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乃玉(合肥38中物理老師)

袁乃玉(合肥38中物理老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袁乃玉,中共黨員,現擔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教科研處主任,合肥38中物理老師;合肥市行知學校袁乃玉副校長;合肥市瑤海區教育局副局長

一九九七年畢業於巢湖師範專科學校;一九九九年獲“廬江縣教壇新星”;二OO0年獲“巢湖市教壇新星”稱號;二OO二年獲“安徽省教壇新星”稱號;二OO四年在“安徽省2004年度國中理科教師實驗教學基本功競賽”中獲物理學科一等獎,同時榮獲“實驗教學理論(筆試)”單項第一名;二OO五年在“第三屆全國中學物理改革創新(講課與評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二OO六年3月在國家教材編委會組織的教學案例評選中獲一等獎,4月在“安徽省科技館杯第二屆中國小科學實驗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輔導學生在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市、省級獎多人次;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套用物理知識競賽”有2人獲得國家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

先後有多篇論文在全國性報刊《中學物理教學探討》、《中學生學習報》以及省市級刊物《合肥晚報》、《晨報》上發表;安徽省中國小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合肥市物理學科中心課題組成員;合肥市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理事;瑤海區物理兼職教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乃玉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4年8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巢湖師範專科學校
  • 學位/學歷本科
  • 職務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教科研處主任
人物生平,教學隨筆,教學成績,獲獎記錄,

人物生平

最初任教盛橋鎮中
1997年7月,袁乃玉畢業於巢湖師專物理系,同年被分配至廬江縣一所普通的鄉鎮中學——盛橋鎮中擔任數學學科(非本專業)的教學工作。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師是個危險的職業,在他的手中既有可能出現罪犯,也有可能產生科學家。作為一名在農村土生土長的教師,袁乃玉深知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農村的孩子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儘管在最基層的學校任教,但袁乃玉從一開始就對自己嚴格要求。每天他總是早早地來到學校,幫助學生解決頭天晚上積累的難題,下課和放學後又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自己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徵,以便在教學中“對症下藥”。
奧運火炬手:合肥站第198棒奧運火炬手:合肥站第198棒
刻苦練習國語
盛橋鎮中硬體條件差,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閉塞,教科研氛圍也不是很濃,為了儘快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袁乃玉一方面主動拜請當地的優秀教師為師,一方面注意收集各類教研教改信息,不斷地豐富提高自己。他把大量的業餘時間用在了研究教學理論和方法上,年輕教師雙休日聚餐打牌消遣時,幾乎從不見他的身影。由於大學讀的是家鄉的巢湖師專,又在家鄉任教,袁乃玉的方言一直較重,儘管任課學校沒作任何要求,但袁乃玉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國語是必備的基本功。於是,上班後不久,他便從二手市場買來一台舊錄音機,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對著錄音機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一直堅持了半年多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不斷聽到有人誇他的課堂語言音色純正、發音標準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前進道路上的 “絆腳石”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轉變為“鋪路石”。也正是有了這種對教育的執著精神,才有了他後期的厚積薄發。
第一次獲獎
1998年,廬江縣舉行數學優質課評比活動。在鄉鎮選拔前夕,當他拿著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請一位內心佩服的老教師指導時,那位老師卻告訴他千萬不要當真,因為在該學校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位老師在縣級以上比賽中獲過獎。這似乎是一盆冷水澆在了他的頭上,但這盆冷水不但沒有澆滅袁乃玉的熱情,年輕的心中一股不服輸的激情反而被點燃!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通過了層層選拔,最終獲得了廬江縣三等獎,這是袁乃玉第一次走出鄉村學校參加比賽並獲獎,也是那一所學校的歷史第一次被改寫!
巢湖市教壇新星
成功的喜悅更加激勵著他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鑽研,從而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他的課激情洋溢、深入淺出,將理論和實踐有機整合,深受學生的喜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比賽中也倍受專家評審們的青睞,從而捷報頻傳!1999年,他以廬江物理學科教學評比一等獎被授予“廬江縣教壇新星”稱號;2000年,他又以巢湖市物理學科教學評比一等獎被授予“巢湖市教壇新星”稱號; 2002年,通過層層的選拔和考驗,最終他獲得了安徽省第二屆“教壇新星”稱號。
袁乃玉副校長課後點評袁乃玉副校長課後點評
教導學生,獲全國性物理大獎
艱苦的教學環境對於懦弱者往往意味著消沉和淪落;而對於勇敢者恰恰意味著堅韌和希望。由於袁乃玉所在鄉鎮中學學生沒有過在較高級別的競賽中獲獎的先例,所以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都對一些大型賽事不報希望。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袁乃玉在自己任教初二班級中挑選出幾位苗子,每周堅持為他們義務輔導兩次,一年多的時間從不間斷,並且他不斷地給予他們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起“相信自己不比城市的孩子笨”的信心。第二年,他所輔導的學生在“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中一舉獲得了全國二等獎,那一所學校的歷史又一次被改寫!
破格進入38中任教
2002年,正是因為他的這種“不甘平庸,力求奮進”的拼搏精神打動了重視人才的合肥三十八中學領導,從而得以被瑤海區以“綠色通道”的方式破格引進。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後,三十八中優越的教學條件、濃郁的教研氛圍使他如虎添翼,創造的激情得以更充分的釋放。2004年,袁乃玉老師代表合肥市參加“安徽省第二屆理科教師實驗教學基本功大賽” 獲得一等獎,並且在其中的“實驗教學理論筆試”中獲得了安徽省第一名; 2005年,他又代表安徽省參加“第三屆全國物理創新教學大賽”並一舉獲得全國一等獎第一名;2006年3月,他設計的教學案例《科學探究:法拉第電磁感應》通過了全國教材編委會專家組的審查,被評選為國家一等獎。

