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古八景

濟寧古八景

濟寧古八景, 早在5000多年前,青帝太昊(伏羲氏)封任姓於此,為我國四個最早的風姓古國之一,夏為仍國,商為任國,秦置任城縣,漢代以後,歷稱任城國、任城郡、任城縣,至明初洪武18年(公元1385年)後稱濟寧州。自春秋戰國時期到唐宋元明朝代,古人利用自然景色,建造人文景觀,逐漸創建形成了名勝古蹟“任城八景”,與“濟寧北湖”互為輝映,齊放光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濟寧古八景
  • 地理位置濟寧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AAAAA
主要景點,鐵塔清梵,太白晚眺,墨華泉碧,鳳台夕照,灌冢晴煙,南池荷淨,西葦漁歌,獲麟晚渡,

主要景點

“任城八景”即:“鐵塔清梵”、“太白晚眺”、“墨華泉碧”、“鳳台夕照”、“灌冢晴煙”、“南池荷淨”、“西葦漁歌”、“獲麟晚渡”等八大景觀。

鐵塔清梵

指的是濟寧的鐵塔寺,位於現濟寧市區鐵塔寺街路北。鐵塔寺,原名崇覺寺,是任城最早的佛教釋迦禪寺。寺內建有鐵塔、聲遠樓及殿宇房舍。這一古剎,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石佛銘文記載,這座廟院始建於南北朝時代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叫崇覺寺,寺內原來沒有塔。傳說北宋徽宗時,濟寧人徐永安常年在外經商,成為當地的富戶。但婚後多年無子,便到崇覺寺進香求子,許下誓願,如果得子將重修寺院,並鑄鐵塔以弘揚佛法。說也奇怪,第二年,徐永安之妻常氏便有孕在身,生下一男孩。徐永安非常高興,但因經商在外,北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便委託妻子常氏出面,出資重修崇覺寺,並在寺內以生鐵澆鑄釋迦牟尼塔,在佛塔裡面供奉佛像和舍利,報答佛祖送子之恩。 鐵塔計畫建九層,以弘揚佛家九九歸一、生死輪迴的思想。鑄塔時將生鐵熔化成鐵水後,逐層澆鑄。當鑄第五層時,在地面上熔化的鐵水待運到上邊時便凝固了,工匠們束手無策,被迫停工。傳說,得道成仙的建築業祖師爺魯班知道了此事,變成了一個白鬍子老頭,來到鑄塔工地。領班工匠見這個老人仙風道骨,不同一般,便虛心請教:“老人家,現在鐵水運上去就凝固了,沒法澆鑄,我們很著急,想不出辦法。您老年紀大,經驗多,有什麼好辦法嗎?”魯班一語雙關的說:“我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沒有什麼好辦法。”說完,一陣輕風,人不見了。工匠們呆住了,好一會兒,領頭工匠猛然醒悟,這是祖師爺指點我們:將土堆到塔頂,在上面熔化鐵水再行澆鑄不就解決了嗎。鐵塔建到七級因變故停工沒建塔頂,但也因此崇覺寺改為鐵塔寺,所以後人在對鐵塔的讚譽聲中因無頂而遺憾地說:“塔無頂,譬偉丈夫劍佩峨然,唯冠冕不飾,談者往往以為未盡觀美……。”到了明朝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龔勉(字錫山)任濟寧道(即市長),發動鄉紳名流集資,增建塔身兩級,添頂為銅製金章,四周垂以風鐸,使鐵塔方為完美。另外,還於鐵塔前邊建造了“聲遠樓”,上懸一大銅鐘,還對寺內房舍、院牆修飾一新。從此,鐵塔寺與“太白樓”南北遙相對應,雄視無極,以垂不朽,不少名人志士,前來參觀。
鐵塔身為九層,加上塔座、剎頂共十一層,通高23.8米是全國鐵塔之最。鐵塔平面圖呈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形成明顯的收分,呈現出剛毅、挺拔、秀麗的卷殺輪廓。每層下部均置厚5厘米的八角形平座,座下每面有斗拱四垛,以作襯托。平座以上,沿邊緣安裝圍欄,欄高30厘米,欄板花紋富有變化,各具特色。有的二方連續“”字紋飾,有的是牡丹花紋,有的是簇四球格眼花紋等。澆鑄精細,玲瓏剔透。圍欄以里過20厘米的遊廊便是塔身,塔身每層四面均鑄有20厘米的凹槽代替欄額。全塔身開門36個,其餘四面,每面各鑄有坐佛兩尊,共有佛像36尊,盤膝端坐,線條流暢,形象生動。每層塔身上部各設飛檐,出挑30厘米,脊飾瓦壟,檐下配斗拱鋪座四垛,飛檐深處,斗拱疏朗,鑄作嚴謹。桃形攢類式塔頂為銅質金章,蓮花形底座,亦為銅鑄。兩者緊扣組成塔剎,穩在九層回檐的中央。第九層的回檐有八個脊飾出挑而加長,在飛檐尖端各垂以風鐸,非常壯觀。塔座深1.9米,加以夯實,基面以上,平地鋪成須彌座,為防扭轉,以楠木井字架填心,由一根高大杉木底上貫串。塔座建有一個西向的磚砌塔室,仿木建築,內設藻井,均有青磚磨砌而成,室內供一碑狀大悲觀音千手千眼佛,佛座三面刻有佛教神話、講經、飛天等故事畫面,雕刻技法為減地淺浮雕(據考證此碑為北朝之物)。
在鐵塔第一層塔身的東南和西北兩面的壁上,鑄有鐵塔銘文:“大宋崇寧乙酉常氏還夫徐永安願謹鑄。”第二層塔身的東南面壁上鑄有:“皇帝萬歲,垂清千秋”字樣。第六層塔身西北面壁上也有文字,可惜年久腐蝕辨別不清了。
整個鐵塔,構鑄嚴謹,渾然挺拔,巍然矗立,壯觀異常,充分顯示中國古代的冶煉技術、建築工藝的高度水平和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是中國珍貴的范鐵藝術遺產。九百年來因風雨澆洗,雷電襲擊,地震搖撼,年久失修,造成塔身逐漸向東南傾斜。1973年國家撥款進行了大修,校正傾斜,補鑄鐵件,使之恢復了它的壯麗雄姿。在大修過程中,在第一層內發現石棺一口,棺內有一銀質“舍利匣”,匣記憶體放“舍利子”,此物現在濟寧市博物館收藏。在明代增建的兩層內,發現銅佛兩尊,鐵質“佛敕令牌”一方,“大乘妙法蓮花經”一部,“影青瓷舍利合”一個,“珍珠”一顆,“銅鏡”一面,“水晶小並”一個,均已被博物館收藏。
現在,鐵塔寺已擴建成濟寧市博物館,歡迎人們前去參觀。

