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服飾

薩滿服飾

薩滿在神事活動中,常常在身上披掛一些與薩滿教觀念密切相關的衣裙、飾物等,它們統稱為薩滿服飾。滿族薩滿服飾較北方其他信仰薩滿教民族之薩滿服飾演化較大,有自身特點,自成—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滿服飾
  • 外文名:Shaman Clothing
  • 含義:與薩滿教觀念相關的衣裙、飾物等
  • 象徵:薩滿教觀念
  • 類型:家神祭服和野神祭服
簡介,現今服飾類型,家神祭服,野神祭服,先民服飾類型,羽飾,植物飾,裸身,革飾,內容,神帽,神帶,女薩滿神帽,刨木花神帽,神裙,高級薩滿神帽,神衣,腰帶,神鞋,神手套,總結,

簡介

薩滿服飾中任何一個物件,絕非偶爾拾之,更不能隨意處置,它們是同薩滿教觀念融為一體的,或者說,它們是薩滿教觀念的象徵物。顯然,若缺乏對這一現象的深入了解和整體研究,就不能得到科學、準確的認識。薩滿服飾的這一性質,使得它一方面是薩滿教觀念的內在反映,另一方面,還必須同祭祀場合的特定情境,例如祭祀規程、崇拜物類、神諭等結而為一,共同實現同一宗教目的。這種內在的制約性,沒留下這樣的餘地,即薩滿根據個人所好去挑選服飾,或隨意更換它們。我們常常見到幾十斤乃至百多斤重的薩滿服裝,其上鑲嵌各類獸禽圖案,或它們的骨,羽,這些正是薩滿教靈魂觀的顯現。依*這些神助,薩滿才能翔天入地,到主體以外的宇宙任何一方,進而實現宗教目的,例如順星時,要使自己能夠到達想要祈拜的那個神的居處,就要類於善飛的靈禽,這時薩滿帽上飾飛鳥,服飾的肩部有鳥飾,身上披鳥羽,象徵鳥翅膀,這時的薩滿便化形為鳥。在人們觀念中,只有自己是某個自然生物,才能具有它的本領,並依這種本領去實現預想之目的。非此,便不能。因此薩滿扮相成為必行之事,這個扮相,就是薩滿服飾。
鄂倫春薩滿服飾鄂倫春薩滿服飾

現今服飾類型

滿族現今的薩滿服飾已經大大減化了,但仍然五花八門,各姓不一,變化各異:總體觀之,約為兩大基本類型:

家神祭服

家神祭即依清廷頒行的滿洲祭典而行的祭禮,這種簡化、規範了的祭祀中,薩滿服飾也與它相應,上身白汗衫,下身天藍色或黃色等布裙,裙加繡邊、系帶,非常簡單。 若依滿族現今薩滿服飾推斷先古此物,便犯下一個大錯,在滿族傳世的許多文化遺產中,都證明先時的薩滿服飾要古樸、豐富得多。如在《兩世罕王傳》、《烏布西奔媽媽》等傳世長篇口碑中,薩滿的上身白光耀眼,它是由羽毛編成的羽服,或用東珠串編的光服,它們代表著光明,飛翔遨遊全*太陽光芒,天光一色。薩滿靈魂飛天,在向各神求拜的漫漫行途中,絕非一片坦途,它要和很多惡魔、和一些對立的神靈進行戰鬥,比如它要時刻提防本領高於它的穹宇外神的襲擊。由於它身上雪亮的白光成為保護色,常使對立者無可奈何。阿布卡赫赫身披白光,惡魔耶魯里被光羽迷惑,終不識追逐對象在何方。在後世的一些薩滿舞蹈中,這種裝束仍有遺蹟。老薩滿狂舞古代狩獵、出征打仗、踏歌的情景,袒胸露背,身掛鷹鑰,獸皮裸身,連跳帶唱,如醉如痴。

野神祭服

野神祭即保持部落祭俗,滿族的石、楊、郎等姓亦如此,其薩滿服飾因之較為古樸。基本是上身衣滿族對襟汗衫,下身衣裙,上身多為白色,下衣裙色調不一,多以顏色艷麗綢緞為之,其上鑲嵌圖案,周邊精繡彩花,比日常衣飾做工精細,雕琢細緻。人們還主要在裙子下擺上下功夫,繡綴海水、雲朵等紋飾。

