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衛輝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的通知

《衛輝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衛輝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的通知》是衛輝市人民政府2015年5月19日發布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輝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衛輝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的通知
  • 地區:衛輝市
檔案內容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及駐衛單位:
現將《衛輝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衛輝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
今年(2015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重要一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防汛抗旱事關全局、意義重大,為科學有序地組織調度我市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工作,確保我市各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到有計畫、有準備地防禦洪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新鄉市防汛工作方案及河道、水庫防洪任務要求,結合我市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今年(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形勢
防汛抗旱工作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做好今年(2015年)的防汛工作,全面實現安全度汛,對促進我市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繁榮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總的來看,目前我市防洪抗旱工程體系依然薄弱,還不能很好地適應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水旱災害仍是我市的心腹之患,防汛形勢依然嚴峻。首先,我市地處暖溫帶,夏季受季風控制時間長,降雨時空分布極為不均,汛期降雨量占到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又多集中在“七下八上”的幾場降雨中,極端時80%——90%集中在汛期的幾次降雨過程,暴雨洪水的突發性極強,極易造成洪澇災害,而汛期過後降雨稀少,水旱災害頻繁發生;其次,我市防洪工程體系、主要河道防洪標準偏低, 3座中型水庫和3座小型水庫都已進行除險加固,但未經高水位運行,汛期應加強防守,確保全全度汛;第三,城市和行業防洪排澇標準普遍偏低,基礎設施不完善;第四,蓄滯洪區安全建設相對滯後,超標準洪水預案實施難度大;第五,缺乏必要的抗旱水源保障;第六,部分幹部民眾的防洪抗旱意識淡薄,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應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以確保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二、防汛抗旱工作總體目標
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總體目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防為主、統籌兼顧、防汛抗旱兩手抓的方針,多策並舉,強化措施,確保在規定防洪標準內,主要河道堤防不決口,水庫不垮壩,平原排水暢通,城市安全度汛,主要交通幹線正常通行,工礦企業正常生產;遇超標準洪水時有應對措施,全力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千方百計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三、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水庫防汛
