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士廟

薛道士廟

公元600年前,隋煬帝年間,上大夫薛道衡為避無道昏君隋煬帝迫害而來到此地,此地當時居民大多為少數民族。薛道衡授命在北海海眼之處,在此正式建廟。

因薛道衡為正一受祿道士,人稱薛道士。直到解放前,還有郭姓的道士在日本帝國主義破壞的記廢墟上,重新建有三間正殿,塑有千手觀音等道教與佛教神像,有道士三四人,現在當地的郭姓居民即當時郭姓道士的後人。直到文化大革命被拆除。

每年農曆三月十六、十七、十八三天,在這裡還舉辦廟會。周圍鄉民都到那裡朝拜神仙。因薛道士道德品質高尚,代代相傳,所以該廟人們也稱薛道士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道士廟
  • 也叫:觀音廟
  • 屬於:遼南地區最早宗教道場之一
  • 性質:是控制東海的龍穴之地
歷史來源,薛道衡與老子廟歷史之緣,詩為證,地靈之地例證,道德樓,廟殿配置,太清殿,老母殿,三官殿,藥仙殿,財神殿,斗姆殿,廟門,觀音廟所供諸天尊菩薩簡介,太清殿,觀音殿,老母殿,

歷史來源

薛道士廟也叫觀音廟,是遼南地區最早的、有靈氣的宗教道場之一,是控制東海的龍穴之地。  大連歷史悠久,距今約5000年前,朝就在這裡建立行政管轄,但名稱不詳。
三國時稱沓渚,東晉時稱馬石津,朝、都稱都里鎮、青泥浦,遼、金、元三朝稱獅子口,解放後稱旅大。洪武四年(1371)七月,朱元璋派遣馬雲、葉旺二將率師開赴遼東,消滅元朝殘餘勢力並在遼東建立衛所。隋唐時期主要活動在內地,今普蘭店、金州一帶,。

薛道衡與老子廟歷史之緣

《隋書·薛道衡傳》記載,薛道衡,字玄卿,原名季昌,後因一心向道,效張天師張道陵,改名道衡,取“道”衡在之意。今山西河東汾陰人也。祖聰,歷仕北齊、北周。
隋朝建立後,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父孝通,常山太守。道衡六歲而孤,專精好學。年十三,講《左氏傳》,見子產相鄭之功,作《國僑贊》,頗有詞致,見者奇之。其後才名益著,齊司州牧、彭城王浟引為兵曹從事。
尚書左僕射弘農楊遵彥,一代偉人,見而嗟賞。授奉朝請。吏部尚書隴西辛術與語,嘆曰:“鄭公業不亡矣。”河東裴讞目之曰:“自鼎遷河朔,吾謂關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復遇薛君矣。”武成作相,召為記室,及即位,累遷太尉府主簿。歲餘,兼散騎常侍,接對周、陳二使。武平初,詔與諸儒修定《五禮》,除尚書左外兵郎。陳使傅縡聘齊,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對之。縡贈詩五十韻,道衡和之,南北稱美。魏收曰:“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待詔文林館,與范陽盧思道、安平李德林齊名友善。
復以本官直中書省,尋拜中書侍郎,仍參太子侍讀。後主之時,漸見親用,於時頗有附會之譏。後與侍中斛律孝卿參預政事,道衡具陳備周之策,孝卿不能用。及齊亡,周武引為御史二命士。後歸鄉里,自州主簿入為司祿上士。建觀音廟修行,向諶母學道,乃東海龍王敖廣至友。
此後雲遊東北及沿海許多地方,為民除害、根治水患,保護出海漁民平安,協助官方平定倭寇之患。他在130多歲時離世,傳說道觀修行的幾十名道眾皆“拔宅飛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為一案例也。
此後,為了紀念他,當地鄉鄰和族孫在其故居又建起了“薛道士廟”。“薛道士廟”與江西人的“萬壽宮”齊名,成為南北遙相呼應,為中華成族祈福與禳禍的上仙。  道衡為官時,不但是偉大的詩人。同時為正一派授錄道士。一心向道,不僅精通仙道,且精通佛道。

