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司馬池七言絕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行色》是北宋詩人司馬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將行役之人的羈愁客思,種種難以描摹的心境,寫得如感如見,顯露行人對行役的厭倦,其中暗含仕途不甚得意的愁怨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行色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司馬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行色
冷於陂水淡於秋,遠陌初窮到渡頭
賴是丹青不能畫,畫成應遣一生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行色: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莊子·盜跖》:“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耶?”此處指行旅之人的心境。
⑵陂(bēi):池塘。於:猶“如”、“似”。
⑶陌:道路。窮:盡。見:一作“到”。
⑷賴是:幸虧是。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棱兩種可制顏料的礦石,此處泛指繪畫用的顏色。此句別本作“賴是丹青無畫處”。
⑸遣:教,讓。一作“遣”,一作“是”。

白話譯文

行人心境比池塘水還更清冷,淒楚寒淡如同涼秋,旅程無窮無盡,才走完遙遠的陸路又見到渡頭。幸虧用顏料來描畫,畫不出內心種種感受,若是真能畫成圖像,怕要讓人一生都充滿憂愁。

創作背景

在北宋中期張耒的《記行色詩》一文中談到這首詩歌的寫作背景時說:“《行色詩》,故待制司馬公所作也,公諱池,以某年中嘗監安豐酒稅,實作此詩。”安豐在今天安徽省壽縣,在宋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來往的行人很多,而監酒稅是一個相對比較清閒的官職,司馬池在這裡可以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悠然度日,某日有感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題“行色”說明是寫行人的行旅生活和神色心情,而在神情之內隱蔽著的冷漠淒涼的心情,似乎很難用語言文字直接表現。所以此詩開頭一句採用了迂迴的構思,從行旅中隨手拈來兩個比譬。秋天的池水是清冷的,而行人的神情比這池水更清冷。秋天的景色是淒涼淡漠的,而行人的神情比秋景更加淒涼淡漠。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比喻,而是進一步把兩類毫不相干的事物作比較,行人的神情可以和秋景較短量長,只因為它們在淒涼冷漠這一點上有共同之處。這一比較,不僅渲染了“行色”的特徵,而且讓隱隱的寫出了這“行色”體會到了行人的內心。接下去“遠陌”一句補充點出了行旅的具體環境。長長的小路,剛走到盡頭,卻發現到了河邊渡口。這具體鮮明的情景,是詩人旅途奔波的概括,它暗示了行人的孤獨寂寞,暗示了旅途奔波的辛苦和不知歸宿何處的茫然。這是對上一句的補充,更是對“行色”的加重渲染。就全詩的構思而言,這一句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點明了詩中所寫,乃是羈旅行愁,而不是其他什麼別的內容。有了這一句,上一句才有著落,而後面兩句也才有了生髮的基礎。
詩的後二句,還是從側面烘托。意思是說,幸好這行色畫不出來,若能畫出,一定會使人一生髮愁。本來,繪畫可以畫出人的表情,但是在詩人看來,“行色”所反映的內心的悽苦黯淡,無法通過繪畫來表現。要注意的是,這裡並不是對繪畫的功能作判斷。從一方面看,作者認為繪畫不能表現這種“行色”,似乎是說繪畫之所短;而從另一方面看,詩人的意圖卻是借繪畫之所長來渲染行愁之重。繪畫形象具體直觀,假如把這行愁再現出來,將使人不勝其愁。這是以形式上的否定,來肯定行愁之重。簡單兩句中包含了形式與內涵,否定與肯定相反相成的妙趣,留下馳騁想像的空間,避免了正面用筆的重拙滯澀,足見構思之巧妙。
這首詩全從側面用筆,實處讓人體會到行人心情的淒涼冷漠,感受到行愁之沉重,虛處則含蓄不盡,余意悠長。空靈而不空虛,正是其藝術魅力之所在。此詩在宋代享有很高聲譽,先是被司馬光載入《溫公續詩話》,詩人張耒認為此詩“甚工”,以致司馬光“不敢以父子之嫌廢也”。後來司馬池之孫司馬宏又把此詩刻於石上,張耒為作記,又借梅堯臣論詩句名評云:“詩之工者,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此詩有焉。”(《張右史文集》卷四十八《記行色詩》)

名家評價

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行色詩》云:‘冷於陂水淡於秋,遠陌初窮見渡頭。猶賴丹青無處畫,畫成應遣一生愁。’豈非狀難寫之景也。”
陳衍宋詩精華錄》:“有神無跡。”

作者簡介

司馬池(980或989-1041),字和中,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父。進士及第。歷官至天章閣侍制、知河中府,徙司州、杭州。後被彈劾,降知虢州,徙晉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