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

蜈形聲。字從蟲從吳,吳亦聲。“”本義為“街頭說唱藝人”,轉義為“雜耍演員”、“雜耍表演”。“蟲”與“吳”聯合起來表示“一種像雜技團演員排著隊伍一齊走路的蟲”。本義:多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蜈
  • 外文名:centipede
  • 部首:蟲
  • 總筆畫:13
  • 部外筆畫:7
  • 讀音:wú
  • 筆順編號:2512142511134
輸入法,基本字義,常用詞組,字形結構,古籍解釋,

輸入法

五筆86:JKGD 五筆98:JKGD 倉頡:LIRVK
筆順編號:2512142511134 四角號碼:5618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708

基本字義

1. 〔~蚣〕節肢動物,由許多環節構成,每節有腳一對,頭部的腳像鉤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蟲,中醫入藥。

常用詞組

1. 蜈蚣 wúgōng
[centipede] 節肢動物,由許多環節構成,每節有腳一對,頭部的腳像鉤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蟲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蟲吳 漢字部件分解:蟲吳
筆順編號:2512142511134
筆順讀寫:豎折橫豎橫捺豎折橫橫橫撇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五乎切《集韻》訛胡切,𠀤音吾。《玉篇》蜈蚣也。詳蚣字注。 《集韻》或作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