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論

又稱“外圍——中心論”,一種研究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間相互關係的理論學說。產生於上世紀50—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勞爾·普雷維什、埃及的薩米爾·阿明、英國的A.G.弗蘭克和美國的I·沃勒斯坦等。他們認為,世界被分為中心國家(已開發國家)和外圍國家(開發中國家),前者在世界經濟中居支配地位,後者受前者的剝削和控制,後者依附於前者。由於中心與外圍之間國際地位的不平等,導致中心與外圍之間的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各國學者對於如何解決這種不平等的依附的觀點大相逕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附論
  • 別稱:外圍——中心論
  • 提出者:勞爾·普雷維什  薩米爾·阿明
  • 提出時間:20世紀50—60年代
  • 套用學科:經濟
  • 適用領域範圍: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
定義,概述,依附論的產生及其理論淵源,依附論的中心議題和主要觀點,“剩餘榨取”,派生的理論問題,在艾曼紐埃爾和阿明看來,參考書目,依附論的代表作之一,弗蘭克將世界資本積累,

定義

是企圖解釋經濟發達和不發達原因的一種思想學派。該理論雖然包括一大批體現多種概念和方法的論著,但所有依附論作家都有一個顯著特點,即把不已開發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看成是由外部力量制約的,也就是說,是其它的較強大的國家在統治著不已開發國家。這使依附論思想家都採用一種流通論的方法(參看流通條目)。他們認為可以從交換中的支配關係出發來解釋不發達的原因,這就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分析幾乎排斥在外了。

概述

依附論的產生及其理論淵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廣大亞非拉國家雖然先後擺脫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殖民統治,建立了擁有獨立主權的民族國家,但是並未從此走上富裕富強之路,它們在經濟上依然依附於西方已開發國家。依附論就是基於解釋這種現狀,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構成世界經濟的中心,開發中國家處於其外圍並受剝削與控制的現狀而產生的。戰後拉美經濟對西方已開發國家的依附更為鮮明,因此,依附論首先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在拉丁美洲產生並發展起來是再自然不過了。
與帝國主義理論主要研究帝國主義中心的擴張過程和對世界的統治不同,依附論研究更側重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居於外圍的國家,主要研究壟斷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對外圍國家經濟和社會結構變化的影響,以及外圍國家的變化對世界資本主義積累總進程的影響。從這一點來看,可以把依附論看做帝國主義理論的補充和有機組成部分。的確如此,依附論有時也被稱為“新帝國主義理論”。
關於依附論的理論淵源,不可否認的是,它先來源於馬克思主義的帝國主義理論,同時也借鑑了結構主義分析方法。西方流行的現代化理論則構成了依附論的“反題”。一般認為,依附論的直接理論來源,是拉美經委會學者在20世紀50年代期間提出的早期依附理論或不發達理論,其間接來源則是德裔學者安德烈·岡德·弗蘭克,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的殖民地資本主義理論。

依附論的中心議題和主要觀點

作為批判性解釋外圍國家和地區“依附”發展特點的理論,依附論把外圍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作為自己的中心議題。絕大多數依附論者都認為,外圍地區的不發達與依附的形成,是在於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及其形成的國際分工格局、國際交換體系和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
對於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依附論者大多傾向於走社會主義道路,或者說至少是反對外圍地區實行全盤西化的。依附論的著名人物、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就認為,外圍國家要真正徹底地擺脫自己的依附局面,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
至於依附論主要的也比較一致的觀點,按照瑞典經濟學家馬格努斯·布魯姆斯特魯埃和比約恩·赫特內的意見,可以簡要歸結為4點:
欠發達是同工業化國家的擴張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
發達與欠發達是同一世界進程的不同側面;
欠發達不能被視為一個進化進程的原始條件
依附不僅僅是一種外部現象,在內部結構(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領域)中它也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剩餘榨取”

