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蓮

《藍玉蓮》屬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玉蓮
  • 基本簡介:淮劇又名江淮戲
  • 歷史沿革:在鹽城、阜寧一帶農村
  • 戲班:徽戲班
淮劇簡介,基本簡介,歷史沿革,

淮劇簡介

《藍玉蓮》屬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清代中葉,在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流行著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淮劇的傳統劇目:早期有生活小戲《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岳飛》、《千里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新時期以來,以上海淮劇團為代表,以《金龍與蜉蝣》為標誌,都市新淮劇的旗號在戲劇界引起很大凡響。

基本簡介

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區。清代中葉,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民間流行著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被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戲和京戲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了淮劇。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未採用管弦樂器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開始創作了採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使淮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流動地區也從鹽城、阜寧、淮安一帶,逐步擴大而流布江蘇全省。1912年,淮劇藝人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演唱。之後,名演員何叫天又創出了“連環句”唱調,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淮劇的傳統劇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戲《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岳飛》、《千里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

歷史沿革

在鹽城、阜寧一帶農村,歷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覡活動,其內容包括:祈求豐收做青苗會、加苗會;延福消災做太平會、火星會等。隨著歷史的變遷,這類演出內容不斷豐富,經長期衍化,逐漸發展成為香火戲。香火戲是蘇北一種與民間鬼神信仰聯繫緊密的地方小戲,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終形成於清同治元年(1862)前後。其唱腔由流行於境內的《香火調》和淮陰、寶應等地的《淮蹦子》組成。同時,香火戲藝人常與門彈詞藝人結夥搭班,故香火戲中亦有許多曲調來自門彈詞。香火戲由童子演出。童子是從事祈福、求神、驅災的巫師,所以也叫童子戲。童子們往往穿上戲裝就是藝人,脫下戲裝換上道袍就是巫師。童子戲的曲調為童子調,還有專門的劇目。童子們在辦完祈神之類的活動後,便為眾人進行表演。門嘆詞是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流行的一種民間說唱,用來打板乞討賣唱,就和落地唱書、道情、蓮花落等一樣。
徽戲班社進入境內之後,香火戲常與徽戲同台或合班演出,名曰徽夾可。鑒於香火戲的鄉音土調頗受廣大民眾喜愛,於是一些徽戲藝人先後轉入香火戲行列,香火戲亦因此得以大量吸收徽戲藝術成就而發展,表演從只唱不做到開始注重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等表演程式。另由於吸收徽戲武功,與其原有武術、雜技相融合,其間還出現了一些以武戲見長的演員。在大量引用徽戲劇目的基礎上,淮劇劇目逐漸有了九蓮、十三英、七十二記之雛形。到十九世紀60年代初,香火戲基本擺脫附屬於巫覡活動的性質而獨立。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蘇北發生特大水災,部分藝人來到上海,主要以拉洋車或在碼頭扛包謀生。民國初年,藝人韓太和、何孔德等在斜橋江北大世界等地,用筷子擊盤,坐唱演出,稱為搭墩子。後又演出於蘇北人集中的三合街、太平橋、長安路、定海橋、大連灣路等地。1914,駱步蟾、駱步興、呂鳳安、武旭東來滬,做香火(即僮子),唱街頭戲,繼而發展到拉圍子(用布拉成圍子,觀眾在圍子裡看戲)售票演出。此時在坐唱的基礎上有了簡單的化裝表演。不久,出身於梨園世家的何孔德,經艱苦創業有了衣箱,並吸收了流散在滬的部分藝人組合成班,為劇場演出創造了條件。當時,人們稱這種演出為江淮戲。
