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八色鶇

藍八色鶇

藍八色鶇(學名:Pitta cyanea)是雀形目八色鶇科的鳥類,體長約24厘米,體重109克左右。體型圓胖,尾短,腿長。羽色鮮艷,頭頂兩側橘黃色的寬頻延伸至頸背,寬寬的過眼紋黑色,臉頰皮黃,髭紋黑,尾亮藍色。雌鳥較雄鳥色暗,但下體的白色仍清楚可見。

棲息於熱帶雨林中,在海拔700-1500米的常綠闊葉林的林下蔭濕處或溝谷林旁的灌叢間及地面上奔跑, 活動覓食,食性以甲蟲等昆蟲為主。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南的不丹,印度東北部阿薩姆東部,緬甸,中南半島地區的越南南部,寮國東北部、中部,泰國,中國僅分布於雲南南部。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藍八色鶇雄鳥的體羽與雌鳥相似,頭部較為艷麗,前額的嘴基至後枕部的中央冠紋為黑色,額部較狹,頭頂部寬闊,冠紋兩側為赭灰色,渲染金黃色,色調由前向後逐漸變濃,頭頂後部至頸部全為金紅色;眼先、眼圈下部和耳區的上部均為黑色,形成寬闊的眼後黑紋伸達頸側。頦部、喉為白色,喉側黑色羽緣粗著,形成顯著的黑色髭紋,並雜有細小的白色點斑,下喉部純白。上體全部為亮藍色,只有兩翅的翼尖為黑褐色,與其他八色鶇的區別較為明顯。下體上胸兩側黑白相間的橫斑十分粗著,渲染亮茶黃色和粉藍色,胸部中央及下體餘部滿布著新月形黑色點斑,渲染淡藍色,胸部滲淡黃色,兩脅和腹部滲淡紫色。虹膜為棕紅色;嘴亮黑色,跗蹠和腳趾黃褐色,爪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09.2g;體長221mm;嘴峰25mm;翅115mm;尾67mm;跗蹠47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雨林中,在海拔700-1500米的常綠闊葉林的林下蔭濕處或溝谷林旁的灌叢間。

生活習性

藍八色鶇在地面上奔跑, 活動覓食,食性以甲蟲等昆蟲為主。它們是留鳥,很少飛翔。在印度次大陸,受當地季節性氣候影響,有短期遷移的現象。棲於常綠林、半落葉林及竹叢。具八色鶇特性。叫聲如流水般的“pleoow-whit”聲。告警時發出粗喘聲“skyeew”。

分布範圍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南的不丹,印度東北部阿薩姆東部,緬甸中南半島地區的越南南部,寮國東北部、中部,泰國北部、東南部和西部地區,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景洪。
藍八色鶇分布圖藍八色鶇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因地區而有所不同,在緬甸,產卵季節主要是在5月至7月,在泰國是8月至9月,在印度次大陸最遲是9月中旬至10月。一般選擇雨季中間或快結束的時候。巢大部分築於高濕度森林中,建在林區非常深和陡峭溝壑,岩石峭壁,巨石上的苔蘚和蕨類植物上。但它看上去並不像一個傳統的巢,很難辨認。
在印度,藍八色鶇修建的巢像一個留下入口的組裝型鬆散球,主要由草,樹根,苔蘚和地衣築成,在由竹子為主的地區,建巢的是主要構材中竹葉就占了很大比例。鳥巢的形狀像一個有側門圓球。它們分別位於附近的堤壩上。在其他地區,巢是安裝在距地面不同的高度,從2.50米至4米。每巢產4-5枚卵,最多達7枚。顏色從淡紅色、暗紫色或白色有所不同。

亞種分化

1.藍八色鶇指名亞種(學名:Pitta cyanea cyanea):分布於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阿魯納恰爾邦,阿薩姆邦),緬甸,中國雲南,泰國,寮國和越南。
2.藍八色鶇泰柬亞種(學名:Pitta cyanea aurantiaca):分布於泰國西南部和高棉。
3.藍八色鶇寮國亞種(學名:Pitta cyanea willoughbyi):分布於寮國中部和越南南部。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