我市有中型水庫三座,小(1)型水庫一座,小(2)型水庫二座。現都已進行除險加固,但尚未經過高水位運行。管理單位汛前要完善水庫大壩防洪搶險應急預案,汛期要嚴格執行《新鄉市中型水庫2015年汛期調度運用計畫》和《衛輝市小型水庫調度運用計畫》,在規定的防洪標準內,確保工程安全,發揮水庫效益;遇超標準洪水時要全力搶護,保證主壩安全,並及時通知下游各級防汛指揮機構,作好下游民眾安全轉移工作,避免人員傷亡。要認真落實水庫防汛責任制,建立健全水庫安全責任制,按照防洪應急預案,落實有關度汛措施,備足搶險物資,組建好搶險隊伍,裝備好通信、預警設施,搞好水情、雨情測報工作,確保主壩安全及庫區下游民眾生命安全。
1.正面水庫:壩頂高程400.8米,防浪牆高程402.0米, 汛限水位395.0米,保證水位398.67米,校核水位400.53米,最大入庫流量3804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3288立方米/秒,已達50年一遇設計防洪標準,1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庫水位超過395.0米時,溢洪道自由泄洪,上基幹民兵25人防守;庫水位到398.67米時,上基幹民兵100人防守。汛期應加強位移、揚壓力和壩體滲漏量觀測工作。遇超標準洪水時,應加強防守,並及時通知獅豹頭水庫、塔崗水庫管理所做好搶護準備。
2.獅豹頭水庫:壩頂高程314.7米,防浪牆高程315.7米,汛限水位302.5米,保證水位309.33米,校核水位313.67米,最大入庫流量4202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4006立方米/秒,已達50年一遇設計防洪標準,2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庫水位超過302.5米時,溢洪道自由溢洪,上基幹民兵25人防守;庫水位到309.33米時,上基幹民兵100人防守。汛期應加強位移、揚壓力和壩體滲漏量觀測工作。遇超標準洪水時,應加強防守,並通知塔崗水庫管理所,鐵路部門和下游民眾做好搶險、安全轉移工作。
3.塔崗水庫:壩頂高程185.0米,防浪牆高程186.2米, 副壩壩頂高程186.0米,汛限水位177.0米,保證水位181.65米,校核水位184.84米,最大入庫流量5146.7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4946.7立方米/秒,已達50年一遇設計防洪標準,2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庫水位超過177.0米時,溢洪道自由溢洪,上基幹民兵60人防守;庫水位到181.65米時,上基幹民兵200人防守。汛期應加強位移、揚壓力和壩體滲漏量觀測工作。遇超標準洪水時要全力搶護,並通知鐵路、高速公路部門和下游民眾安全轉移。
4.香泉水庫:壩頂高程287.6米,汛限水位278.9米,保證水位283.43米,校核水位285.75米,最大入庫流量1525.9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1352.5立方米/秒,已達50年一遇設計防洪標準,1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庫水位超過278.9米時,溢洪道自由溢洪,上基幹民兵25人防守,庫水位到283.43米時,上基幹民兵200人防守。汛期要加強觀測,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水情、雨情和險情,通知下游作好安全轉移工作。遇超標準洪水時要全力搶護,保證主壩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5.扁擔溝水庫:壩頂高程251.35米,汛限水位248.05米,保證水位250.13米,校核水位250.99米,最大入庫流量96.0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71.58立方米/秒,已達20年一遇設計防洪標準,1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庫水位超過248.05米時,溢洪道自由溢洪,上基幹民兵15人防守,庫水位到250.13米時,上基幹民兵50人防守。汛期要加強觀測,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水情、雨情和險情,通知下游作好安全轉移工作。遇超標準洪水時要全力搶護,保證主壩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6.下棗莊水庫:壩頂高程195.49米,汛限水位193.15米,保證水位195.14米,校核水位195.49米,最大入庫流量102.84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80.05立方米/秒,已達10年一遇設計防洪標準,2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庫水位超過193.15米時,溢洪道自由溢洪,上基幹民兵15人防守,庫水位到195.14米時,上基幹民兵50人防守。汛期要加強觀測,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水情、雨情和險情,通知下游作好安全轉移工作。遇超標準洪水時要全力搶護,保證主壩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二)河道防汛