詩為證

有其詩為證:  展敬上鳳林寺詩  淨土連幽谷。寶塔對危峯。林棲丹穴鳳。地邇白沙龍。  獨岩樓逈出。復道閣相重。洞開朝霧斂。石濕曉雲濃。  高筱低雲蓋。風枝響和鐘。檐陰翻細柳。澗影落長松。  珠桂浮明月。蓮座吐芙蓉。隱淪徒有意。心跡未相從。
從駕天池應詔詩  上聖家寰字。威略振邊陲。八維窮眺覽。千里曳旌旗。  駕黿臨碧海。控驥踐瑤池。曲浦騰煙霧。深浪駭鯨螭。  道衡對佛法的參悟套用亦超乎常人,留下了《以經制經》的佳話:  隋朝薛道衡出使南地。有個僧人十分善辯,薛道衡拜見,僧要他在佛堂外誦讀經文,並向寺廟禮拜後方可進入佛堂。薛道衡尊重僧道,一一照辦。待他來到佛堂門邊時,僧人大聲引讀《法華經》道:“鳩(惡鬼名)荼鬼,今在門外。”道衡立即應聲還對《法華經》之句道:“呲舍鬼,乃往其中。”僧人被折服,對薛道衡再不敢惡語相待。
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傷桃園薛道士》是專為薛道士而作:  壇邊僧在鶴巢空, 白鹿閒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 滿山無主任春風。  唐玄宗李隆基是薛道士的崇拜者,曾專門來到薛道士廟,題詩〖送道士薛季昌還山〗  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將成金闕要,願奉玉清書。  雲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猶期傳秘訣,來往候仙輿。

地靈之地例證

1、此地為地靈之地的另一例證是薛仁貴征東的故事:  薛禮征東臨行前,軍師徐茂公(亦是得天書之道士)告誡他,到遼東的靈地薛道士廟雙龍山夜觀北斗,根據天罡的位置變化決定是否進軍。這是此地。在雙龍山上還留有“飲馬灣”等古蹟。  此後歷經戰亂,但這裡的靈氣有增無減。清朝康德年間,地方求雨後如願得雨,現有石碑為證。該村一現年48歲的村民說,其母生他時,難產三天沒有生下來,這時有人提議到薛道士廟求慈航大士(觀音菩薩的又一稱呼)保佑,之後不足一個時辰順利生產。
2、2001年當地大旱,當地村民又到這個山坡上求雨,第二天天降大雨。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大量地流傳於民間。

道德樓

德化人間 仙費兩教合一 儒學尊道崇德  復建觀音廟的意義在於德化人間。觀音廟的復建,繼承薛道士仙佛合一的道德文化傳統,遵循經典上有依據,歷史上有繼承、文化上有特色、藝術上有創意、功能上有感應等五項原則而建設。如今興建的道德樓以老子的《德經》《道經》為基礎,以仙佛共證大道的信仰為中心,建設德樓與道樓。該景區是“以道德為核心的根文化城”其宗旨是“道蒞天下,德化人間”,教育人民“非德勿思,非德視,非德勿言,非德勿行”。
首先建立淳德樓與歸道樓。
淳德樓是面向社會的道德講堂與國際道德會務中心。聘請國內外高道高僧開壇講經說法、有選擇性地邀請國內外知識界的有德專家講學。
二期淳德二樓是建立道德文化博物院。
三期淳德三樓是建立世界最大的道德文化產品交易市場。
四期,在其它範圍內的山林內設立生態發展區,包括生態林業、生態農業、及與此有關的經濟活動。
道德樓及本道場的設計理念充分體現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摒棄門戶之見,展示中華道德無極圓融文化,仙佛大道本是一家的思想,只是“知其白,守其黑”各有因緣不同而已。相信道德樓的落成一定會成為天下第一道德博物館。道德樓的建設必將帶動薛道士廟,其他配套項目的建設,終將建成一座以道德為根、以仙道修命、以佛道修性、以德道為學、以自然為歸的大道道場。
德化人間首先應當正本清源。道家參照佛家的稱為謂應當是仙家。道,是自然界生靈共同追求及證悟的大道,應當說中國人是對道的認識最早的民族,也是最崇拜道的民族,中國人修道的歷史是自有人類開始以來的事情,只是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向前,對道的認知在不斷倒退、不斷離道失德。道德之人為拯救社會建立組織---道教。佛教的產生也是同樣,不是有佛教以後才有佛,而是有了佛後,對佛道的認識倒退才有佛教。佛也是對道的追求與認識的“高人”。只是進入中土後對其翻譯時,為避免與仙的重複,給予了新稱謂罷了。佛思想進入中土後,由於植根於中華的道德土壤後,才綻放出累累碩果。這就是為什麼佛產生於印度,昌盛於華廈緣故。
所以,如果佛家以“佛”來定義的話,與之相適應的中國的道家是“仙”家意,這樣便於與佛相區別,又不與道混同,故本文稱中國道家為“仙道”。  儒學志於道,但不是宗教,是植根於中華道德基礎上產生的學派。儒家的“家”與佛家的“家”不是一個意思。儒家的“家”是指一個學派,而不是一門宗教。因為中國的儒來源於道。百家爭鳴的局面是離道失德的結果,儒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但不能因此認為儒是一門宗教,因它不能穿越陰陽,對此孔夫子也不否認“志於道,依於德,據於仁,游於藝”。故,作為宗教的“道場”不宜用“儒釋道”的稱謂。“儒釋道”正確的含義是指三種文化。歷代修成正果的大儒都是對道德的追求與實踐者。正因為他們志於道才取得了成功。

