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子花(植物)

蝦子花(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蝦子花(學名:Woodfordia fruticosa (L.) Kurz.)是千屈菜科,蝦子花屬灌木。高3-5m,有長而披散的分枝;幼枝有短柔毛;葉對生,近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短聚傘狀圓錐花序,被短柔毛,花瓣小而薄,淡黃色;蒴果膜質,線狀長橢圓形;種子小,卵狀或圓錐形,紅棕色。花期春季。

蝦子花分布於印度越南斯里蘭卡等國家,在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和雲南等地。蝦子花耐乾熱,喜生於乾旱炎熱的河谷地帶與酸性土壤,通常栽培供觀賞,也可提制栲膠。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3-5m,有長而披散的分枝;幼枝有短柔毛,後脫落。
葉對生,近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4cm,寬1-4c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通常無毛,下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且具黑色腺點,有時全部無毛;無柄或近無柄。
1-15花組成短聚傘狀圓錐花序,長約3cm,被短柔毛;花梗長3-5mm;萼筒花瓶狀,鮮紅色,長9-15mm,裂片矩圓狀卵形,長約2mm;花瓣小而薄,淡黃色,線狀披針形,與花萼裂片等長,稀過;雄蕊12,突出萼外;子房矩圓形,2室,花柱細長,超過雄蕊。
蒴果膜質,線狀長橢圓形,長約7mm,開裂,成2果瓣;種子甚小,卵狀或圓錐形,紅棕色。花期春季。

生長環境

蝦子花為熱帶性樹種,耐乾熱,喜生於乾旱炎熱的河谷地帶,能耐短時間的0℃左右的低溫。在中國雲南中南部及廣西西部乾熱河谷常與三葉漆清香木等組成特有灌叢。喜酸性土壤,土壤肥瘦不甚苛求,但以肥沃、陽光充足之處生長較為粗壯和迅速。

分布範圍

蝦子花分布於中國廣西隆林、凌雲、樂業和東蘭、廣東和雲南等地,印度、越南、斯里蘭卡、緬甸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採種與種子處理
果實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攤放於通風處晾乾,裂開後可得種子。鮮果出種率約為30%,每果有種子500-800粒,種子細小,千粒重0.01g,種子不宜在日光下暴曬,短期貯藏可用布袋裝,長期貯藏應密封乾藏或低溫冷藏。
育苗
蝦子花育苗可播種、扦插、分櫱、壓條等方法,常以扦插繁殖為主。播種育苗,宜隨采隨播。種子細小,最好先在育苗托盤播種,裝滿細沙再播,播後覆蓋細沙厚0.5cm左右,用噴霧器淋水,為防雨水沖刷,育苗托盤應放在塑膠棚內,保持濕潤,半個月後即開始發芽,發芽率為50%左右。2-3個月苗高10cm左右時,移入容器中培育1-2年,再移至圃地培育或種植。
扦插育苗一般多在早春2月進行,選擇1-2年生的健壯枝條,剪成10cm長左右的插條,扦插於沙床中,深度以5-6cm為宜,扦插後要立即淋水。約1個月後開始生根,4個月後移到容器或圃地培育,1年後即可出圃種植。分櫱育苗,在春季葉芽萌動時進行,可將整叢苗挖起分株,每2-3株為一小叢,也可單株分出,從地里的萌芽條分出其中一部分小苗在苗圃地培育,大苗可直接用於園林綠化種植。栽植後應注意澆水、施肥,加強管理,2-3年後又可分櫱繁殖。
壓條育苗,在春季選用半木質化枝條,在枝條適當部位環剝2-4cm,塗抹上生根劑,用黃泥包住環剝部位,再用塑膠薄膜包裹綁緊,保持適當的濕度。生根後應馬上剪離母株,移入容器中或圃地培養。要及時剪下已生根的壓條,時間太長會因水分供應不足而造成死亡。
種植
圃地應選擇在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整地挖坎,放足基肥,移栽後,淋定根水。移植後,第1年要除草、鬆土、施肥2次,以後每年1次。施肥以復混肥為主,春夏季適當增施些氮肥。蝦子花園林套用多以密植成花帶或單株球形栽植,作花帶種植可採用1年生容器苗,高20-25cm,整平地後,按30cm×30cm密度栽植,栽植後保證水分供應,6個月後即可成型。若用於造形,宜圃地培育2-3年,經修剪後形成球徑50cm再用於園林工程。修剪整形多在幼樹時或花期前進行,隨時摘去莖幹下部的側芽,以促使頂芽和上部枝條的生長,使其形成完整的樹冠,在換葉期剪去徒長枝和陰生枝,以保持樹冠的完美。

主要價值

藥用
蝦子花的花乾燥後可治痢疾、肝病、燙傷等。
觀賞
蝦子花枝葉茂密,盛花時滿枝紅艷狀如落鍋的紅蝦,成串懸掛,形態奇特,觀賞價值高,適宜種植於庭園、公園、花壇、水濱等處。
經濟
蝦子花全株含鞣質,可提制栲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