太白晚眺

太白樓位於濟寧古運河北岸,太白中路中段路北。太白樓即“太白酒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原址坐落在古任城東門裡(今小閘口附近)。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移家至任城(濟寧),居住在酒樓之前,“常在酒摟日與同志荒宴”。李白去世近百年時,唐懿宗鹹通二年(公元861年),吳興人沈光過濟寧時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作《李翰林酒樓記》一文,從此“太白酒樓”成名並傳頌於後世。宋、金、元代對該樓都進行過重建和修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開鑿濟州河時,任城城池北移今址,明代初期城牆易土為磚。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591年) ,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重建太白樓,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於南門城樓東城牆之上(就是現今的地址),並將“酒”字去掉,更名為“太白摟”,留傳至今。太白樓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牆上,坐北朝南,十間兩層,斗拱飛檐,雄偉壯觀,系古樓閣式建築。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樓門向西,環以圍牆。600多年來,由於長年失修和歷次戰爭,遭到一定破壞。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現在太白摟仍坐北朝南,面寬7間,東西長80米,南北進深13米,高15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建築,青磚灰瓦,朱欄遊廊環繞,占地4000多千方米。二層檐下高懸一楷書匾額,上書“太白摟”三字。四周院內,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磚鋪地,花牆環繞,台階曲折,古樸典雅。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人所書“詩酒英豪”四個大字石刻,字型豐碩,道勁豪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線鐫刻的“三公畫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賀知章在右,線條流暢,體態浪漫,風流典雅。北牆上還鑲嵌著兩副對聯,引人注目。一聯是羅振玉所書:
把酒臨風看帶郭 千家何處青山留謝朓
登高望遠指布帆 一片當年春水別汪倫
另一聯是王以敏寫的:
青天騎白龍 我欲因之夢吳越
長風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一樓正廳中間還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橫匾“詩仙醉聖”,兩邊對聯是“豪飲吐萬丈長虹,醉吻涸三江之水”。四周牆壁上書有李白生平介紹。二樓大廳現為書畫展覽。
樓的遊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縣廳壁記》和唐朝以來歷代文人墨客的讚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摟》等刻石碑碣40餘塊,還有珍貴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樓內藏有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書的《清平調》三首狂草橫軸和乾隆時期曲阜的孔繼涑摹李白筆跡刻石《送賀八歸越》詩貼,還陳列有明代祝允鳴於書的杜甫《飲中八仙歌》長卷。另外還有歷代名家編撰的李白集和文章,以及當代著名書畫家的數十幅作品。
登樓晚眺,高樓聳立,車水馬龍,濟寧市容,盡收眼底。清代著名詩人王士禎《雨中登太白樓》詩曰:
開元陳跡去悠悠,猶有城南舊酒樓。
吳語曾呼狂太白,洛陽何必董糟丘。
龜鳧縹緲當窗出,汶泗蒼茫繞檻流。
眼底無人具賓主,任城煙雨可憐秋。
太白樓名傳於世千餘載,實乃古任城一大景觀,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墨華泉碧