衛河、共產主義渠是我市防洪除澇的兩條骨幹河道。衛河(孫杏村鎮汲城村至上樂村鎮曲律村)堤防長41公里,承擔東、西孟姜女河、鏡高澇河、人民勝利渠、新鄉市和我市共產主義渠以南地區的排澇任務;共產主義渠堤防(107牧野大橋至頓坊店鄉下馬營)長26.5公里,承擔上游八個縣市的泄洪任務。兩河要按照河南省、新鄉市規定的河道汛期調度運行方案執行。共產主義渠衛輝站,堤頂高程72.08米,警戒水位68.85米,保證水位70.85米,保證流量1500立方米/秒;衛河衛輝站堤頂高程71.26米,警戒水位67.05米,保證水位69.05米,保證流量160立方米/秒。
兩河防守措施:達到警戒水位,每公里上堤5人防守(巡堤);達到保證水位,每公里上堤10人防守(巡堤);超過保證水位,每公里上堤20人防守(巡堤)。超標準洪水時,要固守兩河右堤,做到水漲堤高,並在下游有計畫的分洪。
東大沙河在我市境內長18.7公里,李源屯鎮、龐寨鄉及有關村莊要加強堤防防守,並注意排澇,確保堤防安全。
東孟姜女河和長虹渠是排澇河道,衛輝市河道管理處在汛期應隨時掌握東孟姜女河水情,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衛河、共渠、東孟”堤防的防守重點是:固守衛河、共產主義渠全線右堤及東孟姜女河的左右堤防, 並注重衛、共42座涵閘、路口、險工險段的防守,保證市區安全。
(三)蓄滯洪區防汛
按照省和新鄉市防汛方案規定:共產主義渠淇門劉莊閘、淇縣大李莊閘在汛期全開泄洪,小李莊水位超過66.1米時,根據洪水組合情況相機在枋城淇河左岸向共渠西分洪或在淇門衛河右岸向長虹渠分洪。
共產主義渠衛輝市區以上遇超標準洪水時,要炸開北閣門外兩橋間阻水路基。並全力以赴,堅守堤防,做到水漲堤高,確保新鄉市區和我市市區安全。
蓄滯洪區內的鄉鎮村應做好搶險和民眾轉移準備。向蓄滯洪區民眾發放《蓄滯洪區遷安救護明白卡》,制定遷安救護方案。在防洪標準內,有護村堤的村,要組織民眾全力護堤、排水,同時組織老、弱、病、殘人員轉移到高處;沒有護村堤的村,事先要制定轉移方案。遇超標準洪水,按遷安救護方案執行,轉移安置做到轉移“組織、方式、路線、地點、人員”五落實。儘量減輕災害損失。
(四)城市防汛
城市防汛主要有防洪和排澇兩項任務。
1.防洪:要固守共產主義渠唐莊界至黃土崗橋、衛河唐莊界至司灣東孟姜女河入口處右堤和東孟向陽橋至司灣入衛河處左堤。汛期要嚴格執行防汛責任制,加強防守,確保大堤安全。衛河裁灣和東孟姜女河改道新築堤防長12.65公里,未經大洪水考驗,要重點防守。汛期要加強穿堤涵閘的防守,保證堤身安全,並適時啟閉閘門。
2.排澇:主要是利用北關排(從北關到司灣涵閘和北關至東孟姜女河提排泵站)、西關排(從衛輝市場到南馬頭)、東關排(從南門到東關提排涵閘,從玉帶河到東關提排涵閘)、紗廠排、李良屯排(建築公司後)及李良屯(西環路衛河橋)提排站等排水系統排水。汛前要做好各提排泵站的檢查、維修和試車工作,確保汛期正常運行。當護城河原城關排水站水位超過警戒水位66.5米時,根據情況相機開啟南馬頭、司灣、北關、東關、李良屯等提排泵站排水,盡力減少澇災損失。同時對市區內排水溝渠要在大汛前認真檢查,全面清淤疏浚,要保證城區設計標準內降雨不成災,遇超標準洪水積極組織提排,保證交通、生產、生活及重點設施正常運行。城鎮建設要配套完善防汛排水設施。
同時,還要做好醫院、學校等單位危房臨時搬遷的準備工作,做到人員、地點、措施三落實。
(五)平原除澇
低洼易澇區的柳衛坡、汲城窪、邵莊坡和南沙河等地區,經過多年的治理,目前已基本達到三至五年一遇的排澇標準。這些地區要保證排水暢通,做到標準內降雨不成災,超標準降雨及時排。所有排澇涵閘要保證適時啟閉,所有影響排澇的路埂、堤壩及時拆除,保證小溝通大溝,大溝通河流。如遇超標準澇水,當衛河、東孟河水位低時,可利用所有排水涵洞向衛河、東孟河排水;當衛河、東孟河水位高時,應及時封堵衛河、東孟姜女河上的涵洞、閘口,防止倒灌,並組織勞力和排水機械,儘快排除積水,最大限度地減輕內澇災害。
邊界地區應發揚團結治水精神,本著水流自然的原則,不準亂扒亂堵,禁止災害“搬家”。要教育沿河民眾,不準在河道內植樹堵壩、堆放垃圾等進行新的人為設障活動。如有此類活動的,要按“誰設障、誰清障”的原則立即清障,確保排水暢通。
(六)山洪災害防禦
加強山區防洪,對滄河、香泉河、十里河等山區河道所在鄉鎮要制定好防洪預案。我市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太公鎮、獅豹頭鄉、唐莊鎮、安都鄉,國土資源部門、地礦局要加強檢查和指導,有關鄉(鎮)村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山洪災害預警、防禦預案, 發動民眾對山洪、滑坡、土石流等山洪災害危險點的普查和監測, 要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把防禦山洪災害的責任制落實到鄉鎮、村、組,要把“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山洪災害防禦明白卡”發放到受威脅的每戶居民手中,增強幹部民眾的防災和主動避災意識。定期對山洪災害預警設備及設施進行檢查,做好運行維護工作,確保一旦發生山洪災害,能及時做好預警和民眾安全轉移工作,儘量避免人員傷亡。
