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彖

袁彖(447年—494年),字偉才,小字史公,陳郡陽夏人,袁顱之侄。南北朝時期官員、詩人,仕宋、梁兩朝。歷任太子庶子、冠軍將軍、侍中等,隆昌元年去世,諡號“靖子”,袁彖著有文集五卷,收錄於《隋書經籍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彖
  • 別名:偉才、史公
  • 國籍:南齊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陳郡陽夏
  • 出生日期:公元447年
  • 逝世日期:公元494年
  • 職業:官吏、詩人
  • 代表作品:《贈庾易詩》《遊仙詩》
  • 諡號:靖子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仕途履歷,剛直直諫,去世,歷史評價,代表作品,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袁彖字偉才,是陳郡陽夏人。祖父袁洵,曾任吳郡太守。父親袁覬,曾任武陵太守。袁彖少年時便很有風采氣質,喜歡寫文章和討論玄學。被舉為秀才,歷任諸王府參軍,不能實現抱負。袁覬臨終時寫給其兄袁靑的信中說:“史公才識可嘉,足以光耀祖先呢。”史公是袁彖的小名。
服喪未滿,袁靑在雍州謀反被殺,劉彧令人將袁靑屍體投於江中,不許殮埋。袁彖和一個老僕換上平民服裝夜裡偷偷尋找屍體,找了四十多天終於找到。秘密地埋在石頭後崗,親自背土掩埋。身上總是帶著他父親的文集,沒有離開過。明帝駕崩後,才改葬袁靑。堂叔司徒粲、舅舅征西將軍蔡興宗都很器重他。

仕途履歷

袁彖被任為安成王征虜將軍,主簿,尚書殿中郎,出外任廬陵內史,豫州治中,太祖太傅相國主簿,秘書丞。審議國史,檀超認為《天文志》記緯序位度,《五行志》記載當時吉凶預兆,二篇的記載,和實際情形有出入,日蝕屬於災異,應入《五行志》。檀超想設立處士傳,袁彖說:“所作的事關係到國家大業和實用的人,才能被列入傳記。而今隱遁之士,不把皇王放在眼裡,凌駕於將相之上,這是偏介之行,不能讓此風助長,敗壞風俗,因而司馬遷的書中沒有為他們列傳,班固的史里也沒有編入這些人。不過只要有某方面優點,也不應忽略,應當把他們的姓名特長等附在別的簡章里列具出來。”
不久遷任他為始興王友,他堅決推辭。蕭道成派吏部尚書何戢宣旨命他就任,後調任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又以中書兼御史中丞,調任黃門郎,仍然兼任中丞。由於彈劾謝超宗奏章模稜兩可,被免官。不久補安西諮議、南平內史。升任黃門,未受職,便調任長史、南郡內史,統管荊州事務。又任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出任冠軍將軍,監管吳興郡事務。

剛直直諫

袁彖性格剛直,曾以微言冒犯過蕭賾,又與王晏關係不好。世祖在便殿,用金柄的刀子切瓜,王晏在旁邊說:“外邊有關於金刀的種種流言,恐怕用這個東西不合適。”蕭賾愕然,追問怎么回事。王晏說:“是袁彖向臣說的。”蕭賾生氣很久。袁彖到郡後,因支取工資被治罪,免官發付到東冶。世祖游孫陵,眺望東冶,說:“這裡有一位很尊貴的囚徒呢。”數日後,蕭賾與朝臣們駕臨東冶,視察府庫,賞賜酒肉給囚徒,蕭賾指示讓袁彖來和他相見說話,第二天就放了他。不久以白衣身份升掌南徐州政事,又任司徒諮議,衛軍長史,後遷任侍中。

去世

袁彖形體豐滿肥胖,和一般人很不同。每次跟著蕭賾到郊外打野雞,要幾個人推扶,才能走路。自幼喪母,伯母王氏養育他,他侍奉她如親母一樣。閨庭中也是很有孝義的稱譽的。
公元494年(隆昌元年),袁彖去世,終年四十八歲。諡號為“靖子”。

歷史評價

《南齊書》:刑禮相望,勸戒之道。淺識言治,莫辯後先,故宰世之堤防,御民之羈絆。端簡為政,貴在畫一,輕重屢易,手足無從。律令之本,文約旨曠,據典行罰,各用情求。舒慘之意既殊,寬猛之利亦異,辭有出沒,義生增損。舊尹之事,政非一途,後主所是,即為成用。張弛代積,稍至遷訛。故刑開二門,法有兩路,刀筆之態深,舞弄之風起。承喜怒之機隙,挾千金之奸利,剪韭復生,寧失有罪,抱木牢戶,未必非冤。下吏上司,文簿從事,辯聲察色,莫用矜府,申枉理讞,急不在躬,案法隨科,幸無咎悔。至於郡縣親民,百務萌始,以情矜過,曾不待獄,以律定罪,無細非衍。蓋由網密憲煩,文理相背。夫懲恥難窮,盜賊長有,欲求猛勝,事在或然,掃墓高門,為利孰遠。故永明定律,多用優寬,治物不患仁心,見累於弘厚;為令貴在必行,而惡其舛雜也。
贊曰:袁徇厥戚,猶子為情。稚珪夷遠,奏諫罷兵。士章機悟,立行砥名。

代表作品

《贈庾易詩》
《遊仙詩》

家庭成員

祖父:袁洵
父親:袁覬
伯父:袁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