蜊

蜊,漢字,拼音lí,釋義為蛤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蜊
  • 拼音:lí
  • 五筆:JTJH
  • 筆畫數:13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名〉
蛤蜊 [clam]。如:蜊黃(海石上生長的貝類)
lí ㄌㄧˋ
〔蛤(gé)~〕見“蛤1”。
五筆:JTJH,規範漢字編號:5458
鄭碼:IMKD,U:870A,GBK:F2DB
筆畫數:13,部首:蟲,筆順編號:251214312342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𠀤音棃。《類篇》蛤蜊,蟲名。海蚌也。《本草》生東南海中,白殼紫脣,大二三寸者,閩、浙以其肉充海錯。《南史·王融傳》不知許事,且食蛤蜊。 亦作犂。《蜀志·郤正傳注》引《淮南子》:盧傲俯而視之,方卷龜殼而食合棃。
作䖿。《王充·論衡》食精身輕,故能神仙。若士者食合䖿之肉,無精輕之驗,安能縱體而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