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間畫

藏族民間畫

生活閱歷以及他們所受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薰陶程度的差異形成的不同審美情趣,耐心誘導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藝術想像,努力探索自己的創作路子,藏族農民繪畫是很出名的,它繼承了藏傳佛教唐卡藝術的傳統又吸取了青海草原山川風物的博大恢宏,雄勁與粗豪,稚拙又精美,很多美術家看了贊口不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民間畫
  • 畫種:堆繡
  • 繼承了:藏傳佛教唐卡藝術的傳統
  • 特徵:雄勁與粗豪,稚拙又精美
概述,繪畫特色,雕塑,畫派,勉唐畫派,唐卡,

概述

藏族民間畫
堆繡也是天祝藏族別具一格的畫種,它採用各類色彩的綢緞、布、羊毛、棉花等材料。主要有佛像、人物、花卉、鳥獸等圖案,以羊毛或棉花充實其中,再繡在布上,由於中間凸起,所以有明顯的立體感。寺院各經堂,佛殿,囊欠都有五彩繽紛的絲綢幢、幡,以及懸掛的各種佛像、佛經故事等堆繡圖,都是藝僧們精心製做的。特別是釋迦牟尼、無量光佛、彌勒三尊大佛都是堆繡而成,其工藝精美,形象各異。天堂寺的“長壽老人”圖案最為有名,形態逼真。
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天祝藏族人民又把堆繡藝術運用到了生活之中,除上述髮飾中談過的有關發套的堆繡技藝外,還有多米為“井”字型、蓮化樣的鞋墊,各種鳥類、山水、鮮花的床單、衫單以及宗教圖案的枕頭套等。這些堆繡品一般用布為底,其上用各種彩線加以配色,然後剁針在其上堆砌,刺繡而成。這種採用手堆與高堆技法,使得整體堆繡藝術品顯的色彩柔和,造形美觀,立體感強,給人以形象逼真之美感。這些“藝人”大都是十五歲至二十歲的妙齡少女,她們出嫁時,這些刺繡也算一份嫁妝,人們要依她們的這些手工藝品來衡量“針線活”的優劣,在婚禮場上還要把這些藝術品展示眾人。從中不難看出,天祝藏族堆繡藝術世代傳承,人們非常重視。

繪畫特色

天祝藏族的繪畫主要表現在寺院內,包括壁畫和唐卡畫(捲軸畫)、木刻畫等。直接繪在牆壁、天花板、門板和樑柱上的稱壁畫,繪在布幔上的叫唐卡畫。以前天堂寺中有東科活佛供奉的歷代噶瑪化身唐卡畫像,是噶瑪時代的文物;有東科佛接密法畫的閻羅王唐卡、吉祥天母唐卡;賽義嘉央曲扎密修的梵天唐卡;金剛空行母和勝樂珍貴像;還有東科囊欠倒塌時,以身托住大梁而保護眾佛像的梵天像等等。
石門寺中一幅描繪一地方官員因破壞寺院,佛法不容,從馬上摔下來,七竅出血,當即喪命的佛堂走廊牆壁畫像;大格西華銳·饒布薩爾於公元1883年在拉卜楞寺畫的具有神力的王畫像,其像的解說詞也是饒布薩爾親手所寫:“是用前三世嘉木樣雅巴的鼻血,由嘉木樣四世親手塗於畫像上,且用尊者貢卻丹貝鐘美的鼻血做了同樣的塗敷,並由拉卜楞寺的數位大賢德散了花,由石門寺吉祥下密院又用三天時間,舉行了吉祥沐浴的開光儀式”。故應視之為可信賴的珍貴佛像畫一幅。寺內還有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畫像一幅;熱地印的大威德畫像一張。
這些繪畫都強調畫面上看得多、全、遠、細,構圖別致,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印在很小的畫幅上,上有天堂,中有人間,下有地獄,情節繁雜。在彩色的使用上“以重託輕”,用濃重的底色襯托畫面的主題,使畫面色彩絢麗,鮮艷,對比強烈,且善用金、銀描繪,使畫面顯得神聖而莊嚴。

雕塑

天祝藏族的雕塑藝術歷史悠久,表現形勢也多種多樣,從用料上看主要有銅、石、泥、木、酥油等;從形式上看有圓、半圓、浮雕、壁刻等,從題材上看有人物、佛神、飛禽、花草、風景畫等。這些雕塑藝術一方面留有藏族傳統的雕塑技法與藝術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天堂寺等大寺院中的酥油花塑品,大膽吸收漢族捏麵人技藝,以豐富的色彩將天祝藏區神話傳說中的山神、地方神及在其他藏區較為罕見的白氂牛等稀有動物塑造得生動形象,多姿多彩。解放初天祝有寺院十四座,其中盛名的為天堂寺、石門寺等,上述雕塑藝術主要表在寺院
唐卡為藏文音譯,也叫唐嘎、唐喀。“唐”在藏文中有二意:一是“平坦”,一是“政府的詔令”,“卡”就是多彩的意思。簡言之:唐卡是一種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的,用彩緞織物裝裱成的捲軸畫。是西藏民間藝術的一朵燦爛奇葩。根據工藝製作,唐卡又有緙絲、刺繡、堆繡和布上繪畫幾類。現今,以布上繪畫和堆繡較常見。
唐卡的源起,據五世達賴喇嘛所著《大昭寺目錄》中記載:“法王(松贊乾布)用鼻血描繪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為最早之文字,西藏編年史也有松贊乾布時代本教繪畫的紀錄。根據這些文獻,遂多以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乾布時代,作為唐卡藝術的開端。
唐卡的內容無所不包,表現題材廣泛。其選材主要以藏傳佛教為主,造型表現各種不同的禪佛造像,佛陀、菩薩、本尊、度母、護法神、上師、高僧,還有釋迦牟尼佛本生傳、宗教故事傳說、六道輪迴,以及藏族天文、曆法、藏醫藥等內容。概括起來,可分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宗教教義經變畫、風土人情、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建築布局等等,可謂一部西藏社會綜合的歷史文化大辭典。
伴隨著佛教在青藏高原的弘傳,外來文化藝術的滲透,藏民族在發揚、更新原有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還努力吸收中原、印度和尼泊爾等地的藝術精華,逐漸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使西藏唐卡藝術日趨完善,其中尤以三大流派(勉唐畫派、欽澤畫派、噶瑪嘎孜畫派)最為突出。