“墨華泉碧”這一景觀指的就是濟寧浣筆泉這一獨樹一幟的園林建築。它位於濟寧浣筆泉路南首路西,此泉最初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地下泉眼。相傳李白一家曾在此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許夫人同嬌女平陽在泉邊浣洗、淘米、戲水,李白則在泉邊石几上書寫詩章,順於浣筆,斟酒小飲。平陽伸出小手捧起泉水,滴入硯台為父親磨墨,許夫人出口成章評點丈夫的詩文。一家人生活在這裡,花前月下,散 步、遊園、嬉戲,月色溶溶,泉水淙淙,草蟲啾鳴,繁花吐艷……後人有詩曰:“浣筆經千古,涓涓水自流。太白筆何在?即此泉水是。”據《全問通考》記載:“浣筆泉在州(濟寧)東關外,去會通河不數步, 出土中……泉分為大泉頭池為八丈八尺八寸,小泉頭池為五丈五尺,渠長五十六丈,簡長三百八十丈,會楊家壩至通心橋入運。”
據《濟寧直隸州志》記載:“浣筆泉”原名“墨華亭”,始建於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由主事白旆在泉旁建一亭,以供賓客遊覽觀光,憑弔古人。到了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主事胡瓚重修,浚泉池,砌石欄,建方亭,植柳竹,泉上榜書“墨華”,從此才有了“墨華亭”或“墨華泉”之稱。同時,還於泉北築堂三楹,以祀李白、賀知章二賢。故而明代文人潘承念在《墨華泉碧》一詩中曰:“何如一勺墨泉水,天寶年來流到今。”以後,明末清初曾多次重修,到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知州席恆軒捐資修葺,在堂房旁邊增建配廳、中築門,並開鑿了方、圓二池,皆曰“浣筆”,自此,“墨華亭”更名為“浣筆泉”。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河督李公重修後堂,起層樓,樓上祀李白、杜甫、賀知章三公像,堂前仍建“墨華亭”,亭後放置了一塊一丈多高崢嶸奇突的巨石,石上鐫刻“小雷峰”三字,石旁還建了一舫形小屋,跨以小橋。這次重修竣工後,由漕使和琳作記、 內閣學士翁方綱賦詩、運河同知黃易繪圖,刻石鑲嵌在堂內壁上,被稱為浣筆泉的詩、丈、畫三絕,也成為“墨華泉碧”中的一大景觀。一百多年後,到了1914年,清末翰林楊毓世、單人高為漢等人又重修“浣筆泉”,楊翰林並親筆寫了一副對聯,上聯為“謫仙乃以往詩人偶爾濡筆隨作為千古亦事”,下聯是“在我亦將來過客側身懷古冀保存一線文波”。這使浣筆泉逐漸形成了一座規模宏偉,樓、堂、亭、池、橋為一體的園林建築,成為流水潺潺、花木扶疏、柳蔭竹翠、風光綺麗的名勝遊覽之地。新中國成立後,又先後進行了兩次整修,在原址上鑿池築亭,修建正堂,種植花木翠竹,使浣筆泉以新的面貌迎接遊人觀光。
1986年,濟於市人民政府公布“浣筆泉”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台夕照