依附論思想家認為“剩餘”是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從不已開發國家那裡榨取來的。不已開發國家所以貧窮和不能發展,就是因為它得不到自己的“剩餘”。這種“剩餘”相應地被掠奪、被投資到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去了,而這正是這些國家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依附論斷定,這種既榨取又盜用的雙重性,既造成了國家之間的不平等又使這種不平等永久化。從歷史上來看,“宗主國”對殖民地的掠奪和搶劫是宗主國發展和殖民地停滯不前的最初原因,而這同一個原因則造成不已開發國家的不發達現象。
對據以榨取和盜用剩餘的確切機制的描述,在上述論著範圍內也各不一致。屬於最早提出依附論之列(而且也許是最著名之列)的人有巴蘭(見“參考書目”2)和弗蘭克(見“參考書目”5),他們強調剩餘榨取是世界最初成分富國和窮國(或地區)的原因,榨取是國家之間而不是階級之間的關係的一個方面。雖然他們並不特別關心描述榨取和盜用過程的機制,但人們可以從他們的分析中推導出這樣一點,即殖民時代的榨取主要表現為直接盜用產品(掠奪和搶劫),而現代的榨取則表現為將利潤收回本國。

派生的理論問題

首先,如果世界不是分成先進的地區和落後的地區,那么支配的關係就是有先決條件的,即一些國家可以榨取另一些國家的剩餘。但這種榨取或盜用不能同時作為發達和不發達的原因,因為這只是一種假定的前提。其次,這種剩餘產品的榨取是從國家的角度來分析的,沒有涉及到階級,而實際上生產剩餘產品和隨之對剩餘產品的占有是階級關係的一個特徵。最後,這一理論沒有論述剩餘產品是如何生產和最初是如何被盜用的,而只考慮了它是如何交換的。分析還很少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或生產方式,而這些是分析發達和不發達的基礎。實際上這是暗示,資本主義主要不是依靠對無產階級進行剝削而是依靠其對其它國家的剝削而發展起來的。此外,把利潤收回本國當作榨取剩餘產品的一種機制,也是缺乏內在連貫性的。正如依附論思想家所假定的,如果資本投到不已開發國家是由於那裡的利潤率高於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話,那么把利潤收回、撥出和投資到發達這國家這一總的趨勢顯然就是矛盾的了。人們從邏輯上必然會認為要利用利潤率較高的條件,就應把利潤重新投入不已開發國家。
雖然其他作家如馬里尼(見“參考書目”7)、艾曼紐埃爾(見“參考書目”4)和阿明(見“參考書目”1)反對否認階級在占在剩餘產品中的作用,但基本上是同意巴蘭和弗蘭克對發達和不發達所作的解釋的。他所認為不發達是受外部力量制約的,並認為不發達的原因也存在於交換領域。因此,他們用以解釋剩餘產品榨取的機制雖不同於巴蘭和弗蘭克,且極其複雜,但仍可認為屬於依附論學派。馬里尼論證說,所以存在不發達,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資本主義市場規模的限制。在不已開發國家中,工人階級的作用就是從事生產,其產品供出口。既然產品供出口,所以不需要工人階級作為消費者,工人在“依附”國中受到超級剝削(他們的工資無法提高,因為不存在實現的必要性)。由於工資不能提高,國內的市場也就不會擴大,依附國的積累也必然受到阻礙或“受到損害”。根據馬里尼的方案,不已開發國家商品出口是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的消費來實現的,因此已開發國家就需要高工資。實際上,馬里尼是在論證,剩餘價值是“邊緣”國家提供而被“中心”國家所占有的。消費不足僅僅提供了上述占有得以進行的機制。馬里尼的分析犯了與建立在一般消費不足論之上的各種理論同樣的錯誤。列寧曾極其明確地駁斥過這些分析(見“參考書目”6),這是他抨擊民粹派經濟學家的一部分。簡單地說,列寧證明了資本的擴張並不具有實現的問題,因為大批的剩餘價值是通過生產性的資本消費而不是靠工人的消費實現的。由於把兩種國家納入了分析,所以馬里尼未能擺脫消費不足論所遇到的理論問題。

在艾曼紐埃爾和阿明看來

剩餘價值的榨取和隨之占有是通過不已開發國家與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不平等交換實現的。他們論證說,由於國際市場上利潤率的平均化,先進國家通過交換占有的勞動工時比它們在生產中占有的工時要多,從而導致剩餘價值由落後國家轉到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他們不僅不能從理論上證實這一論點,而且就其對不發達本身的解釋而言,也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由於強調利潤率的平均化,這就預示可以發生的最壞的情況,不過是相對的剩餘價值在先進國家和落後國家將是一樣的;也就是,無論怎樣壞,留在落後國家的“剩餘”也足以跟先進國家的積累率持平。
雖然關於資本輸出的分析必須是探討資本主義在帝國主義階段發展不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不發達的理解既不能把它本身只局限於交換關係也不能以此為起點。如果交換關係是從生產得以進行的生產和社會關係的分析中得出並成為其組成部分,交換關係就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了。
(ED)