教學隨筆

“實踐+反思”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儘管各類榮譽接踵而來,但袁乃玉始終沒有放棄對教學藝術至高境界的探尋。從2001年開始,他就堅持每天將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心得體會以“教學隨筆”形式記錄下來,以從中汲取營養,從而更好地滋潤課堂。以下是袁乃玉“教學隨筆”
中節選的一篇:
下午在八(9)班講“壓強”這一節練習時,有一道題是要求學生解釋:為什麼使勁捏雞蛋捏不碎,但在桌角輕輕一碰就碎了?我本打算請同學們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論上的分析,然後再回家動手體驗。這時候呂小龍突然站起來說:我這兒準備了雞蛋,請老師示範給大家看,我一邊表揚呂小龍的認真準備一邊接過雞蛋,出乎意料的是,我只稍稍一使勁雞蛋就立即碎了,蛋黃和蛋清粘得我一手。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有 “預謀”的“惡作劇”,同學們顯得也很緊張,以為我一定要生氣發火。但是我沒有生氣,反而很鎮定地微笑著,同學們頓時哄堂大笑。我靈機一動,問學生:今天是不是“愚人節”?同學們說:“不是,愚人節應該是4月1號”,我又說今天呂小龍創造了一個幽默,給大家帶來了歡樂,不過這樣的玩笑可不能經常開,因為愚人節一年可只有一次呀!這樣,師生很快又進入了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接下來我提問:按說雞蛋是捏不碎的,為什麼呂小龍給老師的雞蛋一捏就碎呢?請呂小龍為大家解釋一下。呂回答:因為它本來就有裂痕,我又追問:那么一隻完好的雞蛋呢?呂給出了大家都很滿意的回答。
袁乃玉副局長到訪55中調研教育袁乃玉副局長到訪55中調研教育
晚上我在燈下做了很認真的反思:今天在捏碎雞蛋的一瞬間,頭腦中的確閃過了因為被愚弄而想發火的念頭,但如果當時自己因為學生的一個善意的惡作劇而發火,傷害的可能不僅是自己與呂小龍之間的師生感情,更重要的是給全班同學留下了老師很“古板”的印象,並且這一節課的課堂氛圍必然會變得沉悶壓抑。相反,自己的沉著和機智使得今天的課堂變得輕鬆愉悅,我想這樣一定會使每一位同學對今天所要鞏固的知識點“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我應該感謝呂小龍!
……
在2004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的教育教學表彰大會上,作為教師代表發言,當袁乃玉捧著自己幾年來記錄的近10本厚厚的筆記走上主席台時,台下的老師震驚了,當聽完了他從中選出的隨筆現身說法後,三十八中學每一位老師的心靈更是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的這種“水滴石穿”的恆心和毅力已經並且將會一直影響著每一個具有鑽研精神的三十八中人!

