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瓷

藏瓷

藏瓷又名藏瓷紅,是新發現的奇石石種,藏表明此石種產自於西藏高原, 瓷是由於石面富有光澤,石皮顏色古樸寶氣,質感瑩潤,如陶瓷之釉面,故取名“藏瓷”因其石體表面多以紅色為主,又名“藏瓷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瓷
  • 別名:藏瓷紅
  • 產地:西藏
  • 顏色:橘紅、中黃和淡黃色為主
外觀,特徵,表皮漆化,色彩,質地、紋路,體型偏大,成因,水量大、水流急,光照充足,珍貴收藏價值,

外觀

藏瓷是目前奇石界最新發現的石種,它產自西藏海拔4000-5000米的山澗中,由西藏雪域高原獨有的天光地氣水力等自然因素經上千萬年的合力作用自然而成,整體堅硬、緻密,石胎較白,富有光澤,質感瑩潤,可媲美陶瓷之釉面;石麵條痕、線紋或顯或隱,或深或淺,或粗或細,酷似鈞瓷窯變之蚯蚓線;石色以紅黃為主,或紅黃相間相映,色彩光潤明麗,顯得高貴大氣,或間雜白、黑、青、蘭、紫等色,則顯五彩繽紛,細觀可產生層次感,呈現多個色價;藏瓷質樸多姿的石表,常見大大小小、起起伏伏的紋片,猶如名揚天下的千年名窯哥窯瓷器上的開片;藏瓷體形多數偏大,大者可高達3米,造型千姿百態,厚重端莊,質樸內斂,又呈雍容大氣。藏瓷可名之形象石山水石圖案石等等。

特徵

表皮漆化

藏瓷有一層天然的漆皮,因江水殘留石表,由於灼熱的陽光炙烤,殘留石表的礦物質與大氣中的氧反映,使石體表面生成了一層氧化保護薄膜,如此長年累月在高原烈日下反覆曝曬、沖刷,氧化物不僅僅停留於石頭表面,也進入石體內一定深度,形成橘紅、中黃、淺黃等顏色。這層氧化膜色彩呈現出由淺到深的過度,同時經水沖而光滑、鮮亮。

色彩

藏瓷石皮的基本色調以橘紅、中黃和淡黃色為主,還有醬色、黑色等十幾種顏色。橘紅色是藏瓷的標誌性顏色,在其他石種里較為少見。眾所周知,黃色是最為高貴富麗的色彩,而橘紅色,華麗中透露著穩重,不張揚,沒有紅色的熱烈、衝動,卻飽含活力、積極、熱情,均為大氣、富貴的色調。

質地、紋路

表皮細膩溫潤光亮有瓷器釉面的厚重感,質地堅硬,硬度達到7度以上,石表還具有特殊的紋路和開片,紋路多呈線狀,粗細相間、交錯清晰,自然起伏的肌理上常常呈現出古瓷般的開片是自然天成的裝飾。

體型偏大

藏瓷的造型總體偏大,而個體差別較大。體型小者不足40cm,大者高達3m,以80----140cm間居多,石形完整、造型多樣,常見的有人物(人物頭像)、動物、植物等。

成因

藏瓷產於藏東地區最為著名的景觀“三山三江”峽谷地帶不足一公里的山澗中。上游的雪山有著和喜馬拉雅山脈相近的年齡,形成於距今約4.5億年前,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地殼活躍,地下岩漿不斷發生物理和化學反映,使岩層的構成複雜多樣,周圍眾山中,唯獨此座山,岩石富含鎂、鈣等元素,使得岩石質地較白,為藏瓷體表漆化奠定了基礎。頻繁的地殼活動
西藏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的前沿,是中國大陸地震頻度最高、強度最大的省份。自1900年有記錄以來,年均有一至三次六級以上地震和年均六次五級以上地震。世界上最大一次八點六級地震,就是1950年發生在西藏東南部的察隅地震。而藏東處於橫斷山脈與三江相交處,是西藏地區地震中心,強度高而頻繁的地震,使得山上的岩石崩裂,滾落到周圍,其中有的滾落到江河中,但因為石頭的體積大,風力和江水搬運有限,所以,藏瓷只存在於河流中上游的不足一公里的河段。

水量大、水流急

這條河流由源頭有著數千萬年曆史的雪山積雪融水匯聚而成,天然落差大、水流急,這和此地區獨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結構是分不開的,此地三條大江與三列山脈相間分布,平行駢走: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從西向東依次分布,與北面唐古拉山東麓,南面喜馬拉雅山,中間念青唐古拉山交錯。山脈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脈之間有深邃的河谷,山嶺與河谷的落差1000~2000米,河流順勢而下,故而水流湍急。而遺落在此江河裡的石頭,春季經過雪水和冰塊的撞擊、沖刷,清除了鬆軟的表層,到了夏季,汛期來臨,水量增大,水勢強而有力沖刷、打磨,如此經過上千萬年反覆循環,在其表面形成堅硬而光亮的包漿層,溫潤而細膩。

光照充足

藏東地區多風,風速常達到每秒30米以上,勁風常捲起浪頭拍打石體,使江水殘留在石體表面;冬春季節厚厚的冰層覆蓋了整個江面,隨著太陽升起、溫度升高,表層的冰開始融化,融水滲入石體。殘留在石體的江水在高強度、長時間的太陽照射下(藏東地區,水和空氣中塵埃雜質含量少,太陽輻射強度大。各地平均年日照時數在2180~2700小時之間,比我國東部同緯度的長江流域要高出30%,太陽總輻射量在5800~7000×106J/㎡之間, 5月總輻射量最高,月總輻射量達607~754×106J/㎡),蒸發後水中礦物質氧化、沉澱並滲入石頭表皮,在表皮形成一層氧化膜,經過千萬年的日積月累,滲入石皮的氧化膜漸漸變厚,形成了淡淡的黃色,而石表凹進去的部位易滯留更多的江水,沉積更多的礦物質元素,在陽光的強照射下,往往形成顏色更深的橘色,這樣石頭凹凸有致、顏色深淺不一,石表就形成了明顯的紋路。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常年在水下,終年受不到陽光照射的石頭,上色很難。故質優、色艷、具有觀賞價值的石頭僅為浮出水面的那部分。另外,藏東地區日溫差大,有時晝夜溫差高達50度,中午驕陽似火,夜晚寒氣逼人,石頭也隨氣溫的升降而熱脹冷縮,極易形成開片。

珍貴收藏價值

藏瓷其存量非常有限,精品更是極為少見,當地海拔平均高度達3500米以上,氣候、地理環境極為惡劣,採集難度很大,開採極為不易。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中國民間文藝家馮驥才先生曾說:“這種藏瓷只有在西藏這種惡劣的環境和它地殼的變化,陽光的曝曬下,才能形成。”。據考察,完好無損的藏瓷儲存量最多不超過4000——5000塊左右,又因為當地藏民對觀賞石的認知和保護有限,採集和運輸過程中刮傷、磕碰等人為破損的原因,使得極品藏瓷數量極其稀少,僅有百十來塊左右。在物以稀為貴的經典收藏原則下,藏瓷珍貴的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除了產量稀少之外,藏瓷所蘊含的西藏地域民族文化之韻味也是不得不提的核心要素。西藏文化,是高原文化、佛教文化,更是古老的藏民族的文化。這種集三種風格於一體的迷人文化,能給人們帶來心靈的震撼和滋養。藏瓷誕生於“世界屋脊”雪域高原,金黃色、藏紅色的主色調和奇特的造型而使其極富西藏地域民族文化色彩。從而受到收藏家們廣泛的追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