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漢語文字)

蜂(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語的一個單音詞,其詞義通常指所有蜜蜂總科的昆蟲,主要分為兩類:胡蜂科(Vespidae,如黃蜂)及蜂族(Anthophila),和螞蟻同屬膜翅目,普通蜜蜂只是其中一科,所有的蜂都以花蜜和花粉為食物,並在為蟲媒花授粉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蜂
  • 拉丁學名:Apoidea
  • :動物界
  • 膜翅目
  • 蜜蜂總科
  • :蜂族
  • :昆蟲
基本信息,字義解釋,基本字義,詳細解釋,詞性變化,古籍解釋,相關詞語,

基本信息

【漢字】蜂
【拼音】fēng
【注音】ㄈㄥ
【英文】bee; in swarms; wasp;
【日文】はち
【部首】蟲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3

字義解釋

基本字義

  1. 昆蟲,會飛,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細腰蜂”等多種,多成群住在一起。
  2. 特指“蜜蜂”:~巢。~房。~蠟。~蜜。~乳。~王(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蜂,專司產卵,通常每個蜂群只有一隻。亦稱“母蜂”)。~腰(a.蜂腰中間細,喻居中者最差;b.詩律“八病”之一;c.書法筆病之一)。
  3. 〔~鳥〕鳥類中最小的一種,大小如大拇指,嘴細長。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蟲。產於南美洲。
  4. 眾多:~起。~擁。~聚。~集。

詳細解釋

(1)(形聲。從蟲,從夆(fēng),夆亦聲。“夆”本義為“植物在春天三個月瘋狂長高”,轉義為“成長過程結束的植物的頂部”。“蟲”與“夆”聯合起來表示“停留於花草頂部的蟲”、“在花草頂部采蜜的蟲”。本義:一種在花草頂部停留采蜜的蟲。蜂,一種昆蟲。有蜜蜂、胡蜂、細腰蜂等。特指“蜜蜂”)
(2)同本義黃蜂
蜂,飛蟲螫人者。――《說文》蜂蠆有毒。――《左傳·僖公十二年》
蜂
蜂目而豺聲。――《漢書·文元傳》
蜜為液,蜂則陽物也。――《論衡·言毒》
(3)又如:蜂蠆(蜂與蠍子。泛指小毒蟲);蜂臣(指蜂王以外的眾蜂);蜂扇蟻聚(蜂翅扇動,螞蟻聚合。比喻人雖眾多起不了大作用)
(4)特指蜜蜂 [bee;honey-bee]。如:蜂粉。

詞性變化

〈形〉
(1)比喻眾多成群 [in swarms]
楚蜂起之將。――《史記·項羽本紀
蜂午並起。――《漢書·劉向傳》
讒言之徒蜂生。――《漢書·中山靖王勝傳》
鄉民蟻擁蜂攢,布滿山麓。――《廣東軍務記》
(2)又如:蜂出(群擁而出);蜂至(群集而至);蜂潰(像蜂群四處飛散樣逃亡);蜂出泉流(像群蜂傾巢,如泉水涌流);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豬奔突。比喻眾人雜沓會合,橫衝直撞);蜂簇(群蜂簇擁)
(3)通“鋒”。兵器的尖端。引申為銳勢,勢頭 [tendency]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漢書·陳勝項籍傳》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中】【蟲字部】蜂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唐韻》敷容切,音豐。與蠭同。《集韻》蠭通作蜂。
又薄紅切,音蓬。《蒼頡篇》螽蜂,蟲名。字或作𧓶。

相關詞語

蜂識鶯猜 蜂合蟻聚 戲蝶游蜂 蟻集蜂攢 蜂蠆有毒 議論蜂起 蜂出並作 狂蜂浪蝶 異議蜂起 蜂蠆作於懷袖 鶴膝蜂腰 蜂擁蟻屯 蜂擁蟻聚 浪蝶游蜂 招蜂引蝶 麇集蜂萃 狼猛蜂毒 剔蠍撩蜂 蜂屯蟻聚 浪蝶狂蜂 蜂蠆起懷 蝶戀蜂狂 蜂腰鶴膝 蜂蠆入懷,隨即解衣 蜂嚷蜂勞 蝶嚷蜂窠 巷陌掇蜂 蜂蜜 蜂攘 蜂餳 蜂擁而來 蜂蠆 蜂房不容鵠卵 剔蠍撩蜂 蜂蠆入懷,解衣去趕 蜂蛺 蜂攢 麕集蜂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