教學成績

在鑽研教學、積極反思的同時,袁乃玉老師還閱讀了大量的理論書籍,並試著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文章,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文章陸續在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2003年,《你知道看到物體的原因嗎?》和《動之以“情”,曉之以“景”》先後在國家級基礎教育刊物“中學物理教學探討”上發表;2004年,《中考物理複習的三點建議》在合肥晚報上發表,2005年,他的中考指導文章《加強實驗探究,側重動手能力》被“合肥晚報”、“江淮晨報”“安徽市場報”刊登和轉載後,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2005、2006年,他的《“力的示意圖”錯解分析》、《“分子和原子”知識精析》和《“電阻和滑動變阻器”疑難解析》等文章先後在 “中學生學習報”上發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新課程改革對於每一位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為了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課餘時間,袁乃玉老師帶動一批老師組成“合肥三十八中科技創新輔導小組”,他們將一些學有餘力、愛動腦筋的學生組織起來,義務為他們開展各項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的輔導工作,並取得了很大的突破。2004年4月,他所輔導的學生姚躍獲合肥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姚躍同學是一個身高僅有1.2米的殘疾孩子,原本他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各方面也都表現平平,但袁乃玉老師發現他在物理課堂上比較活躍,並且動手能力較強,於是動員他參加了“科技創新興趣小組”,通過一次次的交流與合作,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慢慢地,同學們發現姚躍變得十分開朗、充滿激情。特別是獲得合肥市一等獎後,姚躍象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己建立了一個殘疾人網站(這或許是合肥市第一個殘疾人個人網站),結識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通過網站相互傳遞自強不息的信心和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並呼籲大家對殘疾人給予理解和關愛。正因為這些努力和影響,2004年,姚躍被我國殘聯推選參加“巴塞隆納世界殘疾人大會”,並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在大會上作了精彩的發言。從而受到世界各大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對姚躍培育的成功體驗也大大激勵著袁乃玉繼續奮鬥的信心和激情。2005年他又與張愛生老師合作,輔導時嬌同學獲合肥市第二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田興成、許銳、鄧琳琳等同學獲三等獎;2006年,在與梁珀、張愛生等科技輔導員的共同努力下,三十八中的科技創新工作更是取得了輝煌的收穫,其中青少年科技創新獲市一等獎3項,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1項,電腦機器人大賽中也獲得了省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位居合肥市同類學校的前列。特別是獲得國家獎的胡昊榮同學,將被授予合肥市“市長獎”,這必然對她以後的成長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學生的進步也無形中推動了袁乃玉老師自己的進步,在剛剛結束的“安徽省科技館杯第二屆中國小教師科學實驗創新大賽”中,他設計的參賽作品“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由於創意巧妙,效果明顯,獲得了專家評審們的一致好評,從而在全省14個地市的28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安徽省一等獎!
其本人還多次承擔省、市、區級研討課的教學任務,2002年8月,合肥市開始啟動新課程改革,袁乃玉老師在合肥學院執教的示範研討課,受到了來自合肥市區和三縣的共300多名教師的一致好評,並被“中國教育頻道”節選播出;2004年3月,“全國校長論壇”在合肥召開會議,袁乃玉老師的匯報課受到了與會校長們的高度評價;2006年,在東北師大組織的“全國課題研討會”上,袁乃玉老師所上的“走進微觀世界”一課,被來自全國的老師們稱讚為具有高度藝術性的課!他還多次承擔“合肥市教師繼續教育”的講座任務,他清新活潑、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學風格對合肥市的國中物理教學產生了較深遠的影響。
2005年,在擔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教科研處主任以後,他始終把打造一批名師作為自己教研工作的目標和追求。他勤奮鑽研,努力使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和突破。推行的“師徒結對”、“推門聽課”“教育敘事”等教研製度,受到了多家媒體的關注,並在兄弟學校廣泛推廣。他對教研工作求真務實,成效顯著,學校在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多項領域均有多人次獲得省級、國家級獎項。其中,國家級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獲國家“十五”重點課題優秀獎;剛剛畢業參加工作只有兩、三年的陳敏老師獲安徽省優質課評比二等獎;語文教研組獲得了“合肥市先進教研組”的榮譽稱號等。
雖然從事行政工作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但他始終沒有降低自己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標準和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把每一節課都上成精品;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是他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理想和追求。正因為如此,他所帶的班級在各種考試和競賽中都出類拔萃、名列前茅!2005年,在“第十五屆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中,他所輔導的卜曉帆和沙先河兩位同學分別獲得了合肥市第一、第三名的好成績!
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傾注了袁乃玉大量的心血,甚至是以犧牲對自己孩子的愛換來的。袁乃玉的女兒就在38中的附屬幼稚園上學,與38中僅一牆之隔,但孩子在幼稚園的三年中,他接送的次數加起來總共還不到10次。每天清晨,由於擔心班上的學生頭天晚上複習時遺留了難題要詢問自己,他便早早地去了學校,此時孩子還沒有起床;每天傍晚,他往往最後一個離開校園,走上行政崗位後就更忙了。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參加單位集體活動下午不能接小孩,所以中午在家千叮萬囑讓他記著接孩子。下午放學後,正好一位家長過來了解情況,袁乃玉耐心而熱情與家長交流,等送走家長、急匆匆地趕到幼稚園時,天早已全黑了,學校只剩下老師在陪著孩子一個人。妻子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的全身被蚊蟲叮咬起許多紅腫後,心疼得直掉眼淚。後來,每當妻子單位忙得脫不開身時,她便經常請朋友幫忙,因為她再也不放心讓自己的丈夫接孩子了。
在家中,袁乃玉並不能算是一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但在工作崗位上,他卻處處體現了一個優秀教師的本色。每一次,在各年級開展的教學改革研討活動中,都能看到他活躍的身影;每一月,在學校閱覽室的登記手冊中,他的借閱次數往往是最多;每一天,在學校門衛室值班人員的目光中,他經常是最後一個離開校園。幾年來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績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評。2003年,他被吸收為“合肥市中心課題組”成員,2004、2005年被分別聘為“安徽省中國小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合肥市中學物理教學研究會理事”和“瑤海區兼職教研員”, 2006年,他被光榮地評為“瑤海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袁乃玉在自己的教學隨筆中這樣寫到:我所從事的是一個影響人一生的、值得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只有獨具慧眼,用心去觀察,才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才會看到每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美麗的花朵!
近些年來,袁乃玉在一直不斷地努力用心、用愛關注著他的每一個學生,並嘗試著將他們的潛能不斷地放大,從而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鮮艷的花朵。
2010年3月25日下午,瑤海區教育局袁乃玉副局長、辦公室楊傳海副主任等領導一行到訪55中,就教育均衡發展開展調研。 座談會上, 袁乃玉副局長首先全面闡述了瑤海區教育局在促進教育均衡方面作出的實踐探索和努力;強調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教育,最佳化資源配置,從根本上解決城鄉、校際之間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實現教育公平目標,推動全區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接著,袁局長認真聽取了朱家芳校長與10多位老師有關均衡教育現狀與發展方面的思考和構想。大家真誠探討,共同為瑤海教育的均衡發展獻計獻策,氣氛熱烈。

