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摩國

藍摩國(梵文:Rāmagrāma、Ràmagràma,巴利文:Rāmagāma)的音譯,又作藍莫國(《佛國記》)、羅摩伽國、莫蘭城等,佛典所記的克勞地亞(Kraud-ya)國是此同一地點,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的一個聚落或城邦小國,因“八王分舍利”而載於佛教史中,國民為拘利族(巴利語:Koliyā,Koliya),與釋迦族相同,也是全族信奉佛教的六個部族之一。

根據法顯《佛國記》所述,從藍毗尼園東行5由旬(約40千米)到達藍莫國,因此考訂該國在今尼泊爾國納拉亞尼專區帕薩縣伯拉西(Parasi)鎮,地理坐標:北緯27.5315893,東經83.6349671。
納拉揚河,為藍毗尼專區與納拉亞尼專區間的界河,河名得自於納拉揚(Narayan)神,是印度教保護神毗濕奴的最近一個化身,尼泊爾人多信奉該神,建有很多納拉揚寺廟。佛典所記錄的羅希尼(Rohini)河,即是現今的納拉揚河。佛陀在世時,拘利族與釋迦族人曾經因共同使用河水灌溉土地而長期存在糾紛,佛陀在得道後第二次返回家鄉參加父親的葬禮時,曾經出面調解過這一糾紛,其經過見《本生經》等佛教典籍。
公元5世紀,法顯在《佛國記》記載,藍莫國:“國王得佛一分舍利,還歸起塔,即名藍莫塔。塔邊有池,池中有龍,常守護此塔,晝夜供養。阿育王出世,欲破八塔作八萬四千塔,破七塔已,次欲破此塔,龍便現身,持阿育王入其宮中。觀諸供養具已,語王言:‘汝供若能勝是,便可壞之持去,吾不與汝爭。’阿育王知其供養具非世之有,於是便還。”但此時,該國和塔都已荒蕪。
公元7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六記載:“藍摩國空荒歲久,疆埸無紀,城邑丘墟,居人稀曠。故城東南有磚窣堵波,高減百尺。昔者如來入寂滅已,此國先王分得舍利,持歸本國,式遵崇建,靈異間起,神光時燭。”其後記述阿育王破塔未成的故事,與法顯所記大同小異。
藍摩塔,考古至今尚未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