先民服飾類型

通觀滿族的文化遺產,滿族先民薩滿服飾的幾種類型:

羽飾

薩滿的白上衣正是白色羽毛服飾的演化,薩滿的裙服圖案上的鳥形寓意仍很鮮明,有些薩滿神裙甚至還粘有小羽毛。

植物飾

樹皮也可以編制薩滿服飾,特別是樺樹皮色白,層多,每—層象徵一層天,樺樹皮被視為最高的白雲山。人們將樺樹皮剪成各種動物形狀,聯綴一起,成為薩滿服飾。藤草、毛草、羊草,也被編織,或飾於乳上、陰部或編成裙飾。

裸身

滿族先民古代在一些水祭、海祭、天祭中,薩滿常用樹葉、草、皮等物將陰部遮上,其餘均光身露體。進行某種虔誠的返古祭事。

革飾

魚皮、獸皮,如刺蝟皮、鹿皮、狍子皮、虎皮等,因某偶然之事,顯其有靈驗,都可成為薩滿身上的服飾。魚皮常常不拔魚鱗,主要用來圍肚子、胸,在太陽光照下,魚鱗熠熠耀目。

內容

神帽

赫哲薩滿的神帽分為初級薩滿神帽、女薩滿神帽、高級薩滿神帽、刨木花神帽。

神帶

神帽上的飄帶有布與熊皮兩種:布做的飄帶長短不一,帶的顏色亦不一,各色都有,飄帶有兩或三節的,各節的顏色也不同。在帽後有一條布帶特長,約為其他布帶的兩倍,帶稍系一小鈴鐺,這帶叫做‘脫帽帶’,因為薩滿脫帽的時候,不能把神帽直接放到炕上,必須有人拿住脫帽帶,薩滿用一小木棒打鹿角,將帽打下,那拿帶子的人立刻把帽子提起來,不使墜地。皮帶的材料用帶毛的熊皮,通常無節,較布帶略長。布帶與皮帶的數目亦視薩滿品級的高下而定多寡。神帽上的小鈴鐺的數目亦因薩滿品級的高下而規定鈴的多少。帽的前面正中有小銅鏡一面,他的功用是保護頭,所以叫做護頭鏡。此外,神帽鹿角中間銅或鐵做後只鳩神,兩旁又各有一神,有時帽上掛有求子袋。”《果爾特人》載:“神帽的製作如下:在通常的帽子頂上縫上熊、狼、狐狸和貉的毛皮帶,這些皮帶下端長及薩滿背部和肩部,上端繫結在一起,高高聳起,使薩滿顯得高大。”

女薩滿神帽

《赫哲族》載:“女薩滿神帽形似初級神帽,惟帽圈外周,圍以荷花瓣的小片,下垂有飄帶”。《果爾特人》載:“女薩滿戴小帽,它不象帶毛皮的鹿角神帽。它剛剛能蓋住頭頂,帽後拖一長尾。整個帽子飾有蛇、蛙、四足蛇、蠅的圖案。在小帽的頂部有金屬制的小鹿角,此外在帽頂中央還有一隻鐵皮鳥”。我們認為,《果爾特人》所所述的女薩滿神帽應是高級薩滿神帽的濫殤。

刨木花神帽

《社會歷史調查》載:“沒有神帽也可將乾樹枝條子削成一條條刨花,在頭上紮起來,也算戴神帽了。”《薩滿》載:“烏爾奇和那乃薩滿使用用刨木花編成的頭冠(神帽)。這是一個用刨木花編成的環形頭冠,頭冠四周有用刨木花編成的小辮子,頭冠的後部有一條用刨木花編成的‘尾巴’,垂在背上,長可及腰。在頭冠上還綴有木製的熊、虎、鳥、蛇等神偶。”在此書中有一幅頭戴此種刨木花頭冠的男薩滿照片。在此書中作者還提到:“上江的那乃人從來不給普通人戴刨木花頭冠時,人們會說:‘瞧啊,這是一個新薩滿,他戴上了刨木花頭冠’”。在《果爾特人》一書中有幅頭戴此種刨木花頭冠的女薩滿照片。我們認為,刨木花神帽是赫哲族薩滿最初始的神帽,戴這種神帽是不分男女的。正是由這種初始的刨木花神帽演變成了《赫哲族》中所記述的男初級薩滿神帽和女薩滿神帽。