“鳳台夕照”這一景觀是說站在鳳凰台上“每逢清明、白露節,日夕時,日影照北城;芒種、小暑節,日影照南城。” 鳳凰台位於濟寧市西北鳳凰台村,京杭大運河北岸不遠處。《濟寧縣誌》記載:“鳳凰台距城八里,周一百四步,台二層,上層高三、四丈,下層二丈奇,上銳下寬”。《濟寧勝跡概覽》記載:鳳凰台是“以商代為主的典型遺址”,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即現中華文明之光。據文載:“任、宿、須句,風姓也,實司太昊有濟之祀。”濟寧古為任城,乃四個風(風、鳳古代相通)姓古國之一,鳳凰台即“太昊祭祀台”,就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的地方,此台坐南朝北,正面為三層,其餘三面皆為二層,台高11.5米,底面4241平方米,頂面1341平方米,地闊上窄逐層遞減,北有石階可至頂端,周圍皆用磚石壘砌,中為夯土而成,西南亦有不砌台階曲徑而上,可通頂部。
北宋初,開挖趙河時,該地正當河道轉彎處,又復土加高。因此台三面環水,荇蓼野花雜草叢生,風景宜人,人們叫它“風花台”。以後人們又在台上種植樹木,松柏挺拔,鬱鬱蔥蔥。到了南宋時,有道士在台上建寺居住,常有絢麗的珍禽異鳥飛來棲息樹上,傳說鳳凰曾飛來台上,至此,才稱為“鳳凰台”。從南宋到明代,鳳凰台都有修建,到了清代光緒年間,募捐集資,大興土木,修整有序。總體建築似鳳凰,結構以舊時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父為婦綱)、“三光”(日、月、星)、“五行”(木、火、土、金、水)、“兩儀”(天地或陰陽)、“四象”(春、夏、秋、冬)、“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而建成,並以此累計砌成三十六級石階,意為三十六天罡,石階頂門樓為鳳頭,左右有兩塊出水石為鳳耳;門樓南三米處,東有鼓樓,西有鐘樓為鳳眼;大殿為鳳背,翠綠林木為鳳身,殿後一片紫竹林為鳳尾,東西兩廡建築為鳳翅,鳥瞰俯視很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台上還有明代萬曆年間運河總漕劉東星創建的觀音庵,重檐雙脊,覆於琉瓦。台上殿宇共二十四間,僧舍十餘間。寺院內還有明、清雕龍石碑十餘塊。殿內正堂供有檀木精雕祥鳳一隻(現保存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兩廡還塑有彩色神像,雕樑畫棟,輝煌壯麗。宋、元、明、清以來,憑運河水優勢,經貿繁華,南北商賈雲集,東西販運輻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正逢觀音聖誕,“鳳凰台”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成為魯西南春會之首,繁華景象達數百年不衰。在鳳凰台北面18米處,還建有戲樓一座,每年春節(正月初一),附近村民都來朝鳳,敲鑼打鼓唱大戲。

