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飛機

衛生飛機

運送傷病員並能在飛行中進行醫療護理的專用飛機和直升機。通常由客機、運輸機、運輸直升機或通用直升機改裝而成。艙門便於擔架進出,機艙內有照明設備和供醫療儀器使用的工作電源,並配有可以拆卸的擔架、擔架支撐桿、吊掛帶,以及藥品、醫療器械、呼吸器、吸引器、心臟監護除顫設備和其他醫療護理用品(見圖)。有的還裝備有專用溫箱、翻身床、麻醉機和輸液泵等。機上配有醫務人員,負責空運途中傷病員的醫療護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生飛機
  • 用途:醫療後送
簡介,實踐,

簡介

衛生飛機平時可用於搶險救災、邊遠地區和其他情況下傷病員的運送和救治。戰時可用於傷病員的快速醫療後送。美國空軍的C-9A醫療救護飛機由DC-9-30客機改裝而成,1968年8月開始服役,擔負海外戰區的航空醫療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衛生飛機由軍用運輸機或直升機改裝而成,主要機型有安-26、運-5、米-8、直-8和“超黃蜂”。其中運-5可運載臥位傷員6名或坐位傷員12名;直-8可運載臥位傷員15名或坐位傷員27名。

實踐

一場聯合演練於2010年10月在西北某地域激烈上演。隨著高強度對抗加劇,一批重“傷員”正緊急向一架尾部帶有紅十字的運輸機上轉移。空後衛生部領導告訴筆者,這是我軍首架空運後送衛生飛機,它的投入使用,將對戰場傷員的生命營救贏得寶貴時間。
醫護人員進入機艙,機艙內分為重症監護區和醫療後送區,裝有一排排多層特製病床,醫護人員忙而不亂、緊張有序,分別把經過檢傷分類的“傷員”固定在病床上,隨即進行輸液、吸氧、生命體徵監護等救護行動。數分鐘後,飛機起飛後送傷員。
航空醫療救援以其反應迅速、快速救援、受作業地域影響小的特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應急醫學救援的主要手段,各已開發國家和軍隊都已經建立了完善的航空醫療救援體系。我軍衛生飛機以空軍某型運輸機為平台改裝而成,機上可配備5-7名醫護人員,可滿足2名重症傷員的連續醫學監護和應急救治,具備39名擔架傷員、15名座位傷員的醫療後送能力。
衛生飛機穿雲破霧,在空中上演了一場“生命大營救”。筆者看到,機艙內手術台和各類先進救治儀器一應俱全,醫護人員在空運後送途中忙著為“傷員”實施連續性輸血、輸液等操作,並對“重傷員”實施心肺復甦等緊急情況處置。
專家評定,這架衛生飛機可基本滿足批量傷病員的遠程空運醫療救援需要,標誌著中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