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衣藤牌兵

虎衣藤牌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見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御之者”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虎衣藤牌兵
  • 年代:康熙二十三年
  • 代表人物:康熙
  • 發生地點:北京景山
資料1,資料2,

資料1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見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御之者”時,興珠回答說:“惟滾被為第一。”康熙問“滾被”為何物,興珠回答“即人家所棉被也”。康熙笑說:“是何能也?”興珠回答:“柔能制剛耳。”並詳言其進退滾閃之法。康熙點頭讚許,又問:“滾被之外,更有何法?”興珠答:“有滾牌,臣家有其器。”康熙帝立命取至,又問:“汝家有能用此牌之人否?”興珠召集家人六人,在康熙帝御前表演。“興珠年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萬夫。前躍八尺,後退一丈,不可敵也”。康熙帝“命善射者數人,以雹頭射之,數發皆不能中。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于飛鳥”(《廣陽雜記》)。
虎衣藤牌兵虎衣藤牌兵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大喜過望,決定組建一支福建藤牌兵。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1月18日,康熙帝派人到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在安插於當地墾荒的福建投誠官兵內挑選500名,給銀整裝遣行,又下令在福建等處投誠官兵內挑選善用藤牌及片刀者送京;移文福建提督施琅,選取堅好藤牌400並所用片刀送京。之後他還親自檢查藤牌兵的裝備,認為“藤牌稍薄,雙層者加舊棉一層,單層者加舊棉兩層,堅固可用”,命“侯林興珠與營造司郎中佛保監修,進式後速發”(《清史稿》,下引同)。2月,詔“命都統公彭春等帥師剿撫羅剎”,“命鑾儀使侯林興珠等率藤牌兵會剿羅剎”,並特詔:“林興珠曾效力行間,且系侯爵,其令參贊軍務,彭春等善視之。”
為了保證福建藤牌兵按時到達,康熙帝還特地命令兵部派遣馬隊將他們送到前線。同年五月,林興珠和都統彭春、副都統班達爾沙、瑪拉等率清軍3000多人水陸並進,在雅克薩城郊抓獲敵兵數人,訊問城中情況,有一俘虜逃逸,興珠當即建議:“宜亟進矣,掩其不備而圍之,令其在外者不得入,在內者不得出。少遲,眾合不可當也。”彭春採納其意見,揮師急進,廿二日抵雅克薩城下,翌日圍城。廿五日,沙俄援兵乘船從黑龍江上游順流而下,欲與城中守兵匯合。
林興珠率福建藤牌兵還擊於江中,“眾裸而下水,冒藤牌於頂,持片刀以進,羅剎眾見之,驚所未見,呼曰‘大帽韃丨防和諧丨子’。眾皆在水,火器無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槍矢不能入,以長刃掠牌上,折其脛,皆踣江中,殺傷大半,餘眾潰而逸,興珠不喪一人”。此番痛擊,殺死俄軍30多人,俘虜15人,繳獲敵船一艘。接著,清軍攻城,炮彈所及,到處起火,興珠令藤牌兵“人取草一束,堆城下,不下即火之”。沙俄頭目額里克舍只好乞降,立誓永不再來雅克薩。清軍即釋放俘虜700多人,以全勝贏得第一次雅克薩之戰。兩個月後,沙俄侵略者背信棄義,重占雅克薩,修築工事,籌集糧食,欲長期盤踞。翌年(1686年)二月,康熙詔命將軍薩布素、副都統郎坦等率所部2000人再攻雅克薩,“並量選候補官員及見在八旗漢軍內福建藤牌兵四百人,令侯林興珠率往”。六月,清軍抵雅克薩城下。初八,福建藤牌兵占領城南土阜,“遇敵伏兵,又大敗之,即於土阜設伏兵固守”,“敵出拒,擊敗之,斬額里克舍”。此次反擊戰,沙俄侵略軍先後被清兵斬殺七八百人,倖存者僅66人。清王朝取得兩次雅克薩大捷,沙俄侵略者被迫求和,中俄兩國於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1690年1月)簽訂《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林興珠和福建藤牌兵功不可沒。
虎衣藤牌兵虎衣藤牌兵

資料2

藤牌兵在清朝歷史悠久,油浸過的藤牌,可以防弓箭,還可以擋鳥槍,在雅克薩打俄國人立了戰功,後來在平定張格爾之亂的時候,一身虎衣的藤牌並成了騎兵的剋星,嚇戰馬,砍馬腿,有出色表現。
藤牌兵的軍服很有特色,讓當時來華的外國人十分感興趣,留下了不少繪畫作品,讓我們今天可以想像一下一兩百年前那些虎頭虎腦的清兵到底是什麼樣子。
乾隆時候來華的英國人筆下的藤牌兵,就比虎形少了個尾巴
藤牌兵要在地上打滾兒,一襲虎衣身上光溜,連頭都包住,沒有其他清兵身上那么多雜碎。
清朝中葉,因為藤牌很強的軍事價值,下令嚴禁民間私自製作藤牌,估計連大點兒的鐵鍋,都要登記註冊,防止私人用來當防箭衣
1841年8月26日,英軍進攻廈門,和藤牌兵作戰,有光榮歷史的藤牌兵這次沒能沒能擋住英國人的槍炮。
太平天國時候,藤牌兵還活躍在戰場上,不過很快藤牌兵消失了。不知道現在還有哪些博物館還保存著藤牌兵門的一身虎衣。
鴉片戰爭時藤牌兵對抗英軍鴉片戰爭時藤牌兵對抗英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