神裙

赫哲族》載:“神裙的式樣甚多,裙上附屬品的多少亦視薩滿的品級而定。圖196為一較新的神裙,前幅有布帶20多條,皮帶4條。膽幅裙上鈴鐺9個,小銅鏡5面,龜3個,蛇3條,四足蛇3條,有珠蘇3串,求子袋9個;後幅只有鈴鐺4個,無他物。聞此裙為15叉鹿角的薩滿所用。”《社會歷史調查》載:“神裙腰部是狼皮做的,穗子是由各種獸皮做的,每隔一條獸皮穗子,加雜一帶棉布穗子。其長過膝,無固定數目。如無獸皮裙子,也可由棉布裙子代替。”《果爾特人》載:“神裙用魚皮或中國布料製成,裙長稍稍過膝。裙子的下緣有紋飾,裙子的前面繪 有兩隻虎、龍負責空中,虎負責林中,四足蛇、蛇、蛙負責翻越江河湖泊和沼澤。裙子下端有毛皮或絲絛。有的認為,帶獾皮或貂皮貼邊的裙子只有女薩滿才能穿。男薩滿神裙只是前面有圖飾,而女薩滿的神裙則全是圖飾”。《薩滿》載:“從前那乃薩滿神裙有蛙、蛇、蜘蛛、蠅、狐狸等圖案。這些蟲、獸在薩滿去下界時能有所幫助。”通過上述記述,我們可以看出,赫哲薩滿的神裙與那乃薩滿的神裙在形制的和圖飾上大同而小異,製作神裙的材料因地域和時代的不同,而有獸皮、魚皮、布料的差異。

高級薩滿神帽

《赫哲族》載:“高級薩滿神帽以鹿角叉數的多寡而分品級的高下,鹿角的叉數分三叉、五叉、七叉、九叉、十二叉及十五叉。河神派神帽上鹿角左右各一枝;獨角龍派左右各二枝;江神派左右各三枝。” 神帽上的飄帶有布與熊皮兩種:布做的飄帶長短不一,帶的顏色亦不一,各色都有,飄帶有兩或三節的,各節的顏色也不同。在帽後有一條布帶特長,約為其他布帶的兩倍,帶稍系一小鈴鐺,這帶叫做‘脫帽帶’,因為薩滿脫帽的時候,不能把神帽直接放到炕上,必須有人拿住脫帽帶,薩滿用一小木棒打鹿角,將帽打下,那拿帶子的人立刻把帽子提起來,不使墜地。皮帶的材料用帶毛的熊皮,通常無節,較布帶略長。布帶與皮帶的數目亦視薩滿品級的高下而定多寡。神帽上的小鈴鐺的數目亦因薩滿品級的高下而規定鈴的多少。帽的前面正中有小銅鏡一面,他的功用是保護頭,所以叫做護頭鏡。此外,神帽鹿角中間銅或鐵做後只鳩神,兩旁又各有一神,有時帽上掛有求子袋。”《果爾特人》載:“神帽的製作如下:在通常的帽子頂上縫上熊、狼、狐狸和貉的毛皮帶,這些皮帶下端長及薩滿背部和肩部,上端繫結在一起,高高聳起,使薩滿顯得高大。在帽頂安有鹿角,再綴上許多小鼓、小鈴鐺、小銅鏡。神帽有帽耳,系在領下。在野外跳神時,要戴神帽。據說,薩滿跳神後,很難摘下神帽,有時連帶頭髮都拔下來。”又戴:“神帽是薩滿法力的象徵。只要戴上神帽,他就是其所領神靈的僕人,是對手的強大敵人,因此神靈才堅持不讓他摘下神帽。”《薩滿》載:“那乃神帽的整個外形是有角的。從正面看是鹿角,在鹿角中間是一隻帶有長尾巴的鐵鳥。鹿角可以幫助不同的哈拉(氏族):在鹿角叉里棲身著不同氏族的色翁(神靈),他們效力於各自的氏族。在帽子的前額上垂有二個小銅鏡,它的功能是當送魂薩滿在下界行走時,為其照亮道路。在帽子的前部綴有一塊不磊的玉石或一個小銅鏡,當薩滿進入下界時,起保護作用或變做狗,引路和拉雪撬。綴在神帽上的小鈴鐺,據說當薩滿進入下界時,能變成各種小鳥以幫助薩滿。”通過上述記椋,我們不難看出,儘管居住地域不同,但赫哲族薩滿的高級神帽與那乃薩滿的高級神帽大同而小異,這充分表明二者在傳統文化因素上的同一性。俄文資料中有關神帽上鹿角、銅鏡,鈴鐺的功能的記述,儘管不一定正確,卻對我們有所啟迪。