灌冢晴煙

“灌冢”就是漢朝大將軍灌嬰的墓,位於濟寧市東邊西灌村北250米處,“灌冢晴煙”是說在陽春三月里,天氣晴朗,微風拂過,灌嬰的墓地上空會有白色煙氣覆蓋著,是一道奇異景觀。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灌嬰,睢陽(今河南商丘南)人,出身於販賣絲綢、布匹的商人家庭。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起兵,爭奪天下,他15歲就跟著劉邦,轉戰各地,英勇善戰,是劉邦的得力幹將之一,任騎兵團司令。垓下之戰,最後就是他帶領5000騎兵追殺項羽,將項羽圍困在垓下,逼項羽烏江自刎。
漢朝建立,劉邦稱帝,灌嬰被封為車騎將軍,潁陽侯。是漢朝的功臣元老派。劉邦死後,皇后呂雉掌握朝政15年,開國功臣韓信、彭越等先後被殺,劉邦的八個兒子也被她殺了三個。呂后還打破了劉邦“非劉不得封王”的“白馬之盟”,封了三個呂家男兒為王(其中大哥已死外),封其侄呂祿、呂產為王,同時掌握了軍權。呂祿封為趙王,上將軍,掌北軍(北軍司令);呂產封為魏王,任相國,掌南軍(南軍司令)。在這種形勢下,灌嬰默默無爭,在北軍任職,沒有遭到呂氏的迫害。
呂后死後不到一個月,劉邦的長子孫齊王劉襄(長子劉肥的兒子),首先舉兵造反,提出誅殺呂氏之王的口號。呂祿、呂產便命令灌嬰率領十萬精兵討伐劉襄。灌嬰帶領人馬到了滎陽,突然倒戈反呂,和劉襄聯合起來,討伐呂氏,殺向京城。在京城,右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用計勸呂祿交出了北軍軍權,呂產帶領人馬準備入宮劫持皇帝,周勃派朱虛侯劉章帶領1000人馬誅殺了呂產,奪回了南軍軍權。(陳平、周勃首先扣住了呂祿的親信、謀士酈寄的父親,逼迫酈寄勸說呂祿交出軍權,回趙地去當趙王,緩和劉氏的反對,呂祿上了當交出兵權,以致被殺)。
呂后死後兩個月,呂氏被誅族,即男女老少皆被殺。朝政大權還權漢文帝劉恆。文帝封灌嬰為太尉(國防部長),掌全國軍權,不久又升為丞相(國務院總理)。到了漢武帝時,遭到太后王娡和姦臣田蚡王娡之兄)的陷害,被罷官,病死在任城(今濟寧)。後,朝廷又為其平反,追封為懿,將其葬於任城城東30里處,墓地植有松柏樹。到了元代,灌嬰墓地又擴大增地,種柏築垣,設享殿十二楹,置石鼎石几各一個。到了明代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又在灌嬰墓上立碑為志,記敘其事。
“灌冢晴煙”是一種春天地氣上升形成的美麗的自然景觀,多少年來為人們所讚嘆。清代文人王清有七絕詩《過灌冢》:
碚項興劉莫大功,當時誰不論英雄。
西風荒冢麒麟老,禾黍離離落照中。
目前,灌嬰墓地雖夷為平地,享殿毀於早年,碑石遭到破壞,樹木被砍伐一光,但地表以下墓地尚完好無缺,乃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所以,1985年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池荷淨

“南池”就是指“王母閣”,原名“古南池”,建於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3——756年),面積400餘畝,位於現在濟寧市城南王母閣路西側。據《濟寧直隸州志》記載:“王母閣在南關外,周圍皆水,一阜屹然中立……,取西望瑤池,東降王母之意,遂以名閣。”《濟寧縣誌》記載:“古南池在城南三里許小南門外,小南門即故城也。地周二三里許,內有王母閣,閣西南水中有晚涼亭,夏日荷花盛開時,清香襲人,而白蓮尤勝,每有遊人宴宴於是。舊有杜文公祠,祀李白、杜甫、賀知章三人。後從州人李毓恆議,並祀許主簿。”由此可見,在盛唐時期,這裡是濟寧州一遊覽勝地,特別是到了夏天,滿池白蓮荷花,陣陣清香,空氣新鮮,天地純淨,令人心曠神怡。“南池荷淨”這一景觀就是來源於此。明、清時代的南池又進行了大規模修建,不僅風景宜人,而且樓閣聳起,曲檻迴廊,花木昌茂,松竹交翠。池中有四島,即王母閣島、北壇島、南壇島、池心島。島上建有王母閣、玉皇廟,還有濯纓亭、君子亭、觀荷亭、觀瀾亭等。歷代詩人、名流多會於此,吟詩題賦。唐代大詩人杜甫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同任城許主簿游南池留有著名詩篇:
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 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
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清代戲曲家、文學家蔣士銓留有《謁南池杜少陵祠》詩篇:
先生不僅是詩人,薄宦沉淪稷契身。獨向論離憂社稷,直將老歌哭風塵。
諸侯賓客猶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飯何曾忘君父,可憐儒士作忠臣。
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南巡,駐蹕濟寧,也到南池遊覽,康熙御筆題寫“王母閣”,乾隆御筆題寫了杜甫游南池的詩篇。
王母閣建成後,還吸引了無數的善男信女前來燒香拜佛。每年農曆三月三蟠桃會,周圍百多里的人們前來進香, 南池更是香菸繚繞。燈火輝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1928年,在北伐戰火中王母閣不幸被毀。1958年8月,濟於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南池內建設魚種場,挖池養魚、植荷、栽蒲。現在,濟寧市人民政府決定重修擴大王母閣公園, “南池荷淨”盛景的恢復已為期不遠。

