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爾·阿明

薩米爾·阿明

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1931-2018),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著名的全球化問題專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米爾·阿明
  • 外文名:Samir Amin 
  • 國籍:法國
  • 出生日期:1931
  • 逝世日期:2018.8.12
  • 畢業院校:巴黎大學
  • 性別:男
簡介,思想,薩米爾·阿明的新馬克思主義,薩米爾·阿明的全球化觀點,著作,

簡介

薩米爾·阿明薩米爾·阿明
1931年生於開羅
1957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獲經濟哲學博士學位。
1957年-1960年擔任埃及經濟發展組織的高級經濟學家,後來,一直在國外工作。
1960年-1963年擔任馬里政府計畫技術顧問。
1963年起先後擔任過法國普瓦蒂埃大學、巴黎大和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的教授和設在達喀爾的聯合國非洲經濟開發與計畫研究所所。
1980年起擔任聯合國未來非洲戰略局負責人。
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著名的全球化問題專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他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的學科非常複雜,有著濃厚的社會關懷和廣闊的國際視野,可以說,他既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又是活躍的左翼社會活動家。
2018年8月12日埃及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在巴黎去世,享年86歲。

思想

薩米爾·阿明的新馬克思主義

阿明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維護髮展中國家的民族利益,批判國際帝國主義政治經濟強權,反對西方中心主義為目標,研究開發中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他從論述世界範圍內的資本積累出發,考察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不平等發展的經濟關係。他認為,世界範圍內不平等的國際分工(開發中國家生產初級產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工業製成品)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不平等發展經濟關係的導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產生的不平等交換則是這種不平等發展經濟關係的表現形式。在此基礎上,阿明進一步分析了開發中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受阻的原因。他認為,在國際貿易的不平等交換背景之下,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中所出現的“出口畸形”、“第三部類(生產奢侈品部類)畸形”和“積累過程的外向性”(剩餘價值外流)的“三重畸形”則是經濟發展受阻的真正原因。要根除“三重畸形”,開發中國家必須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脫鉤”,即改變民族國家的發展戰略屈從於世界資本主義的所謂“全球化”戰略,根據“具有民族基礎和民眾內容”的價值規律去選擇具有合理性標準的體系。“脫鉤”的方式就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獨立的必然發展趨勢。開發中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必須遵循五個基本原則:
(1)必須迅速地進行更為徹底的第二次土改,在自願的基礎上建立合作社;
(2)工業化進程建立在主要是為了發展農業的軌道上;
(3)收入相對均等化;
(4)把現代化的技術和傳統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
(5)最大可能地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對外部世界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並根據各國的具體實際制定自己的社會主義革命政策策略。

薩米爾·阿明的全球化觀點

米勒的全球化觀點代表了第一世界的基本看法,那么當前頗有影響的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的全球化觀點,則代表了第三世界對全球化的警惕。在《五十年足夠了!》中阿明申說道:新的全球化沒有取消民族國家的存在,卻侵蝕著民族國家經濟管理的效率。這一矛盾是資本主義自身無法克服的--資本主義的擴張建立在兩個空間的重合上,即決定再生產和積累的空間與政治和社會管理空間的重合。在這種觀念支配下,阿明在《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當代社會的管理》中進一步認為:"當代資本主義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生產過程的全球化。已開發國家是全球化的中心,擁有資本、生產技術、行銷網路並攫取絕大部分利潤,其他國家則只是充當全球化生產的勞動力。因此,全球化將資本主義邏輯無情地擴張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第三世界國家追求工業化並不能阻止全球化進程,只是加速自己被中心的金融、技術、文化軍事力量所統治。"真正解決危機的辦法是,拋棄自由主義烏托邦,改變貧富日益懸殊的不平等趨勢,使民族國家負起發展的責任。

著作

阿明的著述頗豐,主要有:
《世界規模的積累》 (1970年)
《不平等的發展》 (1973年)
《帝國主義的危機》 (1975年)
《帝國主義和不平等的發展》 (1976年)
《價值規律和歷史唯物主義》 (1977年)
《今日阿拉伯經濟》 (1982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