神衣

《赫哲族》載:“薩滿的神衣,從前是用龜、四足蛇、蛙、蛇等獸皮縫而成。現已改用染成紅紫色鹿皮,再用染成黑色的軟皮剪成上述各種爬蟲的形狀,縫貼在神衣上。神業相似對襟馬褂,衣的前面有蛇六條,龜、蛙、四足蛇、短尾四足蛇各兩個;後面較前面少短尾四足蛇兩個,兩袖底有小皮帶四條,似形下垂”。《果爾特人》載:“上衣用魚皮或蘭色中國布料製成。袖子寬短,看上去象坎肩,衣服上大多沒有圖飾,即使有,也大多是蛇、四足蛇、蛙的圖案,沒有龍或虎的圖案。”又載:女薩滿在日常的女袍外套上一件無領、袖子寬而短的短上衣。從前這短上衣一定要用魚皮縫製。袖緣和衣緣有齒形花飾或流蘇。短上衣長度可遮住整個上體,為對襟。短上衣的前後均有圖飾。短上業前面腰部有兩條盤曲的蛇,蛇尾交盤在後腰中間,而頭則在衣緣上。短衣背面上部飾有兩排四足蛇和蛇。上排為四足蛇,有9隻,下排為蛇,有13條。背面下部有3排圖案:上排是繩,中間一排是蛙,下排是蛇。正中是一隻大蛙,大蛙下面是兩條盤曲的蛇。短衣前面上部有3排圖案:上排是蛇,中間一排是繩,下排是四足蛇。下部有兩排圖案:上排是蛙,下排是蛇。女薩滿在室外跳神時和為重病人跳神時,非穿短上衣不可。短上衣衣袖背面縫有許多布條,這是女薩滿跳鹿神時,人們作為禮物和貢品而縫上的。這些布帶是女薩滿知名度和成就的標誌。布帶越多,意味著女薩滿治癒的病人越多。”《薩滿》載:“那乃薩滿的神服因居住地域不同而有差異,但有其共性:神服包括神裙和短褂(套在普通長袍的外面)。薩滿專用的長袍是用布料製作的,很少有用絲綢的,樣式與常服一樣,主要標誌是寬大的左襟掩在右側。”又載:“薩滿莫洛·奧寧柯的長袍如下:前面正中繪有身穿清代袍帽的男子像,腰帶兩端下垂,這是天神桑吉亞。在他的兩側,與頭平行處,各繪有1條龍,龍下面繪有3隻黃蜂,黃蜂側繪有1隻龜,在黃蜂和龜之下繪有1條四足蛇,再往下,即在天神足下,繪有2條蛇,7隻蠅、2隻四足蛇、4隻蛙、一排23條蛇、4隻飛蟲、4隻蜘蛛。在每個肩頭上繪有3條蛇,在袖子上繪有龜和晴蜓。所有這此蟲、獸都是薩滿的助手神。袍子的背面,腰部下上正中,繪有一冠帶袍服的天神勞亞,天神周圍有7個冠帶袍服的小人。天神下面是1條龍,龍的兩側是大蛇,再往下是5隻飛蟲。龍的右側有3條四足蛇和兩隻蛙,在天神上面的肩部各有兩條龍,在袖子的上部是蛇,肩下是某種昆蟲。”

