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赤斑病

蠶豆赤斑病

葉片染病初生赤色小點,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斑,直徑2~4mm,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緣濃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顯,病斑布於葉兩面;莖或葉柄染病開始也現赤色小點,後擴展為邊緣深赤褐色條斑,表皮破裂後形成裂痕;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點,擴展後花冠變褐枯萎;莢染病透過莢皮進入種子內,致種皮上出現小紅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豆赤斑病
  • 外文名:Botryotinia fabae Lu et T.H.Wu sp.nov.
  •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主要危害作物:蠶豆
主要為害部位:葉、莖、花
蠶豆赤斑病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梗細長,具隔膜,大小300~2000×9~21(um),淡褐色,於主梗1/3處先端部位分枝,末梢略膨大,其上生小梗,簇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或近圓形,淡綠色或橄欖色,大小12.2~22.8×10.5~15.8(um)。菌核扁平,橢圓形,表面粗糙黑色,大小0.5~1.5×0.2~0.7(mm),該菌只為害蠶豆。

傳播途徑

以混在病殘體中的菌核於土表越冬或越夏。菌核遇有適宜條件,萌髮長出分生孢子梗,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與蠶豆接觸時只要有水濕即萌髮長出芽管,先端形成的附著器緊貼葉面,產生侵染絲穿透角質層而侵入,條件適宜潛育期48小時;天氣乾旱病斑停止擴展,終止於圓斑或條斑;如遇有陰雨連綿,病斑迅速擴大或匯合致葉片變為鐵灰色,引致落葉,植株各部變成黑色,遍生黑霉,僅3~4天致全株枯死。剖開枯死莖部,可見黑色扁平的菌核。

發病條件

溫濕度對此病影響大,病菌侵入適溫20℃,最高30℃,最低1℃。孢子從發芽到侵入,20℃僅8~12小時;5℃則3~4天。濕度需飽和,寄主表面具水膜,孢子才能發芽和侵入、此外,粘重或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及缺鉀的連作田利於發病,低洼稻田種蠶豆發病重。

防治方法

(1)種植抗病品種,提倡高畦深溝栽培,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適當密植,注意通風透光。
(2)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忌偏施氮肥,增施草木灰或其他磷鉀肥,增強抗病力。
(3)實行2年以上輪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深埋或燒毀。
(4)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5)發病初期噴灑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加9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