西葦漁歌

是一道美麗的自然景觀,它位於濟寧市西,現在任城區安居鎮的汪營、胡營、劉營三村東邊和西五里營村西邊環抱區內,也就是原來的馬場湖。據《濟寧市郊區水利志》記載: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二十年),開挖由濟寧至安山入濟水(大清河)濟州河,溝通濟、泗以便漕運。公元1441年(明成祖永樂九年),再開會通河(元代稱會通河和濟州河,明代通稱會通河)。由於“蜀山湖棄水,經湖東馮家壩滾入濟寧西部的沿運河窪地形成馬場湖”。《濟寧直隸州續志》也記載:馬場湖在州西十里,周約44里,水域540頃。當時,人們在這廣闊水鄉,植葦栽蒲,養魚餵雞。微風吹來,湖水盪起陣陣漣漪,蘆葦搖擺起柔軟的身軀,好像在輕歌曼舞;特別是紅陽西下時,煙波浩渺,漁歌陣陣,真乃是人間美景也,所以人們也稱這裡為濟寧“西湖”。明代崇禎年間,安居出了個徐標,做了兵部尚書,回家祭祖,暢遊馬場湖,興致大發,寫下了有名的《安居西湖記》,充分描述了馬場湖西葦漁歌的風光景致。明、清時不少文人也來此一游,對“西湖”大加讚賞,如清代文人潘文佶來此遊玩,即興賦詩:
淺水平堤鵝鴨浮,柳村三五畫家秋。
擼場咿呀月初上,短笛蘆根何處舟。
1959年開挖京杭運河(濟寧至梁山段),原來的馬場湖已退水還耕,現在變成了千畝良田,呈現出麥田千頃黃金浪,沃野百里稻花香。不過,在這湖心地帶,一些有心人又挖建了一個個養魚池,蓋起一棟棟魚館,成為濟寧市郊區一個別致的餐飲小區。乘車濟寧西外環路,有水泥小道,直通那裡的魚館,魚味鮮美,你去一餐,別有風味。
附徐標作的《安居西湖記》
濱河有湖曰馬場,古任城之西湖也。瀦水濟運,以防膠舟。萬曆年間,中承潘公建斗閘二,壩口一,以備蓄泄。湖心最深處,俗謂之大坡底,猶淵潭叵測,經旱不涸,周圍四十餘里,廣漾瀲灩,莫得其際,但見煙水茫茫而已。貴然水居者不一而足,里人喜漁,隱,則卜築於此,累土為垣,剪茅為屋,或率婦子,或攜友人,其中,而鶴汀一艇,蘆渚一絲,則極快事也。“朝則日出,煙消、鳶翔、鴨睡,有挹露之輕紅、迎旭之淺綠;暮則反照,歸鴨、落霞、孤鶩,有拖影之銀漢,分光之玉繩;晴則野色芬菲,澄開鑒,天晴幔卷,草碧雲舒,埒虢國之妝;雨則群崗欲螟,密樹空濛,菡淺珠,芡菱瀉翠,恍西子之顰。若夫四序遞至,景侯各殊,既物換而形勝,以觀改而順變。每見沙暖苹新,水融魚躍,歐鷺喑喑,或與鳴鳩啼鶯,婉轉相和;柳蔭鋪茵,涼水近浦,藕花張錦,香散遠灘,採蓮之曲,扣舷者喧焉如市;白露橫空,紅蓼接岸,蒹葭中,征雁一聲,菰蒲里,鐵笛三弄,客此者動蓴鱸之思;元霜慄冽,宿鳥驚寒,深血迷漫,蓑翁獨釣,雖景物衰颯,而隱隱魚磯,淡煙數縷,亦發山陰之興。至於微波忽動,曲織成文,如纖輕盈;泊而輕侯噴薄,濁浪排涌,又如神龍之出沒;空明浩瀚,一望皎然,如玻璃映射;倏爾流光簸蕩,灼灼耀目,又如金蛇之閃爍。此則風姿月韻,流轉於四時朝暮之間。”“然則之湖也,翠千山之秀,撮萬有之奇,盡態極妍,動心豁目,洞庭,彭蠡何多讓焉!”