腰帶

《果爾特人》載:“腰帶是且來系掛鐵腰鈴的寬頻子。帶子用罕達犴皮製成。腰鈴呈圓錐形,每一個腰鈴都掛在鐵環上,再繫到腰帶上。腰鈴數目可從13個到31個。除了鐵腰鈴外,腰帶上還可系掛銅鏡、銅鈴鐺。這樣一來,整個腰帶的重量可達到10-15普特(1普特等於409.51克)。薩滿舞動時,這些金屬物鏗鏘作響。”《赫哲族》載:“腰鈴是長約18cm的圓錐鐵管46個,分兩個或三個一組,穿在一小鐵環上,用皮帶扣在一長42cm的黃牛皮上,牛皮闊32cm,摺轉10cm,成兩層,鈴即扣在二層皮上,皮的中間穿一皮帶,以便結在腰間。薩滿跳神時,腰鈴亦隨之搖擺,喇喇作聲,與鼓聲相應。”《薩滿》載:“腰帶用寬12-18cm的皮帶製成。它從後面和兩側圍住腰部,端部縫有小帶子,以便在前面系在腰上。在腰帶上縫有幾排小短帶,以便懸掛20-30個長約15cm的賀錐形鐵腰鈴以及小銅鏡、小鈴鐺等。腰帶的總重量不少於4-5公斤。薩滿跳神時,擺動下體,使腰鈴等鏗鏘作響。據說,這些聲響可‘喚起薩滿的神靈’,可‘驚走惡鬼’。腰帶一系有一根長3.5-4.5料的鹿皮帶,薩滿從陰間回不來,人們牽著這根帶子,以免薩滿飛走。據說,假如不抓住這根帶子,薩滿可能從陰間回不來,會死去的。”《果爾特人》載:“薩滿穿神裙時,要繫上一根用狍皮製的長約3沙繩(1沙繩等於2.134米)的帶子,薩滿送魂時,薩滿的助手要牽牢這根帶子。”

神鞋

《赫哲族》載:“從前用蛙皮製做,現改用野豬皮或牛皮做,式樣與普通捂拉相同,鞋頭、鞋幫、鞋跟有黑皮邊須,鞋頭面系有鈴鈴一個。”《薩滿》載:“是普通便鞋,鞋上縫有蛙、蛇圖案”。

神手套

《赫哲族》載國:“赫哲人從前用烏龜皮做手套,現在改用鹿狍皮做,皮染紅紫色。式樣與普通手套相似,惟邊緣有黑皮邊須。兩手套上各縫有龜一個、四足蛇兩條,薩滿須進級至5叉鹿角時方能用此物。”《薩滿》載:“神手套用布料或魚皮製成,手套上有四足蛇、蛇、蛙、蜘蛛等圖飾。”《果爾特人》載:“手套用魚皮製成,總是繪有蛇、四足蛇、蛙手工藝圖案”。

總結

薩滿服飾或稱薩滿扮相是直接為祭把服務的,絕非簡單的或日常的裝束,它以象徵薩滿教觀念為原則,實用功能為主,審美意義蘊含其中。比如許多裙子上飾有雲紋,它代表雲濤、波浪,薩滿腳踏彩雲,在雲浪中化形翔飛。
薩滿的服訪與佩飾從很久以來就密結一體,服飾與佩飾是二致的,薩滿在自己的衣服上,總是披掛許多佩飾。最早的薩滿服飾是以佩飾的形式出現的。在原始宗教儀式比較簡單的時期,還沒形成相對穩定的薩滿服裝,出於多神信仰,薩滿將多種靈物佩身。後漸形成披掛幾種固定的靈物,如鳥翅膀,在此基礎上,遂演進為有神靈意義的簡單服飾,如鳥羽化的小罩、上衣,以至到精雕細琢的神服,如羽衫、羽褂、鑰帽。薩滿服飾成型後,又把有些佩飾作為附加物帶上,有些佩飾為固定者,有些不固定。佩飾有各類靈禽靈獸之骨、之皮、之羽、神石、神鈴、神鏡等。如祭況宏大,佩飾多被披掛,反之不然。佩飾常常是先輩薩滿傳下之物,後世薩滿如為先輩某個薩滿靈魂再現者,那就會佩上與先人一樣的飾物。
滿族薩滿服飾有一個由簡到繁,由繁返簡的歷史過程。由佩飾亦服飾到服飾附以佩飾,即由原始古樸、粗獷向文飾化、規範化過渡。後來由於受現代一神教的影響,樸野的東西漸被淘汰。清代建立以後,封建統治者出於政治需要,許多野神被剔除,祭祀被規範化,薩滿服飾由繁到簡,並出現了大體一致的現象。個別姓氏甚至連簡化的服飾已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