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紅(大型民俗風情劇)

蜀紅(大型民俗風情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蜀紅》是蓬安縣繼大型史詩性歌舞劇《相如長歌》之後,自編自排自演的另一部大型民俗風情劇,於2011年6月在蓬安縣相如會堂成功首演後,獲得各界一致好評。《蜀紅》是一部以敘事來展現川北民俗的旅遊文化歌舞劇。愛情其實只是劇情發展的“甜品”,我們在這齣劇里看到更多的,將是豐富的民俗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蜀紅
  • 國籍:中國
  • 劇情:民俗風情劇
  • 代表人群:草根性
基本信息,歷史起源,風格特色,

基本信息

《蜀紅》是蓬安縣繼大型史詩性歌舞劇《相如長歌》之後,自編自排自演的另一部大型民俗風情劇,於2011年6月在蓬安縣相如會堂成功首演後,獲得各界一致好評。《蜀紅》是一部以敘事來展現川北民俗的旅遊文化歌舞劇。愛情其實只是劇情發展的“甜品”,我們在這齣劇里看到更多的,將是豐富的民俗文化。

歷史起源

嘉陵江,最眷顧的莫過於司馬相如故里——四川省蓬安縣。因為,它將最優美的身段留在了這裡。而蓬安自古又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城。由它造就的蜀紅,則是四川先民以紅花為染料,漂染製成的紅色絲綢。
“是紅為蜀紅,蓬產尤鮮明”,道出了蓬安先民染織的絲綢“蜀紅”在四川具有的重要地位。嘉陵江大型民俗風情劇《蜀紅》,就是呈現這一史實的舞台藝術作品。該劇以染織四川傳統絲綢“蜀紅”為背景,通過上世紀初葉蓬安小城民間染織女紅蓮與鐵匠一段浪漫優美的愛情婚姻故事,呈現出了一幅具有嘉陵江歷史文化特色和巴蜀傳統文化精神的民俗風情畫卷。

風格特色

草根性,是該劇的又一特色。《蜀紅》的演職人員基本上都是參演《相如長歌》的原班人馬,仍是“草根演員”,走的是“民眾路線”。全劇54名演員中,有來自蓬安縣17個單位的21名業餘文藝骨幹。民俗風情劇《蜀紅》面向百姓,還戲於民,善惡分明,美俗共生。試圖將民俗文化中那種鄉土野性、幽默誇張、火辣熱烈、智慧有趣的民間喜劇元素和大眾娛樂精神傳遞給觀眾,並為司馬相如故里旅遊開發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