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棘

虞棘(1916—1984) 原名於家驤,字德驥。掖縣(今萊州市)朱由鎮路宿村人,劇作家。1981年,從他在戰爭年代的劇作中選出7個有代表性的劇作由山東人民出版社結集出版。1984年病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虞棘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84年
  • 原名:於家驤
簡介,代表作品,後記,

簡介

(1916~1984) 1938年參加革命,山東掖縣人。中共黨員。中學畢業。1933年起曾任國小教師,任膠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劇團團長。
虞棘虞棘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國防劇團團長、膠東文聯常務委員。
1949年出席全國文代會,當選為全國劇協理事。
1950年,任山東軍區文化部副部長。
1951年,在山東省第一屆“文代會”上當選為省文聯常務委員、省劇協主席。同年,調解放軍總政文化部工作。之後,歷任電影處處長、創作室主任、文藝處處長、副部長、總政文化部顧問、全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書記處書記等職。
195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虞棘自幼愛好文藝,中學時期曾寫過劇本《新舊家庭》。
1939年任國防劇團團長後,積極倡導京劇現代戲。他採用靈活多樣的歌劇(時稱小調劇)、秧歌、曲藝、舞蹈、雜耍等形式,反映膠東軍民鬥爭生活。
1940年,他創作並主演了第一個京劇現代戲《罵汪反頑》獲得成功。此後,又寫了《劉福金從軍記》等京劇,並自編自導自演《了緣和尚》《平倭傳》(又名《戚繼光打鬼子》)等京劇現代戲,在膠東影響極為廣泛。在他領導國防劇團的十年中,為部隊培養了一大批文藝人才,建國後大多成為部隊文藝工作的領導、劇作家及話劇、電影導演等。
1939年—1949年,他先後創作多種體裁的劇本40餘部。

代表作品

話劇
《雨過天晴》
《群策群力》
《氣壯山河》
《投降派的末日》
《炮火之晨》
《賣女》
報導劇
《活捉鬼子》
《買糧丟了口袋》
《活神仙》,
歌劇
《三世仇》
《改邪歸正》
《解放之路》
《解放》(與他人合作)
京劇
《罵汪反頑》
《冒雪尋夫》
《戚繼光》
《虎頭牌》
小說
《桃花峪》
文學劇本集
《虞棘劇作選》
劇本
《晚飯之前》、
《“五卅”的血債》
《劉金福從軍記》
《十字路口》
《救星》

後記

建國後虞棘所寫的文藝評論、詩歌散見於各有關報刊。1958年,發表小說《桃花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