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書名。史達林論述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著作。寫於 1952 年 2 月至 9 月,總結和概括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批評蘇聯當時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一些錯誤觀點,論述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問題。指出,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可以發現、認識和利用規律,為社會謀福利,但決不能“廢除”或“創造”規律。

主要內容,其他信息,社會意義,

主要內容

①闡明了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規律的客觀性質。史達林批評了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創造經濟規律的觀點,指出經濟規律反映客觀經濟發展過程的必然性,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制定、創造、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律,但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認識和掌握經濟規律,並利用它為社會服務,可以限制某些規律破壞作用的範圍。
②提出了社會主義制度下還存在商品生產的問題。史達林指出:在存在著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兩種公有制形式的條件下,還必須保留商品生產。但史達林否認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是商品,認為全民所有制內部不存在所有權的轉移,所以不存在商品生產。
③闡述了社會主義制度下價值規律作用的問題。史達林指出: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社會主義條件下存在商品和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就一定要起作用。但史達林認為,價值規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價值規律只對流通起調節作用,而對生產不起調節作用,只有影響作用。
④闡述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問題。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是: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史達林批判了雅羅申科“為生產而生產”的觀點,指出跟滿足社會需要脫節的生產是會衰退和滅亡的。
⑤闡述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問題。史達林提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生產關係,批評了L.D.雅羅申科用生產力組織學來代替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史達林認為,生產關係包括3個方面內容:即: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它們的相互關係,或如馬克思說的,“互相交換自己的活動”;完全以上面兩項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他把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作為生產關係的基礎。

其他信息

除了以上內容外,史達林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再生產的原理及國民經濟有計畫按比例發展的規律,關於消滅三大差別和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問題,關於把集體農莊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問題,關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危機加深的問題,關於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戰爭不可避免的問題,關於現代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等。

社會意義

史達林的這本著作,突破了過去社會主義條件下必須消滅商品生產的舊觀念,闡述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系列原理。但是其中有些問題尚需探討,如究竟如何表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有些觀點已被後來的實踐證明是不對的,如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不能成為商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