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射電

行星射電

行星射電 (radio emission from the planets ) 太陽系行星發出的射電。射電天文觀測行星的優點是能得到光學天文所不能觀測到的行星大氣深處或固體表層的溫度。一般說來﹐行星的射電都是比較微弱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星射電
  • 外文名:radio emission from the planets
  • 釋義:太陽系行星發出的射電
類地行星(Terrestrial),水星,金星,火星,巨行星(Giant planet),木星,土星,遠日行星(Away at the planet),天王星,海王星,

類地行星(Terrestrial)

水星

是最靠近太陽也是很難觀測的行星。過去一直認為﹐水星總是以同一半球朝向太陽﹐因此﹐另一背向
太陽的半球就不會受熱﹐其溫度應該接近於0K。可是初期的射電測量已表明水星上晝夜射電溫度在 450~150K之間變化。後來﹐在波長11厘米上的射電觀測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相位變化﹐晝夜的溫度為300~200K。雷達觀測證實水星的自轉周期約59(±3)天﹐不等於約88天的軌道公轉周期。水星的日照面和背日面的溫度幾乎相等﹐而水星的射電又是從晝熱夜冷所影響不到的表層下面發出的﹐因而溫差很小。
水星水星

金星

波長短於1厘米的射電測量,得到金星溫度為300~400K﹐波長大於3厘米的射電測得的亮溫度都接近600K。這表明金星本身固體表層溫度接近600K﹐而由紅外測得的大氣上層溫度約為220K。毫米波測得的溫度代表金星大氣中間高度上的值。空間探測器的射電測量肯定了地面射電望遠鏡的觀測結果。進入金星大氣層的空間飛船的測量表明﹐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約為地球大氣壓力的100倍﹐這表明金星表面覆蓋著
濃厚的大氣﹐特別是它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大﹐具有溫室效應﹐保持金星表面的高溫。觀測到的亮溫度和測得的大氣組成的密度﹐符合以上的解釋。透過金星的濃厚大氣﹐雷達觀測確定了靠光學方法不能測出的金星自轉周期約為 243天(見)。
金星金星

火星

平均紅外溫度是217K(日照面和背日面的平均值)。波長3﹑6﹑11和21厘米的射電測量所得溫度與此一致﹐但是波長短於3厘米的射電測量所得溫度是170(±10)K﹐比上述值要低得多。所有以上波長上的射電都
是火星表層發出的熱輻射﹐火星大氣對它們不可能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火星表面的大氣壓力只有 7.5毫巴﹐不到地球上的百分之一。
火星火星

巨行星(Giant planet)

木星

最早發現射電的行星。1955年證實木星射電以來﹐已經在從1毫米到幾百米的寬闊波段內觀測到木星的射電﹐根據性質可將這些射電分為三種成分。波長短於 7厘米的射電主要來自熱源﹐熱源產生於構成大
部分可見圓面的濃厚大氣層中﹐這些波長的輻射都在140K左右。在更長波長上的輻射主要是非熱的(見熱輻射和)﹐而且又可細分為兩種不同的成分﹕一種是厘米波和分米波成分﹔另一種是十米波和百米波成分。前者是輻射功率穩定後者是木星的射電爆發。穩定成分的波長約在5~300厘米之間﹐輻射區域遠比木星圓面大得多﹐輻射具有很強的線偏振﹐是由木星強磁場中的高能電子產生的同步加速輻射。空間飛船已測出木星上存在磁場和高能粒子。木星磁軸同木星自轉軸的交角大約是108﹐木星自轉時輻射強度和偏振就會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已精確地測量出木星固態核的自轉周期為9時55分28.93秒。這同由十米波射電觀測所得結果一致。關於十米波和百米波的木星射電暴發。
木星木星

土星

在波長從 1毫米到94厘米的波段內都已觀測到土星的射電。毫米波測得的溫度約為130K﹐而在94厘米上測得的則接近540K。所有這些射電都是來自土星氣體的熱輻射。1979年美國發射的行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1號在離土星130萬公里處發現了土星的磁場﹐它的範圍比地球磁場的範圍大上千倍。
土星土星

遠日行星(Away at the planet)

天王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射電頻帶較寬﹐亮溫度從波長3毫米的100K逐漸增加到3厘米的170K﹐這些射電都是來自大氣可見層下面的熱輻射﹐波長愈長﹐產生輻射的層次愈深。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結構應該是相
似的﹐核體可能是由0.5~1個地球質量﹑溫度在2﹐000~3﹐000K的岩石物質構成的。其中有些物質﹐主要是鐵化合物可能具有金屬的形式而且可能是形成磁場的基礎。根據行星際監測站6號的觀測﹐發現它們的射電爆發的產生需要有環繞行星的磁層。因此﹐這一發現支持了岩石-金屬核體的假說。

海王星

同天王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