畫派

勉唐畫派,是15世紀以後影響最大的藏族唐卡繪畫流派,主要流行於衛藏地區。該畫派的創始人是勉拉·頓珠嘉措。他出生於洛扎勉唐(今山南地區),勉唐畫派由此而得名。勉拉·頓珠嘉措拜薩迦一帶的畫師多巴扎西為師,苦心鑽研,在繪畫藝術上有著很高的造詣。他根據《續部》編寫了繪畫理論專著《造像畫度如意寶》,並創立了勉唐畫派。該畫派造像法度精嚴,與傳統的塊面表現相比,尤其注重線條的運用,線條工整流暢,色調活潑鮮亮,變化豐富。

勉唐畫派

欽澤畫派15世紀中期以後流行於後藏和山南地區,創始人是貢嘎崗堆·欽澤切姆。他自幼酷愛美術,他所創立的欽則畫派直接承襲l4——15世紀流行於後藏地區的繪畫樣式並不斷創新。在傳統藏傳尼泊爾派繪畫的基礎上吸收中原漢地、印度等地的繪畫技法,創立了欽澤畫派。欽澤畫派在構圖上保持了藏傳尼泊爾繪畫中主尊較大的特點,但在風景表現上開始吸收漢族地區的繪畫風格,尤其擅長表現具有陽剛之美的忿怒像,繪製精彩絕倫。欽澤畫派和勉唐畫派的出現給以前流行於衛藏地區的印度、尼泊爾繪畫樣式畫上了句號。
噶瑪嘎孜畫派流行於藏區東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為中心,創始人是公元16世紀出生在雅堆地區的南喀扎西活佛,他從小就拜許多繪畫高手為師,其中勉唐派繪畫大帥嘎丹夏覺巴·頁覺彭德對他的影響尤其顯著。南喀扎西活佛的繪畫在形體結構上以印度銅佛和勉唐畫派為準則,而繪填風景和色彩運用則積極吸收明代工筆畫中的某些規律及技法,以噶瑪巴大法會而得名,創立了著名的“噶赤派”,又譯“噶瑪嘎赤畫派”,亦簡稱“噶孜派”。其特點是人物造型強調錶現個性,線條剛勁流暢,設色偏重青綠,雅逸清麗;畫面風景吸取明代重彩工筆畫山石瀑布、花鳥樹木的表現方法,營造出美妙神奇的藝術境界。

唐卡

多為豎長條幅,大小並不規則,一般長1公尺左右,寬六七十公分,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長度達數10米。今天我們能見到的最大的唐卡,為布達拉宮所珍藏的長達50餘米的二幅巨型唐卡。
唐卡的繪製有很高的要求。僧人或俗人畫師先要煨桑淨身,忌辛辣不殺生,保持心境的虔誠,然後依據繪製的需要設計小型草圖,再根據畫面的大小,將白布用繩子繃在特製的木框上,用自製底粉和薄膠在白布上打底,乾後,經反覆打磨,目的是使底布均勻平滑無洞,光潔明亮,然後就可打上格子,按《造像度量經》的宗教經典規定的比例,用炭條起稿,繪製圖像之輪廓。一般是先里後外,將中間主圖像畫成後再繪四周的附屬部分,最後著色,描金。唐卡畫的顏料多用不透明的礦物顏料如硃砂、石黃、石青、石綠、赭石等,加以研磨調膠,加入牛膽汁防腐,色彩鮮艷,可以經歷幾百年仍燦爛如新。黃金的運用也是唐卡繪製的一大特點(因使用金色被視為對神佛最神聖的貢養)。所用純金由畫師親自研磨,先乾磨成粉,再加膠水水磨,而後描繪,最後以“勒子”(貓眼石)於施金處反覆磨擦,以增加描金的亮度。畫成後,底布四周鑲以各色的綿緞,與圖像色調合諧相配,上下兩端貫以木軸,便於張掛;再在其上覆一與唐卡大小相同的絲綢,至此,一幅唐卡才算完成。
由於唐卡製作程式複雜,方法考究,成本昂貴,且技藝長期以來均是師徒相承,口耳相傳,維繫力量十分微弱,極易中斷。但近年來隨著“西藏熱”的不斷升溫,唐卡越過寺院的高牆,走進尋常百姓家,走進市場,走向世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別具一格的唐卡從未像今天這樣廣為人知。正因為如此,當前很多民間畫師以價格低廉的現代合成顏料替代傳統顏料,不經過專業學習,靠著對照片或畫冊的模仿,快速製造出大批低廉的劣質唐卡,這對傳統的唐卡造成了巨大衝擊。由於傳統天然顏料的製作方法和使用技法的複雜,唐卡繪製人員生存環境的影響,使得這一藝術形式面臨著失傳的危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西部地區的大力扶持,地方政府及許多有識之士已開始重視這份文化遺產的開發與保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唐卡藝術一定會大放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