獲獎記錄

2002年7月獲安徽省第二屆“教壇新星”稱號
2003年7月《你知道看到物體的原因嗎?》在國家級刊物“中學物理教學探討”發表
2003年8月《動之以“情”,曉之以“景”》在國家級刊物“中學物理教學探討”發表
2004年4月輔導學生姚躍獲合肥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2004年4月指導學生李乾坤物理競賽獲“國家二等獎”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2004年6月《中考物理複習的三點建議》在合肥晚報上發表
2004年12月實驗教學理論筆試獲省第一名
2004年12月實驗教學基本功競賽獲省一等獎
2005年4月輔導學生時嬌獲合肥市第二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2005年4月輔導學生田興成、許銳、鄧琳琳獲合肥市第二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2005年3月《加強實驗探究,側重動手能力》在合肥晚報上發表
2005年3月《“力的示意圖”錯解分析》在國家級刊物“中學生學習報”上發表
2005年11月《“分子和原子”知識精析》在國家級刊物“中學生學習報”上發表
2005年4月指導學生物理競賽獲國家一等獎,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2005年8月全國物理教學創新大賽獲國家一等獎
2006年3月教學案例評選獲國家一等獎
2006年4月指導學生鮑晨陽物理競賽獲國家二等獎,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2006年4月輔導學生陳雨琴、杜凌漢獲合肥市第二十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同時獲安徽省二等獎)
2006年4月輔導學生傅靖獲合肥市第二十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2006年4月輔導學生高翔獲合肥市第二十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2006年4月在“安徽省科技館杯第二屆中國小科學實驗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
2006年6月被授予“瑤海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