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烘乾砂型

表面烘乾砂型

乾型砂是以粘土和膨潤土作粘結劑的一種型砂。乾型砂製成的砂型(芯)都需要經過烘乾,因此濕態強度可以稍低一些,含水量可以稍高一些,以達到較高的乾強度。乾型主要靠塗料保證鑄件表面質量,對原砂化學成分和耐火度要求不很高。砂型表面可以塗刷水基塗料,也可以採用粒度較粗的原砂,型砂可以有較高的透氣性,不容易產生沖砂、粘砂、氣孔等缺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面烘乾砂型
  • 形成:粘土和膨潤土作粘結劑
  • 含水量:高
  • 透氣性:高
  • 用途:澆注中、大型鑄件
  • 烘乾溫度:350-400300-360250-300
基本特點,各種材料的選用,乾型砂和表乾型砂的配比和性能控制,工藝,混制工藝,烘乾工藝,舊砂回用及性能控制指標,

基本特點

乾型主要用於澆注中、大型鑄件。型砂和砂型的質量都比較容易控制,但鑄件尺寸精度較差,砂型需要專門的烘乾設備,生產周期較長,因此在許多方面乾型正逐漸被自硬砂型所代替。
表乾型砂的主要特點是採用粗砂、活化膨潤土和加入木屑。表乾型砂的性能及配製基本兼有濕型砂和乾型砂的要求。表乾砂型不需專門的烘乾設備,生產周期比較短,清砂也比較容易,但它對型砂性能和工藝操作要求比較嚴格。表乾砂型主要用於澆注中型鑄件,其中較大的達十幾噸重。

各種材料的選用

(1)原砂鑄鐵件和鑄鋼件的乾型大多採用粒度較粗的原砂。例如,40/70目以上。非鐵合金鑄件乾型所用原砂其粒度則較細,一般為70/140目和100/200目。
(2)粘結劑表乾型砂一般都採用鈉膨潤土或採用濕強度和熱濕拉強度較高的鈣膨潤上作粘結劑。乾型砂所用的粘土應具有一定的乾強度和耐火度。
(3)附加物形狀比較複雜的砂芯和砂型可在型砂混合料中加入可以提高退讓性和潰散性的附加物。

乾型砂和表乾型砂的配比和性能控制

(1)配比干型砂和表乾型砂主要由新砂、舊砂、粘土、膨潤土、附加物和少量的水所組成。鑄鐵件和非鐵合金鑄件用的乾型砂和表乾型(芯)砂,舊才回用量一般占50~80%。鑄鐵表乾型砂中膨潤土加入量在5~10%之間,總含泥量要求控制在16~18%以下;如採用鈣基膨潤土還須在配砂時加入占膨潤土量4%左右的碳酸鈉進行活化處理。鑄鐵件的乾型砂中粘土和膨潤土的總量控制在8~12%,兩者比例一般在1:1左右,可根據鑄件大小適當調整。表乾型砂和芯砂中一般還加入0.5~1.5%的木屑,還可加入2~3%的石油瀝青乳濁液或其它有機水溶性粘結劑。
鑄鋼件用的乾型砂大都採用新砂配製。膨潤土及粘土的加入量占10~15%,有的芯砂和型砂中還加入1.5~3.0%的有機水溶性粘結劑。
(2)性能控制對乾型砂和表乾型砂除含水量、濕透氣性、濕壓強度等性能外,表乾型砂應著重控制其熱濕拉強度,乾型砂應著重控制其乾強度。

工藝

混制工藝

乾型砂的混制工藝與濕型砂基本相同。混秒時間一般在5~15min之間。鑄鐵表乾型砂的混砂時間一般均在10min以上。

烘乾工藝

乾型和表乾砂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烘乾工藝的控制。表乾砂型在每刷一次水基石墨塗料後,要經過自然乾燥(如24h)或噴烘才可刷下一遍塗料。厚大鑄鐵件往往要刷2~3遍塗料。砂型的烘乾溫度見表3。烘乾後的砂型,乾燥層深度一般都在50mm以上,砂芯的乾燥層深度更大一些。

舊砂回用及性能控制指標

和濕型砂一樣,乾型砂及表乾型砂需要定期對舊砂的總含混量和有效膨潤上含量及pH值進行監測相應調整新砂和舊砂的比例,以求得型砂和芯砂性能的穩定。總含混量至求控制在16~18%以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