獲麟晚渡

這一歷史景觀,是指位於濟寧市城北四十華里有“二濟寧”之盛譽的長溝“獲麟晚渡”(今任城區長溝鎮獲麟今諧音回林村)晚上的繁華景象。
據傳說,春秋時期,孔子時任中都(現在汶上縣)宰時,到長溝附近狩獵,捕獲麒麟一對,因此,該地得名“獲麟村”,現在名叫“回林街”。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兵部尚書李奧魯赤主持開挖濟州運河,長溝便成為有名的重鎮。到了明朝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白英“南旺分水”借水濟運,使汶水“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又在南旺南北建節水制閘,十里一閘,共38道。長溝獲麟村亦建了節制水閘,名為“獲麟閘”,也稱“獲麟古渡”,這裡一閘擔京杭萬里水運,內引外聯,地位突顯。更重要的是“獲麟古渡”就位於蜀山湖滾水大壩旁。滾水大壩不僅是調節水運的樞紐,而且還是護衛濟寧州數萬生靈的生命閘。由於百英修“水櫃”蓄水調節水運,開挖南旺湖、蜀山湖以濟春運。其中蜀山湖就壓在回林薛海一帶。由於長溝地勢比濟寧古城牆還要高,因此,蜀山湖就像掛濟寧州肩頭的一袋水,一旦水大堤決,順流而下,就會出現“一瓢湖水覆濟州,數萬生靈漂水中”的災難,因此蜀山湖堤壩建設和“獲麟閘”的維護就至關重要了,明、清兩朝均在此設閘官衙門,修河護堤,經營水運,從而使長溝成為水旱兩路繁華的商埠碼頭,河內百舸爭流,檣桅如林,漿聲紛紛。南言北語之聲不絕,東聲西音連綿不斷,岸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市喧人囂;茶坊酒肆,燈光流轉;街中夜半更深,行人不斷。當時文人憑藉這一歷史典故,名曰“獲麟晚渡”。長溝也有了“二濟寧”之稱。曾有明代郡人潘呈念為“獲麟晚渡”題詩七絕一首:
計程千里赴幽燕,一片征帆帶遠天。
楓葉蘆花秋色里,舟人指點獲麟川。
“獲麟晚渡”還因“兩山夾一廟”、“掉龍碑”、“黑風口”而名噪一時。
所謂“兩山夾一廟”、“兩山”指的是獲麟村內兩個古老破屋的殘垣斷壁的山牆,中間野草叢生,槐柳爭蔭,狐兔爭穴,鳥雀穿梭。自有一番天然野趣。“一廟”是指在兩堵山牆間的“獲麟觀音廟”,明代興建,清代重修,正殿三楹,硬山式建築,殿內壁畫輝煌,彩繪斑斕,外牆有明清石刻四塊。(現在此廟還存在,但已破爛不堪,殘垣斷壁,殿內的壁畫依稀可辨)。廟前有明代獲麟修河碑和掉龍碑斜矗(現殘存在村內)。當年“獲麟觀音廟”香火熾盛,四方商賈叩神焚香以求發財;善男信女雲集拜佛以求平安;達官貴人捐資香火以求富貴。據說,明清皇帝路過這裡時,也都來參拜觀音娘娘。
“掉龍碑”相傳是西天一青龍經蜀山湖,低頭一看,碧波萬頃,荷菱爭艷,青葦浩蕩,水銜蜀山,銀鱗青螺…………,它看得目瞪口呆,竟自天而墜,變為“掉龍碑”。
“黑風口”傳得神乎其神,其實是一條南北走向狹長的喇叭狀胡同,在獲麟古渡東側,站在北口,放眼便是水波蕩漾的蜀山湖。據說這個胡同里狂風陣陣,風速極大,胡同北頭,蜀山湖岸邊,不敢站人。對著胡同的蜀山湖水面,菱荷不生,蘆葦不存,晝夜水驚浪慌,飛鳥不向北來。夜半時分更是陰風嗖嗖,向南舉腳難放,向北風拉衣拽,物流風轉,兩側住戶門窗吱呀咣當。胡同北頭湖邊,草鷺驚飛,野狐悲鳴,水哭葦嚎,綠光幽幽,鬼影憧憧。身處奇境,不寒而慄……,由此,黑風口傳遍南北。據說,清末年間,有一濟寧人在南方做官,有一個長溝商人在他轄地犯了法,被捕入獄。堂審時,聽犯人說家在濟寧長溝,原來是老鄉,不覺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提筆判道:“流放到兩山夾一廟,掉龍碑,黑風口,永不赦免”。別人以為判得不輕,其實是放他回家。
時光荏苒,“獲麟晚渡”雖然不存在了,但其當年的盛景和美麗的傳說,仍一代代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