廟殿配置

太清殿

(配四大天師)  兩側為“四大天師”.他們 均是道教的創立者,分別為東漢“張道陵天師”,是五斗米教的創立者;以及“南北朝時的葛仙翁、許旌陽”和宋代的“薩守堅”.左右牆上 的壁畫分別為“玉帝”“王母”帶領天界諸神朝拜三清的場面.供桌兩邊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和合喻意同心、和睦、順氣,是中國的喜神、愛神.中間的雕刻為駿馬馳騁,龍騰虎躍,體現出中華民族的一種龍馬精神,喻示著人們一帆風順,馬到成功。

老母殿

(自然形成的神像)

三官殿

又名救苦殿  (配天、地、水) (配哪吒)

藥仙殿

又名觀音殿 娘娘殿  (配神農、扁鵲、孫思邈) (薛道士、善財童子) (配眼光娘娘、送子娘娘)

財神殿

財神殿  中路武財神趙公明; 文:文昌帝君、  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 武:月財神趙公明為正財神;  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 義:關公被尊為義財神。  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 富:明初鉅富 沈萬三傳說擁有聚寶盆,財可敵國,甚至能和朱元璋競築南京城,被奉作富財神。  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偏:最早到東南亞經商,被稱作“大伯公”﹝土地公﹞ 的華僑蘇福祿,由於開偏遠地區之利,被當作職司“偏”遠財富的偏財神。

斗姆殿

又名轉運鼎 文昌塔 (西山) 長子為天皇大帝(即四御之一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次子為紫微大帝(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餘七子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  武曲、破軍,即北斗七星。  (胡蟒長黃)仙殿 山神/土地/城隍/護法殿 龍王/井神/稷神/鬥神/灶神殿  德一樓 轉運池 歸道樓  靈官殿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 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個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先天主將,一炁神君。都天糾罰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金睛朱發,號三五火車雷公。

廟門

老子廟  另設西天佛祖殿  通天見陽莫離此 曉地尋幽由此處  盤山道路 公里  為發揚仙佛文化與國粹傳統文化,每年農曆三月十七至十九日將隆重舉行【觀音廟傳統廟會文化節】。廟會之日,大型祈福法會,慈善義診,民間藝術表演,珠玉、綾羅、農服雕漆、古玩、字畫傳統小吃以及尋常日用之物,無所不有雲集於此,法喜禪悅。  靈神廟正加緊籌劃道場建設。首先要建設的是容納九百人聽經聞道、清靜修行、道德文化展示的道德講堂,即道德樓各一座,每層999平方米,取99歸1意。亦可稱之“德道樓”。由“淳德樓”與“歸道樓”構成。寓淳德歸道之意。  今日古剎重輝,靈神再顯,誠乃上應天時,下合眾心,“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之盛事,然復建工程浩繁,非止一端,誠望諸方大德長老、護法善信、各界賢達慷慨共赴盛舉,隨緣樂施淨財,不棄涓滴,乃成江海,承此德力,各登仁壽之哉,鹹趨菩提之果,功力虛棄,福有攸歸。  祈願:靈神廟復建、道德仁重興、天地人合一、官軍民康寧。  誠望廣大善信及社會賢達,勿失福德勝報之機緣,踴躍捐資布施,隨喜功德,日月長懸,浮屠高建,功德芳名,垂之久遠。

觀音廟所供諸天尊菩薩簡介

太清殿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諸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對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稱;同時是唐明宮中一宮殿的名稱;也有說是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所來。故太清殿即是天地的最高統治者。  一句箴言:開天闢地,主握陰陽。三清是“天界”最高神靈,執掌宇宙,主宰萬物,造化陰陽,生成天地,是世界的本源道的化身。玉清又名天寶君,為洞真之神;上清又名靈寶君,為洞玄之神;太清又名神寶君,為洞神之神.兩側為“四大天師”.他們均是道教的創立者,分別為東漢“張道陵天師”,是五斗米教的創立者以及“南北朝時的葛仙翁、許旌陽”和宋代的“薩守堅”。左右牆上的壁畫分別為“玉帝”“王母”帶領天界諸神朝拜三清的場面。供桌兩邊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和合喻意同心、和睦、順氣,是中國的喜神、愛神。中間的雕刻為駿馬馳騁,龍騰虎躍,體現出中華民族的一種龍馬精神,喻示著人們一帆風順,馬到成功。

