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祐(明朝官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蘇佑(1493—1573)字允吉,一字舜澤,別號榖原,蒙古族,明代東昌府濮州(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王樓鎮蘇莊)人,文學家,官至兵部尚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祐
  • 別名:榖原
  • 出生地:東昌府濮州(今山東菏澤市鄄城)
  • 出生日期:1493
  • 逝世日期:1573
生平,著作,代表詩作,

生平

蘇恩之季子,弘治五年(1496)歲次壬子臘月二十一日出生於平山衛指揮府(蘇老家),生母為王氏夫人。十八歲時娶鄄城縣康封里(即現什集鎮康封)陳綸之長女陳氏為妻,陳氏伯父纓,時為榆林衛三品指揮。次年,生母王氏卒。二十二歲(正德八年)中東山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落第歸,同年攜妻帶子同赴京,入太學攻讀三載,並參加會試,復落第,連試落第歸,同年攜妻帶子同赴京,入太學攻讀三載,並參加會試,復落第,連試進士,屢落第。正德十六年辛巳,四月,其父卒。
三十五歲(公元1526年)中嘉靖五年丙戌科進士,以知縣放為吳縣令。嘉靖已醜(1529)嫡母周氏卒,丁憂三載。服闋以知縣詔授廣東道監察御史,嘉靖十二年奉詔巡按宣大。九月出京,是月末至大同視事。十月十日凌晨,大同軍兵叛亂,殺總兵官李瑾而軟禁潘巡撫,蘇佑帶僚屬避居陽和,立將大同兵變始末及其嚴重後果闡明,提出方略,上疏朝廷。朝廷採納,以總督劉清揚,提督卻永將兵,以佑為監軍而解決大同兵變。劉、卻二人排斥蘇佑建議,貿然進兵大同,首先損將折兵,二人羞怒,三面攻城而相持不下。歲末,大同亂軍勾結蒙古,內外夾攻,劉、卻軍大敗。蘇佑與繼任巡撫樊繼祖,交章上奏,二人被調勘。嘉靖十三年初春,蘇佑授王寧密計,回大同瓦解亂軍,春末大同軍亂初平,巡撫,巡按入大同城視事,是年秋八月,奉旨斬叛軍首領三十六人於市。大同遂安。是年納側室戍小星如夫人劉氏。以計平亂軍而蘇佑朝野知名。大同事畢回京,再奉詔巡按維揚十州府縣,入京掌河南道監察御史。嘉靖十六年,雷震謹身殿,皇帝下詔求言,御史桑喬,蘇佑等,痛劾禮尚書嚴嵩等三人。同年出京巡按三晉(山西)。嘉靖十九年升江西提學副使,任滿轉山西參政,接升左參政,分守雁門關。嘉靖二十三年詔授大理寺少卿,次年(乙巳)轉都御史,督撫保定。嘉靖二十六年丁末,加秩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嘉靖二十八年已酉。詔授弄部右侍郎,十一月改授兵部右侍郎。嘉靖二十九年三月乙丑朔。壬辰日升兵部基侍郎。是年六月,蒙古俺答汗聚眾十萬欲大舉內侵,首戰設伏,殺大同總兵官張達,副總兵林椿。邊關告急,震驚朝廷,時嚴嵩為首輔,獨秉朝政。欲置蘇佑於死地。是年閏六月癸亥朔。丙子日詔命蘇佑以兵部左侍郎暫代大同總督,走馬上任。蘇佑以三子蘇潢為侍從,父子腳踏車出京,馳赴大同。將門之子,頗有膽略,嚴警城防,調正部署,大同轉危為安。俺答兵向東移,京師危急,乃遣時任大同總兵官仇鸞率部東援京師。自將精兵移駐南口,以為京師聲援,老營堡一戰,截獲牛羊千餘只而立戰功。九月辛卯朔。丁巳日詔命蘇佑以兵部左侍郎實授大同總督以獎其功。