(七)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防汛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在我市境內長21公里,位於山前丘陵區,因原山前排水為分散排水,現通過南水北調工程變為集中排水。汛期洪水流量大,對南水北調工程和當地居民生命財產危害嚴重,因此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防汛任務非常艱巨。按照南水北調工程管理範圍內的防汛工作由工程建設方負責、征地紅線外的防汛工作由沿線地方政府負責的原則,將南水北調工程和工程行洪影響區的防汛責任真正落實到部門、到單位、到人頭。針對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部分的河渠交叉、左岸排水等建築物上下游不暢,紅線外防汛影響工程建設滯後的實際情況,各防汛責任人要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轄區內與南水北調工程有關的防汛工作,建立完善防汛組織機構,發生險情、災情時,領導幹部要第一時間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採取有力措施予以處置。
(八)行業防汛
鐵路、交通運輸部門要組織人員對橋涵、路基、場站及山坡等重點地段進行檢查,對影響度汛安全的隱患要抓緊進行處理,並將防汛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堅持晝夜巡查,隨時監測和報告情況,保證設計標準內降雨交通線路正常運行。對遇超標準洪水,要制定迂迴通行方案和搶修措施,全力保證運輸暢通。交通運輸部門在遇大汛時,還要及時為緊急搶險和撤離人員組織所需運輸車輛。教育、旅遊部門要建立和健全防汛制度和體系,制定完善防汛方案。汛前要對防汛安全設施和措施認真檢查,責任明確到人。教育部門負責做好學校危房改造,落實汛期安全度汛方案,加強在校學生防汛意識的教育和宣傳,暴雨洪水發生後及時組織學生安全轉移。旅遊部門負責旅遊景區以及設施的安全管理,汛期根據天氣情況合理配置旅遊路線,確保遊客安全。
工礦企業的防洪保全工作由其主管部門負責,要制定防汛預案,落實防汛責任人。汛前對安全度汛設施要抓緊整修,確保防洪標準內安全生產。工礦企業的防洪安全檢查和度汛情況,要及時上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九)抗旱工作
要嚴格執行《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細則》(省政府令第134號),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抗結合和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要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協調生產和生態用水。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強抗旱設施建設,堅持全面規劃、開源、節流和保護並重,最佳化資源配置,大力推廣節水先進技術,積極推行節約用水的生產生活方式,努力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要加強抗旱服務組織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其在抗旱減災中的作用。要加快抗旱減災體系建設,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四、防汛抗旱工作的措施
完成上述各項防汛抗旱任務,確保我市度汛安全,必須落實以下措施:
(一)及時調整防汛抗旱機構
衛輝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設城市、水庫、河道等分指揮部。針對有關鄉(鎮)領導班子成員變動的實際情況,要儘快調整充實基層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組成人員,各行業系統、企事業單位要建立專門的防汛機構,並配備防汛專職人員。各級防汛抗旱機構要抓緊進行調整、充實,並負責做好轄區內、系統內的防汛工作,保證防汛抗旱調度正常運轉。
為加強對防汛抗旱工作的領導,防汛抗旱機構都要建立嚴格的防汛值班、帶班制度,值班時限從5月15日起至10月1日止,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長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因公外出必須對防汛抗旱工作做好安排。各級防汛抗旱值班人員要隨時掌握當日氣象狀況和汛情、旱情動態,分析研究防汛抗旱對策,按照省、市下達的調度運用方案,實施正確的指揮調度,並動員社會一切力量,採取一切有效措施,盡力把水旱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認真落實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關於《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防汛抗旱職責》及《新鄉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認真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各鄉(鎮)、各部門黨政領導成員都要明確分工,把防汛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人員,各防汛責任人、各防汛成員單位都要對自己分管的防汛任務、防汛措施、存在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出現汛情時,各相關領導要按責任分工,親臨一線指揮。各級防汛抗旱辦公室要加強自身建設與管理,為各級領導當好參謀。