參考書目

薩米爾·阿明:《不平等的發展》,1976年英文版。
②保·巴蘭:《關於增長的政治經濟學》,1957年英文版。
③伊莉莎白·多爾和約翰·威克斯:《國際交換與落後的原因》,1979年英文版。
④阿吉里·艾曼紐埃爾:《不等價交換——帝國主義貿易研究》,1972年英文版。
⑤安德列·龔德爾·弗蘭克:《資本主義和拉丁美洲的不發達》,1969年英文版。
⑥弗·伊·列寧:《經濟浪漫主義的特徵》(1897),1960年英文版。
⑦魯伊·莫羅·馬里尼:《依附的辯證法》,1972年西班牙版。

依附論的代表作之一

依附性積累與不發達》是依附論的代表作,也是弗蘭克從依附論向世界體系理論轉型期的一本著作。通過閱讀此書,可以得知依附論的基本觀點:因為在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不平等的依附關係,使已開發國家獲得發展優勢,而不已開發國家陷入不發達狀態。
依附論是在1950年代拉美“現代化戰略”受挫,60年代非洲“現代化”努力也在社會混亂中歸於失敗的背景下被提出來的,而70年代巴西和東亞一些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這就對傳統的依附論提出了挑戰。這時出現了改良主義依附論,對以弗蘭克為代表的激進主義依附論過分關注外因提出了批評,弗蘭克的這本書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寫出來的,所以對這點批評做出了一定的回應。作者開宗明義,在序言中即明確點出本書所研究的問題,即“通過對世界資本積累進程中依附性生產關係與交換關係的分析,來說明不發達問題。”他強調了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兩個方面,生產必然是在內部進行的,而交換涉及外部關係,對內外兩個方面都有所關注。此外,對於北美殖民地的發展,他重視對當地秉賦的研究,這也是從內部找原因。但無論是探討生產關係還是秉賦問題,最終都要落到外部關係上,因為正是交換關係的不平等才導致了生產面向出口的依附性,秉賦不好才不會吸引外部“關注”。因此,對外因的強調可能是無法避免的,這應該是一種理論的局限。

弗蘭克將世界資本積累

的進程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重商主義階段(1500~1770年),工業資本主義階段(1770~1870年)和帝國主義階段(1870~1930年)。在第一個階段中,宗主國一方面通過武力對殖民地進行掠奪,另一方面通過“三角貿易”大獲其利,進行資本積累,同時殖民地的生產方式在這種影響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雖然亞、非、拉生產方式的轉變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但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供出口的殖民地生產增長,這樣就使得殖民地經濟長期依附於歐洲市場。在第二階段中,宗主國是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背景下產生了內部變革的動力,也就是說殖民地對宗主國資本積累的貢獻使之能夠成功開展工業革命。而這一過程中,殖民地市場在工業革命國內早期階段的重要性使之繼續為宗主國的發展作貢獻。世界貿易擴大,國際分工有重大變化,宗主國和亞、非、拉的生產方式也發生了深遠的變化。正如作者所說的:“這種宗主國經濟發展引起了十九世紀後半葉宗主國的再度攻勢,殖民地原料供應國生產方式的相關變化使得拉丁美洲、亞洲、中東和非洲肯定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於當前或未來取得自生、自立的經濟發展。”實際上,宗主國的發展進一步加速了殖民地不發達的進程。在第三階段中,帝國主義在亞洲、阿拉伯世界、拉美、非洲採取各種政策,千方百計地加強當地的不發達發展,甚至創造一個本地階級及其從屬代理機構,其經濟與政治利益拴在宗主國方面,它根據自身利益所追求的經濟、政治政策對宗主國有利,卻對其國家產生了不發達的發展。“整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轉變以及亞、非、拉(除了日本顯著地例外)在世界資本積累資本主義發展第三階段中生產方式的改變,這種情況最終肯定使這些經濟社會將來絕無可能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取得資本積累,並使‘民族’資產階級(如果竟然存在的話)在新帝國主義時代在民族資本主義(甚至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狹小範圍內推進經濟發展的一切政治願望歸於無望。”這些國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普遍受到扼制,發展不起來,而且不發達的進程卻還在加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