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

蜻蛉

蜻蛉俗稱蜻蜓,豆娘,是蜻蜓目(Odonata)昆蟲的通稱,體大、中、小型,細長。五顏六色的外衣,伶仃輕盈的體態,使其以“美麗公主”的雅號被稱作觀賞昆蟲。鮮為人知的是,除個別種有植食習性為害櫻桃外,蜻蜒都是肉食性的。成蟲捕食蒼蠅蚊子蚜蟲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類籌許多種農林牧業害蟲和衛生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蜻蛉
  • 別稱:蜻蜓,豆娘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亞綱:單髁亞綱
  • 蜻蜓目
  • 性味:性寒,無毒
  • 功效:強陰,止精,壯陽,暖腎
外形特徵,地理分布,食性,生活習性,交尾與產卵,生活史,棲息環境,飛行能力,藝術價值,

外形特徵

蜻蛉體型細長,複眼較大,生於頭兩側且間距較寬,咀嚼式口器,觸角剛毛狀,同時長有強壯而透明的翅膀——典型特徵為摺疊在腹部之上或在腹上微微張開。前後翅形狀相似,翅脈中室四方形,翅翼生有翅柄,與蜻蜓同屬蜻蛉目,與蜻蜓不同點在於蜻蛉歇息時翅膀伸長疊在一起。體型大多數比蜻蜓要小,最小的豆娘體長為1.5cm,最大者可以到6-7cm。
蜻蛉蜻蛉
蜻蛉的幼蟲生長於水中,身體側扁長形,尾端有葉片狀的尾腮,具有呼吸與運動的功能。隱匿於水草或石塊縫隙。通常情況下,蜻蛉會在交配時一前一後地飛行。

地理分布

全世界已知蜻蜓逾6000種,我國蜻蜓已知500餘種。目前已知的南方幾個省區的蜻蜓種數大致為:台灣144種(亞種),海南127種(亞種),廣西202種(亞種),香港111種(亞種)。福建蜻蜓己知種名的有233種(亞種),在全國各省區中種數最多。福建省蜻蜓目昆蟲總計16科102屬247種(亞種),其中已知種名的有233種(亞種),隸屬16科101屬。吉林省蜻蜓目昆蟲總計2亞目共記述蜻蜓目44種。

食性

蜻蛉是肉食性昆蟲。它們擅長捕食空中的小飛蟲,不過由於體型較小、飛行速度較慢,因此蜻蛉主要是以體型微小的蚊、蠅和蚜蟲、介殼蟲、木虱、飛虱等昆蟲為主食,同種蜻蛉餓慌時也會發生同門相殘的景象。

生活習性

交尾與產卵

交尾:在昆蟲世界中,蜻蜓目昆蟲的交尾方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一種奇特方式。性成熟的雄蟲在交尾前,先使腹部向前彎曲,將第9腹節生殖孔移到第2、3腹節下面與交合器的次生陽莖對接,把精包(由帶狀黏膜把精子包纏卷裹形成)通過陽莖貯存於陰囊內。在完成精子轉移之後,雄蟲即在空中追逐雌蟲,並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握住雌蟲的相關部位,雌蟲用六足抱住雄蟲的腹部,自動彎曲腹部,把腹端生殖孔伸達雄蟲第2節與次生陽莖對接起來,形成一個環狀串連,大都在飛行中完成交尾過程。但也有在水面上進行的,特別是那些飛翔力不強的蟓類。差翅亞目的許多小型種也有在陸地或攀附在枝丫上進行。颳風可使那些飛行交尾的種類改變習性而停歇在樹枝上進行交尾的記載。
產卵:交尾結束後,雌蟲很快產卵。卵產在植物體內或水中及其附近物體上。不同種類的蜻蜒產卵方式各有不同。一類是雌雄連線並不解除,仍保持串連的姿勢,使雌蟲能深入水中在植物莖葉上產卵。 另一類是串連解除,雌蟲單獨進行產卵。雌蟲沿著水草將身體全部潛入水中,產卵於植物組織中,或身體沒入水中,翅膀露出水面,在水中潛停長達5~10s,有時甚至更長時間才冒出水面飛翔,間隔10—20s後再次潛入水中產卵。少數差翅類特別是蜻科種類及許多束翅類,交尾結束後雄蟲不離開雌蟲,仍在其周圍飛翔,當有其他蜻蜓飛近雌蟲時,雄蟲即刻將其趕走,如大團扇春蜓就具有這種習性。產卵的地方因種類不同而別。產卵管發達的束翅類豆娘和部分蜻蜓,如蜓科Aeschnidae的種類,卵產於水下或漂浮水面的植物組織中。大多數蜻蜓,如春(箭)蜓科Gomphidae、偽蜻科corduliidae和蜻科LibeUulidae,均無產卵管,飛行中產卵時,不斷將腹部末端在水中“點”一下,卵粒自由滴落水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蜻蜓點水”。楊明旭(1989)報導玉帶蜻卵產在水面下約1.5cm的石塊、瓦片、蚌殼、樹枝、木塊和植物莖葉等物體上。每“點”一下水,即產卵數粒。一隻雌蜻在一個蚌殼上,連續點水數十下,產卵312粒,這些卵不重疊。也有幾隻甚至數十隻雌蜻在同一物體上產卵。如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根長約20cm、直徑10cm的木棒,幾隻雌蜻在其浸入水下部分輪番產卵後,卵粒重疊6~7層,達萬餘粒。大蜓科雖有產卵管,但發育不完全,產卵時腹部插入淺水中,將卵產於水底。蜻蜓可多次交配。每次產卵數十至數百粒,一生可產卵數次。

