻子卻總對他說大家的事是第一位的,小家有她就行。年邁的母親也經常提醒他,處處要為村上著想,才能對得起大夥的信任。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袁發禮很感動,鼓足了幹勁帶著村民往前走。
湖灘村是2014年蘭州市整村脫貧村,作為村主任,袁發禮要全面掌握脫貧項目進展情況,要測量硬化小街巷、要修建文化廣場、要整治村容村貌、要挨家挨戶摸底談心……經過努力,現在的湖灘村村容村貌已煥然一新,有平整的文化廣場、內容豐富的文化長廊、嶄新的磚鋪道路,民眾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徹底解決,實現了整村脫貧。
鄉親們欽佩袁發禮舍小家顧大家的行為,袁發禮卻說“既然選擇了這樣的工作,也就代表著民眾對自己的信任,自己沒理由不擔起這份重任,沒理由不為民眾謀福。”他的兩個子女,因為受了父親的影響,也從事了郵政工作。如今袁發禮兒子在七里河郵政局成為一名投遞員,“過去父親總說,看鄉親們拿到郵件時激動的眼神就特別高興。當我把信件送到鄉親手中,他們的問候和笑容能讓我感受到幸福和滿足,那時我便真切明白了父親這么些年的堅持和堅守。”

相關評論

30年,他為山區鄉親帶去的知識和便捷,用腳步丈量著奉獻的路,用汗水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堅持和堅守是一種信念,袁發禮用腳下走出的長路丈量出了人生的長度。一份平凡而又普通的職業,因為有袁發禮這樣默默奉獻的人而突顯出它的重要和神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