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湖(安徽蜀山區蜀山湖)

蜀山湖(安徽蜀山區蜀山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徽蜀山區蜀山湖,也叫董鋪水庫,坐落在合肥市西北郊的蜀山區。蜀山湖由火山活動形成的凹陷盆地,不僅以其大庫容量攔截洪峰,屏障合肥市區的安全,更以其優質水源向市區供水。

安徽蜀山區蜀山湖自然景觀獨特,具有“一徑鳥聲喧夕照,半湖帆影亂湖波”,山水清秀,林木蔥鬱,清淨幽雅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蜀山湖
  • 別稱:董鋪水庫
  • 位置:  合肥市西北郊的蜀山區
  • 功能:向合肥市提供優質水源
修建背景,修建經過,建庫成效,

修建背景

歷史上,大暴雨常給合肥老城區造成災害,據相關水利史料載:“自明,景泰元年(1450)至1949年,廬州發生水災125次,其中:特大水災6次,大水災7次……”現據“水災輯錄”,呈現上世紀建水庫前兩次大水災情形。其一,“民國二十年(1931)合肥大水……5月21日大雨傾盆一連三日,24日晨西門水閘被沖毀,附近城牆被衝倒數處,洪水直灌老城區,城內立成澤國。低下處水與樹齊,大街人行以筏,貨物漂流,壁宇倒塌……全縣城鄉受災死亡1730人……”又載:“1954年7月10日晚,猛降暴雨……前大街、東大街水齊腰深,杏花村一帶水上屋頂……市區受害戶2838戶,倒塌房屋6225間……”
如此嚴重災害,迫使董鋪水庫工程上馬。
蜀山湖地圖蜀山湖地圖

修建經過

災後痛定思治,合肥市委在省委大力支持下,安排總工程師王祖烈和前蘇聯專家索洛諾維奇指導,勘測設計,形成規劃:在南淝河正源與四里河下遊興建董鋪和大房郢兩座大型水庫,以控制上游暴雨形成的洪峰;中游市區修築防洪牆;下遊河道疏浚。蓄洪與供水兼得的綜合方案得到批准後,進行移民搬遷與安置。
董鋪水庫董鋪水庫
1956年11月開工,1958年4月土壩及洪水涵洞工程竣工,下閘蓄水供水。後又陸續做了溢洪道,防浪牆,除險加固、大壩加高、加長等工程。擴大庫容、提高泄洪能力,於1981年7月竣工,後正式驗收。至此,一座庫容為2.42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告成。大房郢水庫動工後,終因國家經濟困難,被迫停工,40年後恢復興建,今已完成所有工程並蓄水、驗收。

建庫成效

董鋪水庫建成後,攔蓄洪峰,減輕洪水威脅,即使1984年6月合肥市出現超過1954年的特大暴雨,只是局部低洼處積水,雖有損失,災害大大減輕。水庫帶來另一大效益是:其大庫容量蓄水,優質水源,由二、三水廠向城市供水。水庫有專用渠道,需要時可以從其他地方調水,現正與姐妹庫——大房郢水庫一起,支撐著城市的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