生活史

蜻蜒目昆蟲屬不完全變態。生活史只經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各階段歷期長短不同種類間差異很大。卵經過5~230d孵化出包被在薄幾丁質膜鞘中的“預稚蟲”,經幾秒至數十分鐘後,脫去膜鞘進入第二齡期,成為能自由活動於水中的稚蟲,俗稱水蠆。稚蟲因形態的差異被分為差翅亞目式和束翅亞目式。前者身體和足較粗短,腹部末端的3個突起小,合攏時構成錐體,陷入肛門內,利用直腸鰓呼吸;後者身體與足長形,腹部末端3個突起構成針狀、漿狀或片狀的尾鰓,兼具呼吸與運動的功能。蜻蜓稚蟲形態因種類不同有異。研究蜻蜒稚蟲,可幫助解決單靠成蟲進行分類的不足。
稚蟲棲息在水中砂粒、泥水或水草間,少數稚蟲生活在林地碎屑或積水的樹洞中,或爬出水面附著在岩石的水膜內。食物主要是蜉蝣稚蟲、蚊類幼蟲或同類的其他個體,甚至蝌蚪及小魚。稚蟲期要經9~15齡才能發育成熟。所經歷的時間,豆娘約1年或1—2個月,蜻蜒一般為2年,有的要3~5年或更長。西伯利亞的一些箭蜒的稚蟲則要47個月。老熟稚蟲爬出水面,結束了水中生活,附著在石頭、植物或其他物體上,脫去外殼,進人成蟲期。剛出來的成蟲身體柔軟,要經過數小時或幾晝夜時間硬化體殼,隨著體液循環,翅芽伸張挺直,體色與斑紋也逐漸鮮明,這時蜻蜓才有能力飛離蛻皮處,到廣闊天空中翱翔。

棲息環境

蜻蜓中絕大多數種類在白晝活動於稚蟲生活的環境附近。一般在河塘、溪流處飛翔。長尾蜓卻在白天隱匿,黃昏和拂曉出來活動,覓食。故又稱晨暮蜓。它們多在離地面1m上下穿飛。馬大頭不僅白天飛翔、追逐於岸邊水面,到晚上9時前後,在鄭州近郊城區的花草灌叢處,仍可見它們在緊張忙碌地疾飛、捕食。豆娘類飛翔力弱,不遠飛,也不長時間飛,群集數量或多,或少,眷戀於水草上、岸邊樹叢中,飛飛停停。蜻蜓溪流種類如大蜒常見單只活動,在溪流上方往返飛翔。有的種類在群集飛翔時數量甚眾。黑麗翅蜻喜歡在高大喬木樹冠上雲飛、停落。我們曾見到多達成百上千隻在獨株樹冠上方長時間盤旋。最常見的群集種類是黃蜻。它們在遠離水面的空曠地上空悠悠飛翔。夏季雨後初晴,其數量急劇增加。紅蜻在炎熱的中午常停息在草叢枯枝上,可頭尾相接、整齊有序地排列成長長一串。我們在內鄉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綠色蟌的活動非常有趣:白天高溫期間,它們躲到河邊樹叢中活動;到了涼風陣陣的傍晚,便匯集在河岸邊,貼近水面飛翔,串連交尾。如果你這時在水中洗滌,它們會不請自來停落在你的頭上,並且得意地輕輕顫動著輕盈的翅膀,自作多情,驅之復來。日落後,又悄然無蹤,當我們“踏破鐵鞋無覓處”時,發現河邊被火燒的一枯樹洞內,競聚棲有數百隻之多。
蜻蜓目昆蟲一般以卵或稚蟲在水中越冬,少數種類成蟲也可冬眠。成蟲壽命,豆娘平均1~2周,蜻蜓2—6周或8~10周。

飛行能力

蜻蜓堪稱有翼昆蟲界的戰鬥機,其通過翅膀振動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上升,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具有高超的飛行能力。蜻蜓翅膀雖然薄而輕,質量僅占其總體重的 1%~2%左右,但卻能在飛行時承受高頻率的交變應力(振動頻率 30~50Hz),在拍翼飛行中會產生一定的變形,但不容易破損,即使在局部的翅脈或翅膜出現破損後,對翅的整體性能只產生微小的影響。因此,蜻蜓翅膀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和極高的承載能力,它以最少的材料花費來承受極高幅度的應力,表現出了優越的力學特性。同時,蜻蜓通過其脈絡分布的翅翼結構以及特殊的振翅機制顯示出了驚人的特技飛行性能,展現了多種飛行技巧和飛行方式。大半是來源它們微妙複雜的翅翼結構。蜻蜓兩對膜質的翅膀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翅脈,使其翅膀既輕又結實。蜻蜓翅膀由 2~5μm的薄膜和 20~200μm的翅脈組成,翅脈是翅膀的主要支撐結構,膜是翅膀的主要空氣動力學結構。蜻蜓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飛行中常常輪流振動前翅和後翅;除此之外,蜻蜓飛行時,既可以只振動前面的雙翅,而將一對後翅伸展著,也可以伸直雙翼滑翔。更令人驚奇的是,蜻蜓不但能向前、向後、向左右兩側飛行,還能在空中懸停,甚至在捕殺獵物時,還可以作短距離的上下垂直飛行。

藝術價值

由於蜻蛉體態優美、顏色鮮艷,且其翅膀顏色多變,故國內外很多愛好者喜愛觀賞。在很多國家的文化中,蜻蛉都在藝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飽受各國藝術家喜愛。蜻蛉外觀優雅,通常帶有令人心動的體色以及獨一無二的交配方式,所有這些特徵使其成為自然界最美麗的生靈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