全面實行崗位責任制。水庫責任:正面、獅豹頭兩水庫及塔崗水庫西頭小副壩由獅豹頭鄉負責;塔崗水庫主壩及主壩以東由安都鄉負責;香泉水庫由太公鎮負責;四座水庫啟閉機和水文觀測設備的檢查、維修由市水利局滄河管理處負責。扁擔溝水庫、下棗莊水庫由安都鄉負責。河道責任:各鄉鎮及城市防指防汛責任段仍按以往年度劃定的範圍不變。各防指責任段內如有需要調整責任分工的,由其內部自行解決,然後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備案。黨政軍各級領導也要分片、分段、包乾、分工負責,從汛前檢查、汛期防守,到汛後總結,實行一包到底,誰出了問題,誰承擔責任。各級防汛抗旱機構負責人要在會後立即上崗到位,坐陣指揮。2015年各項責任制和責任人名單將在新聞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高度重視水旱災害統計和減災效益分析工作,嚴格按照《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水旱災害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辦旱〔2011〕19號)要求,明確災情統計工作的領導和責任人,對統計報表實行嚴格執行審查、簽批制度,確保災情上報不漏、不錯、不虛,做到及時、準確、可靠。防汛抗旱與民政部門要相互協調,密切配合,統一標準,嚴防亂報、錯報或弄虛作假。要加強統計、評估隊伍的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和工作水平,按照規範要求評估、分析減災效益,快速準確上報水旱災情。
(三)抓緊對防洪工程的檢查和維修
認真進行汛前大檢查是發現問題、並把問題解決在大汛到來之前的重要措施。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對水庫、河道、堤防、路口、涵閘、泵站、排水渠系等防洪除澇工程全面進行“拉網式”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修復,切實從工程上做好防洪準備。
對水庫的閘門、發電設備和衛河、共產主義渠、東孟姜女河、護城河、圍村堤上的涵洞、涵閘、路閘、啟閉設備、排水設備,要進行檢修試車,保證啟閉靈活,正常運轉。
共產主義渠堤防路口堤身單薄,應備足土牛,以備堵復加固,所在鄉(鎮)、村務必在6月20前完成,保證度汛安全。黃土崗至下馬營堤段散浸嚴重,汛期要加強防守。
共產主義渠、衛河、東孟姜女河大堤,每隔50米備土牛25方,堆放於外堤肩下,提倡用漿砌石砌成,成長方形(8m×3m×1.5m),以備搶險用土。滯洪區內圍村堤要加強管理,按標準修復完善圍村堤工程。沒有設路閘的圍村堤路口,要求每個路口備土牛200方,洪水到來時立即封堵。
後河東孟姜女河過堤涵閘,汛期要加強防守,保證堤身安全,並適時關啟閘門。
水庫防汛要備足沙石,並於6月20日前完成。
(四)繼續抓好河道清障和除澇工作
各級防汛部門對河道阻水障礙,要責任到人,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限期組織清除。對衛河、東孟姜女河等河道內復生阻水植物,在誰地段誰清除,務必於6月底前完成。共產主義渠從渠口算起,右岸向右30米,左岸向左25米,在1958年5月18日國家已作永久性徵地,屬管理單位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此範圍內侵占設障。
衛河、共產主義渠河道行洪區範圍,新鄉市政府《批轉市水利局<關於嚴禁在共產主義渠行洪區內亂搞違章阻水建築的報告>的通知》(新政文 (93)251號)已作詳細規定。要教育廣大幹部民眾,從防汛大局出發,積極清除障礙,保證泄洪暢通。
為鞏固共產主義渠清淤成果,擴大河道行洪斷面,凡在河道和灘地內修建的提灌站及橫置於灘地區內的引水渠、灌溉渠道,均要逐步改建為地埋管道。有關鄉鎮要引導農民民眾,在行洪灘區內不要種高桿作物,以保證汛期洪水順利下泄。
平原澇區,各鄉村要發動民眾,保證於六月底前疏通大小排水溝河,整修橋涵,拆除堵壩路埂,清除溝河阻水物。同時要落實責任制,加強管理,分工包乾,一抓到底。
(五)認真落實防禦超標準洪水措施
遇超標準洪水時,要犧牲局部,保全大局。共產主義渠北閣門外兩橋間阻水路段,衛河下游等關鍵部位,都已制定了防洪預案,明確規定了分洪地點、口門長度、執行分洪任務的部隊、搶險隊伍及蓄滯洪區安全轉移等措施。分洪方案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掌握執行,各有關單位和民眾必須按照方案實施。
蓄滯洪區各有關鄉(鎮)、村,也要制定相應的防洪預案,要按《滯洪區遷安救護明白卡》,及時組織民眾撤退轉移,並按排好民眾的生活、醫療問題。認真做好滯洪區居民財產登記工作,為滯洪區的運用,落實補償政策打好基礎。
(六)加強山洪災害防治工作