嘉靖三十年(1551)春,以大同總督之職責,把握時機,上疏明蒙雙邊的戰爭狀態利害關係,提議在沿明蒙邊疆開放馬市,進行兩國的民間貿易,而緩和雙邊關係。此疏很快通過廷議,皇帝批准,在沿邊定期開放馬市,蒙古俺答汗對開放馬市彈莊,雙邊軍民皆大歡喜,化干戈為玉帛指日可待。馬市閉幕,俺答汗向明貢獻貢品,寫表謝恩,明朝亦有回賜,蘇佑為此而立功。是年四月已未朔。是日下詔:“總督宣大兵部左侍郎蘇佑,以邊功蔭其孫宋為國子生。”以表彰。好景不長,不到一年,皇帝下詔關閉馬市,明令,復言開馬市者斬。蘇佑加強戰備,以迎更殘酷的戰爭。
嘉靖三十二年(1553)秋,蒙古俺答汗懷關閉馬市之恨,挾庚戍兵臨北京之威,舉眾十餘萬,越長城對明大舉進攻,前鋒南入紫荊關,朝野震恐,京師一日數驚。蘇佑遣將分道邀擊,自率騎鐵間道截擊於永安保,浴血鏖戰數晝夜而獲勝,扭轉戰局,始將蒙古兵逐出長城。九月甲辰朔。辛酉日,兵部尚書聶豹,錦上諸這御虜功,以蘇佑為首。皇帝即日進升佑為兵部尚書,照舊總督,二品秩滿,贈封父祖兩代。是冬鳩工庀材,修建父墓,十二月十二日誥命碑修成。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辛未朔。癸巳日,嚴嵩傳上諭,以蘇佑體衰,不勝任,而以兵部右侍郎賈應春升左侍郎兼都察院僉都御史,代為大同總督之職。蘇佑罷職致仕,是年舉家濮州城內(今范縣濮城鎮)。匿隱蒙古本源,自稱高陽後裔。這是為了迎接嚴嵩再次迫害,而株連宗族,甚至有“北王召”宗廟不保之虞。“北王召”為元世祖五世孫義王所建。義王在洪武元年閏七月末逃出大都(現北京市),在濮州青丘創建基業,洪武四年其鄉兵改編為平山衛而蘇氏取得衛指揮世職,站住腳根,即建宗廟,而祭祀元朝先帝先王,列祖列宗。世人稱蒙古為北國,蒙古帝王為“北王”;而“召”為蒙語即“廟宇”。“北王召”者漢語為北王廟,即蘇氏宗廟也。
嘉靖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其嫡妻陳夫人卒,陳生於弘治癸丑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六十四歲。約百日後蘇佑寫《故妻誥封夫人伯陳墓志銘》,將歷官年月載入此文。是年其父蘇恩墓石刻石雕群竣工,蘇佑將蒙古信仰與心理素質寓於石刻,八月十五日親題石匾額“永言孝思”。
不久以“不請兵餉事”被逮,三推六問,蘇佑數靖兵餉,奏摺屢存,蘇佑實無罪,但案卻累年不結。嚴嵩懷昔日劾已之恨,約嘉靖四十二年將蘇佑削籍為平民。
嘉靖四十三年清明日,蘇佑立始祖鋼鍤公墓碑及其曾祖訓科公墓碑,以“前兵部尚書……。”為款識。自此過起垂釣生活而消磨光陰。
隆慶五年(1571)蘇佑帶著“大宗自表高陽裔,幫范猶存濮水濱。門閥轉高看不見,幾回雙淚落風塵。”和“欲返離以合,祛偽以真而未能也。”遺憾與世長辭。享年八十,葬於濮州城東北白雲莊,禮部遣主事梁孜,諭祭營葬。

著作

蘇佑文武全才,著述甚豐,著有《孫子集解》、《三關紀要》、《法家剖集》、《奏疏》、《建旃琑官》、《雲中紀要》等書。為官三十年余,各階段都有詩,文合訂本刊刻行世。計有《三巡集》、《江西集》、《畿內集》、《山西集》、《塞下集》等。蘇佑平生稿有其心腹幕僚龔秉德收藏。萬曆年間,龔秉德為襄陽副使時,將佑平生詩文稿件分門別類,刊板印刷,定名為《榖原詩文集》,計文章近百首,詩五百餘著,現存一部,是為孤本。

代表詩作

【塞下曲】
將軍營外月輪高,獵獵西風吹戰袍。
觱篥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