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擬態

血管生成擬態(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概念是由Maniotis等在1999年提出。侵襲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僅在腫瘤的邊界存在血管生成,而腫瘤內缺乏襯有內皮細胞的血管,奇怪的是腫瘤並沒有出現壞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管生成擬態
  • 外文名:vasculogenic mimicry
  • 提出者:Maniotis
  • 時間:1999年
專業解釋,VM的概念,

專業解釋

PAS染色可見相互連線成環狀的網路通道,這些PAS陽性管道與周邊的正常血管聯繫緊密,且部分管道呈vWF、CD34和VEGFR- 2 等內皮細胞標記物染色陽性。在透射電鏡下,可見血管通道由內襯的薄層基板構成血管壁,但沒有內皮細胞。基板上可見侵襲性強和失去分化能力腫瘤細胞,管腔裡面可觀察到紅細胞。VM並不局限於黑色素瘤炎性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也可以通過VM方式形成腫瘤血管只有侵襲性強的腫瘤細胞才能表達內皮細胞受體或促血管生成因子,而且內皮細胞標記物的特異性表達是否陽性要視腫瘤類型而定。有研究表明,高侵襲性的葡萄膜或皮膚黑色素瘤細胞能夠在Matrigel或膠原基質上形成環狀或格線狀的血管樣管道。微陣列分析表明,這些細胞表達許多與胚胎細胞有關的基因,其中一些是內皮細胞的標記物,其他則是細胞外基質蛋白。P13K通過不明機制激活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 1,在VM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 1能夠激活MMP- 2的蛋白水解作用,後者將LN- 5γ2鏈水解後形成的片段有助於VM發生過程中腫瘤細胞的遷移 。P13K的活化與酪氨酸激酶受體的活性有關,酪氨酸激酶受體的反義分子則可以完全阻斷拮抗VM的發生

VM的概念

血管生成理論認為,當實體腫瘤直徑大於2 mm時需要誘導生成新的血管來獲取血供,否則腫瘤就會因為缺血缺氧發生壞死。腫瘤誘導的血管生成主要步驟包括:腫瘤經過無血管的緩慢生長期後(指體積小於2 mm時期),便釋放多種血管生成因子,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形態改變,基底膜及周圍的細胞外基質降解,內皮細胞遷移、增殖,血管形成、改建。目前抗血管生成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一種新手段。在1999年美國Maniotis等根據對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環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種與經典腫瘤血管生成途徑不同,不依賴機體內皮細胞的全新腫瘤微循環模式,即血管生成擬態(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概念。VM 的提出對以內皮依賴性血管是腫瘤微循環唯一方式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同時也是對腫瘤血管生成理論的重要補充。在隨後的研究中發現不僅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存在VM,在肝癌、雙分化腫瘤、前列腺癌卵巢癌中同樣存在VM,而且VM的存在與腫瘤的生長、分化程度、侵襲性等密切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