有關鄉鎮要抓緊修訂完善防禦山洪災害預案,並上報衛輝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備案。汛前按照預案落實各項措施,明確預警標準和“防、搶、撤”的範圍、地點、方式,進行必要的宣傳和演練,提高防禦山洪災害預案的可操作性。要切實抓好“群測群防”工作,發動民眾對山洪、滑坡、土石流等山洪災害的危險點進行普查和監測,增強幹部民眾的防災和主動避災意識。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山洪災害多發區的管理和山區建設的指導,堅決制止人為誘發山洪地質災害的活動和行為。各有關鄉鎮要做好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設備、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確保其正常使用,在關鍵時發揮效益。
(七)組織好防汛搶險隊伍
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必須抓好各類防汛搶險隊伍的組建、 編隊工作,市人武部和鄉鎮人武部要具體抓好民兵骨幹搶險隊伍的組建及培訓、演練工作。防汛部門汛期要及時向駐軍通報汛情,實行軍民聯防,共同做好防汛工作。
每座中型水庫組織300人的搶險隊,隊長由鄉長或武裝部長擔任;沿河及行滯洪區的村,以村為單位組織50-100人的搶險隊,隊長由村委主任或民兵連長擔任;衛生、醫療單位要組織防疫隊和醫療隊,負責搶險救災的醫療和防疫。防汛搶險隊伍,要以民兵為骨幹,要定領導、定任務、定人員、定工具;各搶險隊都要上堤認段,明確責任,做到拉得出,搶得上,守得住。水庫、河道重點地段和有爆破任務的,要實行軍民聯防,由駐軍、武警部隊配合執行任務,共同搞好抗洪搶險。
各搶險、醫療隊組成人員名單要於六月底前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八)積極做好防汛料物儲備供應工作
防汛料物儲備要貫徹“依靠民眾,就地取材為主,國家重點儲備”的原則。市防汛指揮部設物資供應組,有關部門要積極協助,搞好物資儲備和調運工作,落實物資存放地點及保管聯繫人,以備搶險時能隨時調用。沿庫河鄉(鎮)的村莊每口人要儲備3—5條編織袋,並進行沿河劃料,登記造冊,汛期凍結,汛後解凍。防汛料物的使用執行統一調用辦法,嚴禁亂用、濫用。情況緊急時,實行先供應,後結算,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搶險的需要。
(九)加強防汛通訊及氣象、水文測報、預報調度工作
水文、氣象、水利、通信部門汛前要維修、調試通訊設備,提高測報速度和精確度。隨時掌握水情、工情、災情,並分析形勢作出預報。各級防汛辦公室要掌握“三情”,對謊報、誤報、 漏報“三情”,貽誤戰機的要追究責任。網通公司汛期要確保市防汛辦公室與水庫、滯洪區的通訊暢通。遇大洪水時,還要利用公安、電業、保全等單位的無線通訊網路,及時傳遞汛情和調度命令,必要時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授權廣播、電視發布汛情和調度命令。各有關單位和人員要及時、準確地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汛情。
(十)嚴明紀律,依法防汛
《水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採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各行各業、各部門都要按照防汛的要求,在主管業務範圍內,主動做好防汛工作。
各級領導要對廣大幹部民眾進行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水患意識,克服麻痹僥倖心理,牢固樹立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做好防汛工作。
《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規及市防汛指揮部發布的洪水調度運用方案,都必須堅決執行。防汛涉及上、下游、左、右岸、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必須統籌兼顧、團結協作,嚴明紀律,依法防汛。凡是違抗上級調度方案或命令的,不及時分洪、泄洪,擅自向下游增大排水量或阻擾上游洪水下泄的,擅自在行洪河道棄放雜物,種植和放置阻水障礙的,擅自在行洪河道、險工段、挖沙取土,不聽勸阻的,盜竊或破壞防汛工程設施,防汛物資、設備、通訊、水文測報設施、電力線路的,藉故聚眾鬧事、干擾工程管理和防汛秩序的,貪污挪用防汛、救災經費的,玩忽職守、違章操作造成損失的,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要依法懲處,構成犯罪的移送法務部門處理。對在抗洪搶險、抗旱鬥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各級政府防汛指揮部要給予表彰獎勵。
衛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5月19日印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