1916年,陸小六子在閘北長安路開設了第一家演江淮戲的群樂戲園。翌年,馬金標也在南市三合街開設三義戲園,於是江淮戲從街頭演唱進入劇場。與此同時,蘇北下河(鹽城、建湖)地區和上河(淮陰、淮安)地區的藝人也紛紛來滬,同樂戲園、中華新戲園及滬西大舞台,遍及閘北、滬東、滬西及南市。在進入劇場之初,江淮戲仍是三可子、徽夾可演出形式。演出以三出頭(如《隔牆相會》、《水漫藍橋》和《羅鳳英頭訪·二訪·三訪》等),以二小戲(小生、小旦)或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
二十世紀20年代,一些京劇藝人先後加入淮劇班社,帶來了京劇劇目、表演藝術、音樂唱腔。淮劇藝術也不斷從京劇中吸取養料,趨向成熟,進入皮夾可(或稱京夾淮)階段。皮夾可時期江淮戲音樂得到發展,旦角藝人謝長鈺在吸收京劇服飾和化裝的同時,開始借鑑京劇的弦樂托腔。他與琴帥戴寶雨及演員陳為翰、何孔標一起,在〔呵大咳〕的基礎上,吸收了京劇〔西皮原板〕的板式,創造了新腔,並用四胡(後改為二胡)取代單純的鑼鼓伴奏,因該腔運用胡琴伴奏,把行腔拉長,觀眾便稱之為〔拉調〕,謝長鈺也因此有江北梅蘭芳之譽。〔拉調〕的出現,是江淮戲音樂發展中的一次飛躍,並成為主調。流行於上河(也稱西路,指淮安、淮陰一帶)的〔老淮調〕,與流行於下河(也稱東路,指鹽城、阜寧一帶的)〔呵大咳〕,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唱腔。由於老淮調過去簡陋嘈雜,下河的觀眾難以接受,因此女藝人楊金花在1933年將高亢的〔老淮調〕加以軟化,使之既有激越的西路特點,又有委婉的東路色彩,東西兩路唱腔結合,形成了江淮戲的又一主體唱腔〔新淮調〕。
1939年秋,旦角筱文艷與琴師高小毛一起編創了二胡過門,以取代〔拉調〕起落板中的鑼鼓伴奏,並將單一的落音多樣化,豐富了唱腔旋律。這個新腔,是在拉調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快慢自由,男女皆可唱,表現情緒可悲可喜,較之〔拉調〕更具可塑性和抒情性,故稱〔自由調〕。筱文艷也由此成為淮劇皇后。至此,〔拉調〕、〔淮調〕和〔自由調〕就成為江淮戲的三大主調。伴奏樂器除原有的打擊樂和二胡外,還有笛子、琵琶和三弦。樂器的增添,又促進了唱腔的進一步發展。1940年,筱文艷與筱雲龍合作,在《樊梨花》一劇中,以〔自由調〕為基礎,創造了擅長表達委婉、淒楚感情的〔小悲調〕;後又有人在〔自由調〕基礎上,吸收錫劇的哀婉旋律,創造了〔大悲調〕,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
1931的蘇北大水災和1945年的抗戰勝利,大批江淮戲藝人相繼來滬形成眾多班社,著名的有何孔德的何家班、武旭東的武家班、駱步興的駱家班、謝長鈺的謝家班、單連生的單家班、顧漢章的顧家班、馬麟童的扶風堂等。1945年,江淮戲聯誼會成立,翌年改名為江蘇戲公會(解放後改組為淮劇改進協會),成為淮劇藝人的活動中心,凡社會活動、組班邀角、人事糾紛、藝人福利等,都通過它辦理或仲裁,淮劇這一劇種名稱傳遍滬上。淮劇在新中國成立後,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不僅成立了上海市人民淮劇團、江蘇省淮劇團,各劇團建立劇本制和導演制,隨之也相繼有了編導隊伍,並配備音樂、舞美等各方面的專業人員,並整理和演出了大批的傳統劇目。
從1949年到1966年十多年中,上海淮劇團編演傳統劇,如《藍橋會》、《千里送京娘》;現代劇《王貴與李香香》、《種大麥》等,分別獲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獎、演出獎和演員獎。經常上演的保留劇目有《白蛇傳》、《秦香蓮》、《梁山伯與祝英台》、《三女搶板》、《水漫泗洲》、《劉二姐趕會》、《探寒窯》、《琵琶壽》、《官禁民燈》、《女審》、《黨的女兒》等,同時還湧現出筱文艷、何叫天、楊占魁、方素珍、張雲良、李少林、馬秀英、劉少峰、華美琴等眾多著名演員。上海淮劇的唱腔也有較大發展,如借鑑兄弟劇種的唱腔,創造的緊打慢唱〔急心調〕,於1952年首次運用於現代劇《王貴與李香香》,後廣為流傳。1953年由筱文艷創造的〔哭板〕唱腔多次運用於《白蛇傳·斷橋》中,該調將說白用〔散板〕形式演唱,不僅感情色彩濃厚,而且使說白與唱段之間有完美的過渡,沿用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