觀音殿

又名慈航殿。仙佛兩界共同尊敬的天尊。
一句箴言:大慈大悲 有求必應  道教女神——碧霞元君
在土生土長的道教中,泰山娘娘被尊奉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然而在眾多的信徒中,知道她的法號“碧霞元君”的恐怕並不多。人們習慣上稱呼她為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泰山聖母等。對於其來歷,更是眾說紛紜。一說秦始皇封泰山時,有神州姥姥出現,後為元君。《瑤池記》則說元君是黃帝派到泰山迎接西崑真人的玉女。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
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東漢時,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
一句箴言: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神誕之日,道教徒都進廟燒香奉祀,或建金籙、黃籙道場,以祈福消災。
藥王
一為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世尊為藥王
二為扁鵲。戰國時醫學家  三為孫思邈。唐代道士、著名醫藥學家。
一句箴言:強身祛病  五路財神
敕封五路財神
指的是趙公明及其四位義兄弟﹝或部將﹞。
除了中路為武財神趙公明外,其餘四路為:  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  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  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  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  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觀念的影響,認為天地廣闊,財寶當然也要分區處理。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
陰陽財神
一文一武,常指:日春神青帝和月財神趙公明。
文、武、義、富、偏五路財神  文: 指文昌帝君。  武:月財神趙公明為正財神。   義:關公因為掛印封金一介不取,被尊為義財神。  富:明初鉅富沈萬三傳說擁有聚寶盆,財可敵國,甚至能和朱元璋競築南京城,被奉作富財神。  偏:最早到東南亞經商,被稱作“大伯公”﹝土地公﹞的華僑蘇福祿,由於開偏遠地區之利,被當作職司“偏”遠財富的偏財神。
這種將財利劃分為遠﹝南洋﹞、近﹝中原﹞的說法其實和財分五方的觀念有些雷同。這尊偏財神的產生也可能和近代中國對外交流、通商、移民的背景有關。偏財神既非專以旁門左道之法取財,故文、武、義、富、偏五路都可以算作財神。
一句箴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龍王  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
一句箴言:三界的使者
蟒仙  相傳,雙龍山這個地方很有靈性,過去,誰家有了紅白事或過年過節需用餐具,只要到台前祈禱一下便應有盡有。可是,後來有人借後不還,所以再祈禱就不靈驗了。傳說雙龍山有一條巨蟒,身有多長誰也說不清楚,有人看見它經常在夜裡到1里外的古宋河裡喝水,而尾巴卻盤在三陵台前的宋氏祠堂上。它眼大如牛,瞪視時眼珠就像兩盞燈籠光芒四射。據說它後來成了仙,就住在雙龍山前那棵最大的柏樹上,人們稱它為“蟒仙爺”。
一句箴言:求婚姻美滿
山神  古人將山嶽神化而加以崇拜。從山神的稱謂上看山神崇拜極為複雜,各種鬼怪精靈皆依附於山。最終,各種鬼怪精靈的名稱及差異分界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演變成了每一地區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
土地神
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民國(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的神祇。
一句箴言:「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靈官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靈官也為河南地名、明朝官名。
一句箴言:先天主將,一炁神君。都天糾罰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金睛朱發,號三五火車雷公。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  玲瓏寶塔:全名八寶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可有收妖魔,鎮鬼煞之能,原為天界重寶,擁有浩大無儔之力,據說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時仙神也能被收服;

老母殿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而不亥,可以為天地母”。“有名”老母,是在觀音廟內自然形成的“不二”神像。據當地的一位八十多歲的爺爺聽他的爺爺講,他小的時候就聽他爺爺的爺爺講這個神像的神奇故事。算起來已有千年了。有高人說他是道祖無生老母、無極母、太極母、皇極母的化身,有的高人說是女媧娘娘的化身,有的高人說是王母娘娘的化身,有的高人說是“先天元後”的化身,有的高人說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觀音廟有關這個神像傳頌的神奇故事是:相傳薛道士在此建廟時,打表升疏啟奏天庭與西天佛祖確定道場,天庭與西天佛祖共同告知薛道士,此應為觀音道場,因這裡是觀音為鎮北海而選定的道場,薛道衡收到聖旨後,再打表請求觀音菩薩:如這裡是觀音道場,請顯靈,第二天夜裡,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過後留下了這個神像。這才是真正的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的代表,因為從不同的側面看有不同的景向,何止三十三化身!觀音菩薩是以此現身度化有緣之人。
從此,人們在此求官、求財、求婚、求子、求藥、求壽、求和平、求平安等等無不靈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